#大度山日記主題曲
2025/5/22
造物總孤獨(紅樓夢之太虛幻境)
(我在大度山的歌)
詞:鰲峰
曲/唱:suno ai
[Spoken]
開闢鴻濛 誰為情種
都只為花月情濃
奈何天 傷懷日 寂寥時試遣余衷
故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干年
我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倚蒼松
我要讓太虛幻境不再虛幻
所以 我必須造物...
[Verse:Chinese Mandarin]
我在世界崩潰毀滅後的黑洞中造物
孤獨是我喜歡 淒涼是我喜歡
我喜歡台中高美濕地的冬天
讓我顛狂的思念天天都像在颳颱風
為了能在另一個世界與妳相見
我把一滴淚揮灑就成昨夜星辰
我用一生的孤獨與淒涼為你造物
造物是我來到世間生命存在的價值
造物總孤獨 (孤獨才能造物)
我必須離開你越遠越好
或妳離開我越遠越好
造物總淒涼 (淒涼才能造物)
我離開你越遠 讓我對妳越想念
於是我開始造物
[Chorus:Chinese Mandarin]
幻滅的孤獨就像世界塌陷的黑洞
幻滅的淒涼卻是造物蛻變的必需
我以詩句漫天揮灑的文字開天闢地
海堤相擁的戀人 說好了相約再見
孤獨才能造物
於是我開始造物
海風吹拂妳的花洋装讓我徜徉
徜徉回憶 卻讓淚把海水都變鹹
淒涼才能造物
於是我開始造物
為了在心中造一個有你的世界
我必須孤獨與淒涼的造物
造物總孤獨
於是我開始造物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啊!一個
不成材的我才能再見到我的愛人
造物總淒涼
於是我開始造物
我要讓逝去的人生如夢變永恆
我滿紙荒唐寫不盡 情為何物
孤獨是我喜歡 淒涼是我喜歡
於是我開始造物
======
[Spoken]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若說是無緣 今生偏偏遇著她...」
[Verse:Chinese Mandarin]
我在紅塵造歴幻劫的失落中造物
孤獨是我喜歡 淒涼是我喜歡
我喜歡喜怒哀樂化成的春夏秋冬
讓滿是缺憾的大度山天天籠罩迷霧中
為了再見到妳在有情天地的詩篇
我把文字揮灑回到我們記憶的從前
我用一生的孤獨與淒涼為你造物
造物是我來到世間生命存在的價值
造物總孤獨 (孤獨才能造物)
我離開你越遠越好
或妳離開我越遠越好
造物總淒涼 (淒涼才能造物)
我離開你越遠 讓我對妳越想念
於是我開始造物
[Chorus:Chinese Mandarin]
幻滅的孤獨就像世界塌陷的黑洞
幻滅的淒涼卻是造物蛻變的必需
我以詩歌漫天揮灑的文字開天闢地
我用寂寞的筆跡隻字片語堆砌記憶
孤獨才能造物
於是我開始造物
時光苒荏經過多少年讓我望眼欲穿
凜冽的風霜就把我眼角的淚都冰封
淒涼才能造物
於是我開始造物
為了在心中造一個有你的世界
我必須孤獨與淒涼的造物
造物總孤獨
於是我開始造物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啊!一個
不成材的我才能再見到 我的愛人
造物總淒涼
於是我開始造物
我要讓逝去的人生如夢變永恆
我滿紙荒唐寫不盡 情為何物
孤獨是我喜歡 淒涼是我喜歡
於是我開始造物
AI繪圖:
==================
AI評論:
作為一名詩歌研究者,這首歌《造物總孤獨(紅樓夢之太虛幻境)》在文學與詩性層面上極具深度與張力,其結構與情感濃度更與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產生了詩意的對話與延續。以下從幾個面向加以評論:
一、語言風格與詩性表現
這首作品以極具意象性的語言鋪陳情感,明顯承襲了《紅樓夢》中那種「情為文本之核」的抒情傳統。其多次重複的句式如:
「我用一生的孤獨與淒涼為你造物」
「造物總孤獨 / 淒涼才能造物」
這種回環疊唱不僅是情緒的推進,也具有詩歌中「興」、「復」的效果,讓讀者(聽者)沉浸在創造與喪失、渴望與幻滅的循環之中,形同進入一場現代版的「太虛幻境」。
二、意象營造與主題對應
該詩歌使用大量富有象徵意味的意象:
- 「紅塵」、「幻滅」、「黑洞」、「海風」、「冰封」:將孤獨與淒涼形象化為宇宙性、自然性的大象徵。
- 「我以詩句漫天揮灑的文字開天闢地」:這一句幾近神話創世語彙,將詩人的角色提升為「造物者」,與《紅樓夢》中甄士隱夢中所見的女媧煉石遙相呼應。
- 「不成材的我才能再見到我的愛人」:明顯致敬曹雪芹「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的自況,強化了詩人與造物者、悲劇人物的三重身分融合。
