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護士們在最遠那方忙著捅進捅出,我則繼續走往那一處狹長如「楚河、漢界」的所在。而無論向前張望未來,或者回頭縱觀過去的位置,似乎都是一處又一處如烽火硝煙的經緯景況,以及主客之間各式各樣的移動組合,恍若一場立體的棋局。
或許因為這兩天順道在醫院研究朋友思考的「象棋殘局」,在閱讀他的程式設計與論述時,自己也進入了一場奇特又深邃的思考。
生死兩端,應該是人生最大「起手無回」的界線了吧!
但即使停佇於任何一端,而且堅持舉手能下,卻仍然未嘗能言最終輸贏。
在經過了一場鏖戰對峙之後,那些最終久解難開的的棋路之中,「將、帥」各自手中殘存有限的紅黑棋子,究竟要如何才能穿破這一場輸贏難辨的迷局呢?
對於絕大部分的男人來說,「生涯事業」的歷程往往經過了許多「殘局」。
女人的「殘局」更多的是在情感,就算是在事業生涯中的女人們,得失在與人相處的遠近親疏狀態,猶然歸因於情感。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所經歷生涯或情感的一切,真能夠所謂「畫下一個美好的句點」乃至最後圓滿收場。
至少我自己回想起來,無論自己的生涯或情感,絕大部分都是在一場「殘局」中
,以一種不知道算不算結束與否的「結束」;然後依附自己殘存的身心能量,繼續因為各種機緣而離開移動或重新再起。
女人們如何面對「情感殘局」的事實?
男人們如何提前洞悉,甚至轉化可能的「生涯殘局」?
該如何蒸發殘局的「情緒雜質」?該如何萃取殘局的「永恆本質」?
這對於所有開始在自己生命中,逐漸自覺於時間空間動線,驚覺於某種隱約路數的人們,相信這都是必然要去面對的抽象習題。
每個人在生命中只要產生了一個「角色」,對之而起的,就是一整盤棋。
生涯中的將帥之尊,家庭中的車馬責任,親子間的兵卒負擔,日夜奔走。
無論對奕的是一個真正活生生的「競爭對象」,或者始終只是自己心頭的「某種投影」,仍然都要驅動著各種層面的棋子與能量,在進行著縱橫交錯。
最近一位長輩的事業生涯,如預期的進入了最後的掙扎。
儘管他是因為判斷的錯位與遲疑,輸在整個「管理實踐、解決問題」的時間節奏上。但就我所見,這當中最重要的是:他所誤認為的,是「自己的棋局」,但事實上連長輩他自己,都是更高層的棋子並身處在別人的一場棋局之中呢!
無形的「天外那隻手」,在關鍵時刻平白的落下轟然一子,於是便開始震盪著長輩所有的願景,瞬間成為泡影。
很多人形容那些生涯中,不可知或難被驗證的幕後意志是:究竟「誰在下指導棋」。
這不只是讓事業生涯的起伏殘局處處艱辛,更重要的是,來來去去讓很多人已經忘了,哪一盤棋才是「自己人生的絕對棋局」。
甚至有沒有機會或能力,能讓自己的手,下進別人的棋盤裡?
而那會是一隻什麼樣的手呢?
幼年時,我非常嚮往那些面面俱到且八面玲瓏的人,我也一度成為這樣的人。
然而一旦開始同時驅動著各種不同的八面棋局之際,結果變得不符預期。
我累壞了,而且,許多人事物往往最終都成為「殘局」。
畢竟人再怎麼日夜燃燒,時間有限、體力有限,金錢有限。
直到年紀大了,才逐漸明白「順勢就局」的微妙。
人生無論事業情感,都是一場「局中局」,彼此交錯著「認真與誤解」,投射著「真實與假象」。
除非真能掌握或順應著那無以名之的「起點到終點」,否則都會是一場迷霧森林之後的倖存茫然或者傷痛浩劫;並且如病毒一般,滲入或啃蝕掉自己的某些的珍貴部分。
就算這過程中,偶爾自己能夠去調用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與感受」,去填補或粉飾這些被傷害造成的生命缺口;但在人的內心深處,卻始終無法擺脫這塊陰影,成為一種隨形的壓力。
這個無形的所謂陰影或壓力,其實才是真正一切的「殘局」呀!
至於今日的部落格之中,沒有如計畫去整理出這幾天「健康檢查」的分析與評價,其實也是因為一場「殘局」。
一項原本應該程序嚴謹的「診斷結論」說明,最後卻在各方剛好都忽略之下,竟然少了最重要的「斷層掃瞄」一環。
這讓早先因為彼此友善、溝通與交流的過程,如今卻逼臨到一種是否應該發動壓力與陰影的關鍵,甚至足以大到乾脆抹煞這一次健康檢查的機緣裡,所有的意義與價值!
或許因為麻醉過後的我,還有一小部分的我在楚河漢界還未歸隊,我決定稍等一下。於是我按下能量湧動的等待按鈕,暫停可能的爭議與情緒,給一段時間,換一次如實轉化的機會。
如此好好的一場健康檢查會不會成為殘局,接下來便不是我這方的問題了!
