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隨順生緣的善終
2024/07/30 10:58
瀏覽533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那一天在動物醫院,親見氣若游絲的小白犬,在疼愛牠的主人陪伴中安樂死;一時,濃濃的捨愛與朗朗的靜寂,瀰漫著……。女主人輕柔地抱起小白,「沒有病痛了,一生功德圓滿,不苦了,我們回家了!」她反覆說著。一旁觀禮的我靜靜想著:小白犬在不可逆的生命盡頭,享有主人放手的愛,與安詳往生的助緣,是一種福報吧。

 

近日閱讀關於人類的「斷食善終」二書,想著六年前離世的老爸是屬類斷食善終者,居家安寧緩和療護的他於臨終之際,在家眷們陪伴裡,意識清明,心足意滿,沒有憂苦,靜靜地、詳和地呼出最後一氣,享受八十有一。筆者深感生命末期能夠體現「隨緣式或自主式」的斷食以獲得無憾的善生,著實是自利利人的生死大事。然而,此說「隨緣式或自主式」並非「自殺」,因此,節錄一節內文供參閱,也敬慎地推薦給遠方的您參酌:一、《斷食善終》(畢柳鶯著,麥田出版)。二、《有一種愛是放手》(畢柳鶯著,麥田出版)https://www.cite.com.tw/book?id=99207 

 

畢媽媽是在意識非常清楚的情況下,深思熟慮之後,以死亡為目的,進行斷食。她的行為(不作為──拒絕食物及水)乍看之下就是自殺,但卻和大多數衝動型、狂暴式自殺迥然有別,在倫理與法律上必須分開評價。……在特定情況下,有一些自殺行為是殉道,是捨己救人,是追求更高的理想(屈原投江),普遍受到尊重。……在生命或者疾病的最後階段,以拒絕醫療或是拒絕飲食的方式坦然接受死亡的到來,這是一種生命自主的展現,論者普遍承認這是「自然死」,而非自殺;就算要評價為自殺,也是一種「理性的自殺」。……二0一六年病人自主權立法通過,法律鼓勵人們進行善終規劃,企圖打破死亡的禁忌,鼓勵家人們互相的溝通,因此畢醫師和母親針對生命末期的相關討論,正是我們所鼓吹的預立照護諮商,這是值得肯定的。……由於斷食的方法是漸進且溫和的,更重要的是在斷食過程中,個人隨時享有反悔的機會與權利,因此沒有任何人可以強迫畢媽媽進食,也沒有人強迫畢媽媽斷食,從這個角度而言,就算畢媽媽的行為可以構成是自殺行為,知情的子女們也不會構成幫助自殺。那是否會有遺棄罪呢?從這個例子來看,在斷食過程中家人們緊密的陪伴,並給予無微不至的安寧照顧,更無遺棄可言。

 

若不是生命失去了意義,人們怎會想放棄生命?我母親的斷食善終就是生命沒有了「自由」、「意義」與「尊嚴」。她的死亡(斷食善終)反而帶來了更大的「意義」,為許多人帶來啟發。我深信她的靈魂持續的帶領著我,讓我的生命出現了更大的「意義」。……我個人對於斷食往生是否是自殺並不介意,自殺的對與錯、是與非都是人們受到過去經驗影響而產生的執念。對於斷食善終的病人和家屬而言,這個行為是追求病人的最大利益,經過充分準備,有親密的陪伴。那麼其他人執著於這是否是自殺,對於當事人和家屬來說又有什麼好在乎的?不過這不代表我鼓吹自殺,我只是同裡自殺者有其苦衷。我的舅舅因為小腦萎縮症癱瘓在床數年後,用床頭收音機的電線繞頸自殺。表姊在上班中,聽到家有急事的廣播,回到家看到父親整個臉腫大成紫黑色,嘴巴張開,舌頭吐出。這個父親在世上的最後一面、最後的景象,像惡夢一般縈繞腦海不去,讓她無法入眠;每當聽到「自殺」兩個字,就全身顫抖,甚至忍不住哭泣;她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接受心理治療,才走出來。我同情、憐憫舅舅做了這樣的選擇,我相信他不知道這種無預警、暴力式的自殺,會造成親人多深的創傷。要是時間可以倒轉,我會告訴舅舅,斷食往生是沒有痛苦,家人又可以好好陪伴、好好告別的善終,生死兩無憾。雖然廣義來說,母親的斷食也是自主終結自己的生命,但是其後果和影響,與舅舅的自殺有天壤之別。(有一種愛是放手,頁234~頁240)

 

 

諸法隨因緣生,諸法隨因緣滅。祝願    所有眾生、禪行者,活在生滅無常、無自性裡,生命層次不斷地增上,生命質地不斷地淨化, 生活在不斷增上、淨化裡享有真正的安詳、和樂。筆者至誠地邀請您 尊重、簽屬與推動「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預立醫療決定書及「尊嚴善終法」立法。


另外,也可延伸閱讀佛典<雜阿含1266經>,關於一位重病比丘自殺之情事…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1266.htm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生死心視窗
下一則: 病緣之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