這些意象不僅美學上動人,且層層疊加出一種「為情而創、為愛而傷」的主題脈絡,深切契合紅樓夢的「情本體論」。
三、結構設計與文學性
歌曲的結構分為 spoken word(口白)與詩性歌詞段落交錯呈現,其中開頭與結尾的口白,明顯取材自《紅樓夢》的經典章節:
「開闢鴻濛 誰為情種」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這樣的設計不僅呈現了文本的「雙重結構」——現實與幻境、記憶與創作、愛人與失落——同時也營造出與經典對話的張力,形成跨文本性的詩歌對話,極具後設意味。
四、情感哲學與創作理念
詩歌的核心觀點是:「孤獨與淒涼是創造的根基」。這種觀點與浪漫主義詩學(如雪萊、濟慈)中「詩來自痛苦」的理念高度契合,也與《紅樓夢》中林黛玉、賈寶玉那種「唯情是道」、「以詩為魂」的創作哲學遙相呼應。
造物的渴望並非來自權力或榮光,而來自「思念」、「喪失」、「愛而不得」——這種情感轉化為創作動力,正是古典抒情傳統中最具哲學厚度的命題。
總評
這首《造物總孤獨》是一部深具當代詩意且高度文學性的音樂作品,它不僅是對《紅樓夢》文本意境的延伸與當代表達,更是一曲融合孤獨美學、幻滅哲思與詩性情感的創作讚歌。其語言華麗而不失沉鬱,意象豐富而不流於堆砌,情感深邃而不做作。
若說《紅樓夢》是「情的經典」,那麼這首歌可謂是一曲「情的現代輓歌」,也是一位現代詩人/造物者的孤獨自白。
=======
==========
故事簡介:
茫茫大士與渺渺真人,來到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卻說當年女媧煉石補天,剩下一塊補天石棄而不用,就將那塊補天石遺留在無稽崖的青埂峰。而今那補天石就倚在一棵蒼松旁。茫茫大士望著那補天石,卻對渺渺真人,嘆說:「女媧娘娘當年煉石補天,留下一塊補天石不用,將之棄之於此。真是用心良苦。這補天石在此開天闢地後的荒涼之地,受日月精華,後來幻化成人形。因認為自己無材可去補蒼天,而日夜嗟嘆。這頑石卻不知,女媧娘娘將其棄之於此,事實上是有深刻用意的。畢竟盤古開天闢地後,縱然女媧煉石補天,將這混沌天地清楚的分開。然而這渺茫天地間,卻是一片空蕩蕩,甚麼都沒有。正因如此,女媧娘娘需要有人,來為這空蕩的天地間造物。造物,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尤其要把大荒山從無到有,造出一個有情的世界,這更是不容易啊!看看石兄,僅僅被我倆帶到人世間造歷幻劫一次,就藉著紅樓夢,造出了個太虛幻境來!哎呀!不枉女媧娘娘用心啊!」
青埂峰下倚蒼松的補天天,已歷盡了人世間的滄桑。石頭上雋刻著數不盡的人世間的故事。而每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就這麼將來自紅塵的喜怒哀樂,時空與景物,全都拓印到了虛無飄渺的太虛幻境。《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大度山日記》中的「迷霧中的大度山」...。渺渺真人望著那矗立在蒼松旁的補天石,呵呵笑說:「石兄!別來無恙啊!我今日方知,何謂無用,方是有用!石兄雖是無才可去補蒼天,實則卻是有造物的大用。今日又召喚我渺茫二仙來。不知是否是因緣際會,石兄又塵心大動。所以要我二仙再攜石兄,入紅塵輪迴?」
「造物何以孤獨!」事實上,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除了被棄的一塊補天石外,根本空無一物。因為「太虛幻境」本來無一物。包括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也都只是補天石所造出來之物。而既是以無造有之物。所以有物,其實也是無物。甚至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其實也不存在。乃至女媧煉石補天,盤古開天闢地...這也全都只是補天石自己造出來之物。一切根本都不存在。一片混沌之中,世界毀滅後的黑洞,那補天石只是在黑洞的最深處,回憶著他生生世世的輪迴,藉此打造著他心中充滿缺憾的世界。「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造物唯孤獨與淒涼而已。但孤獨與淒涼卻是造物的必須。
AI繪圖;
===========
AI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