象棋的殘局,自古以來有許多棋譜探討。
有人視為無止盡的「迷」,有人認定此即為「和」。無論是永遠的繼續或永遠的終止,都再也沒有真正的答案。
至於我自己,在經歷了某些關鍵的時刻與思考之後,總歸不是因為哪些已然成為殘局與否,也不是因為哪些局將殘不殘。
我也不會去寫朋友的複雜程式,更不會去動念想嘗試解開,任何一盤讓人一旦入局即椎心刺骨的玲瓏陣仗。
我始終相信那最後旋跳而出的自己,如何貼近本質,返身堅強無懼的去定義這一整盤人生的棋局,才是關鍵。
輸與贏,只是其次。至於這烽煙處處的人生,畢竟在各種殘局中曾經無盡的死去與重生,人生值得端看到最終的,是觸發了何種「車馬炮兵」的領悟,最終累積了哪些跨越「楚河漢界」的智慧呢!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雪人娘2009/04/06 06:02放下,解殘念
放下殘念,才有辦法專注眼前當務之局。有些眼前不能完成的殘念,何妨放著等待他日時機到了,動手完成,成就一番事業。
人世一遭,盡在一念之間,成、毀,也存乎一心的詮釋。女人家放下自己的才華,成就兒女和先生,也可以是最美的成就喔! 失去,未必都是遺憾。
- 9樓. 波士頓愛犬2009/04/03 13:05是否
是否
計畫趕不上變化
變化趕不上造化
- 8樓. littlebeetle2009/04/03 11:44殘局?
不如將其視為「留白」......
- 7樓.2009/04/03 11:18收到。 王尚智 於 2009/04/06 22:50回覆
- 6樓. HollyCow2009/04/03 10:41減重?
精神上?肉體上?
阿哉 王尚智 於 2009/04/06 22:50回覆 - 5樓. 六一狼2009/04/03 08:39放下
殘局---賽局之果也
冷眼旁觀,單純地看,慢慢就解開了
輸了又何妨?不過是另一件經歷罷了
- 4樓.2009/04/03 06:16選擇與誰下指導棋
無形的「天外那隻手」,在關鍵時刻平白的落下轟然一子,於是便開始震盪著長輩所有的願景,瞬間成為泡影。
很多人形容那些生涯中,不可知或難被驗證的幕後意志是:究竟「誰在下指導棋」。
這不只是讓事業生涯的起伏殘局處處艱辛,更重要的是,來來去去讓很多人已經忘了,哪一盤棋才是「自己人生的絕對棋局」。
甚至有沒有機會或能力,能讓自己的手,下進別人的棋盤裡?
而那會是一隻什麼樣的手呢?果不其然,根據石頭的觀察,有這層體悟的人,往往都會走進宗教。
不過,根據石頭的想法,這人生棋局的本質,倒比較類似圍棋,每一子都是平等的,它的重要性往往取決於時、空因素,評估棋手的段數高低也全看這兩個因素。
越高段的棋手,則越經常抬頭打量「對手」,究竟是「誰」在與我下這一盤棋?
這是從「見山是山」躍入「見山不是山」的階段。
然而,隨著棋藝的精進,棋手便又把注意力放回棋盤之上,他已經明白,或者他已經知道,是自己選擇了「誰」來下這盤人生指導棋。
是「 阿拉真主」,是「主耶穌基督」,還是諸位佛菩薩?
擁有「見山還是山」段數的棋手,便只專注於棋盤的盤面,目標只有完成一局優美的棋譜,心中再無雜念,這是真正的高手。
以上是石頭閱讀吳清源傳記,以及漫畫「棋魂」的感想。
- 3樓. HollyCow2009/04/03 04:53祝你身體健康!
誰不知道處理棋局要有理智,人生各樣也可以。獨感情隨外,沒有方程式的,不是1+1=2;或2-2就等於空白! - 2樓. 戎撫天2009/04/03 04:22總是驚喜!
登門拜訪,總讓人有不虛此行的欣喜,你真是一個收藏豐裕的富饒之家。
年齡漸長終於體會,「人」總是不斷在定義自已,然後要不斷解決實然與應然的落差問題,如果我們定義清楚自已,維持一貫,應然與實然的落差就會減少,生活也就怡然自得了。
我們不必從棋局的角度看人生,雖然我們經常是別人的棋子,但棋子永遠不能和棋手博奕,人卻可以,重點還是實力與機緣。
- 1樓. gaiahy2009/04/03 00:41順勢就局
Here you are. You got it. Congratulations!
" 直到年紀大了,才逐漸明白「順勢就局」的微妙。
人生無論事業情感,都是一場「局中局」,彼此交錯著「認真與誤解」,投射著「真實與假象」。""除非真能掌握或順應著那無以名之的「起點到終點」,否則都會是一場迷霧森林之後的倖存茫然或者傷痛浩劫;並且如病毒一般,滲入或啃蝕掉自己的某些的珍貴部分。"
" 就算這過程中, 偶爾自己能夠去調用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與感受」,去填補或粉飾這些被傷害造成的生命缺口;但在人的內心深處,卻始終無法擺脫這塊陰影,成為一種隨形的壓力。"" 我始終相信那最後旋跳而出的自己,如何貼近本質,返身堅強無懼的去定義這一整盤人生的棋局,才是關鍵。"
同樣的口味,同樣的領略,也要一層層的剝開,直到盡皆釋放為止。 王尚智 於 2009/04/03 00:4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