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的讀後吐嘈
2018/11/05 01:28
瀏覽6,180
迴響1
推薦1
引用0

這本書坦白說傻蛋是蠻失望的。

不如之前讀的那本講管理會計的實學。

而阿米巴經營名字聽起來很酷,期待更高,結果最後的評價是,不太實用。

不是說這個稻盛流的管理方法不管用,而是這個方法有其限制。

而且因為書名和主題,這本書還有一點誤導的風險。

真的抱著期待,然後乖乖的照著模仿的,倒楣的機率可能會比好運的機率還高。

 

傻蛋會這樣批評並不是說這思考與管理的方式不好。

而是很容易誤會。

這個阿米巴,可以從幾個角度來拆解其本質。

 

首先是需要類似共好的那種企業文化。

必須讓整個組織有相同的目標。

必須有共同的信念與共同努力的原動力。

 

第二是靈活拆解與權責分配。

可以說是組織管理的靈活模組化觀念吧。

讓每個單位,直到每個人,都有主人公意識,能主動積極的想把事情做得更好。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組織結構需要極致的靈活。

薪資與年資或職位的掛鉤也被取消,改讓薪酬和創造價值掛勾。

讓每個人的積極性最大化。

 

再來是經營資訊的時效,完整與透明性。

這部分和之前實學的管理會計原則一樣。

追求幾近完美的資訊透明度與時效性,讓員工的努力可以得到即時的回饋。

精確而有效的回饋。

這樣其實倒是意外符合了工作遊戲化的某些要素。

這和前兩項是相輔相成的。

 

最後是要培養能夠領導這種變形蟲風格的領導者。

將前三個要素再整合一次,形成不斷自我強化的正循環。

其實這樣來看這套理論是很漂亮,也有一定道理。

這幾個要素是真的相輔相成。

而不得不提,之前稻盛和夫的實學的管理會計那一套,是很先進的資訊管理觀念,甩出那些ERP大廠不知道幾條街去了。

嗯嗯,大概的摘要是這樣吧。

 

那傻蛋的失望與覺得坑又是怎麼回事?

 

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很容易有所誤會。

最大的關鍵是對利潤的過度強調。

每個阿米巴都要利潤最大化,費用最小化。

只要有自我感覺良好的偉大信念,加上獲利數字好看就行了,是嗎?

企業經營的目的,不是為了市場與客戶的需要,不是為了行銷與創新,而是為了利潤最大化喔?

因為稻盛本人接近聖人的行為舉止,所以或許對稻盛帶領的事業體系來說,這個道德與利益的矛盾衝突可能不是問題。

但,要一個凡人,一方面以志氣高大,那些有點玄的自我要求道德為原則領導,另一方面又要以精細具體,利潤數字最大化為手段來管理,這就很有問題。

 

原本傻蛋對所謂的每小時獲利表,懷著神祕感的期待。

但看完了之後,啊,不過就是獲利除以總工時而已。

因為員工都把自己當成事業的主人,所以會努力減少工時與減少成本喔!

這是在挑戰普遍的人性。

而且,關於組織內部合作,這本書裡的建議作法是,開會協調內部交易的分配機制。

耶,這個分配要做到公平是很困難的。

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勾心鬥角呢!

事實上成本的核算,績效的認列,很難有所謂的絕對公平正確的標準答案。

當績效是每小時獲利數字,而且薪資福利和這些數字直接掛鉤,很難避免大家會把焦點放在計較這些規則上頭。

然而市場與顧客的需要才是真正重要的。

至於那些,讓第一線員工有主動把事情做好的那些案例,不說共好的領導管理那一套,豐田式管理就已經有大量的內容的。

這個沒有科技含量的每小時獲利表的設計,生搬硬套,反而會降低靈活度。

 

而這本書最大的問題是,它對於沒有遠大的道德與志氣,卻有很高的自尊與自我感覺良好的那些經營者來說,是很容易不小心學錯的對象。

年度計畫,由上而下的,訂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喔,這我也會喔!

反正導入阿米巴以前,每年成長目標只有百分之五,之後改成二十,再讓大家努力,這太讚了,先學起來再說?

然後呢,老闆與社長要多多裝逼,多多灌雞湯,多辦些聚餐與運動會之類的活動,喔喔,很多經營得馬馬虎虎的企業,好像形式都有在做喔!

 

而且,因為這本書有更多具體的細節,這個陷阱更加嚴重。

最難的,是找出無法讓整體員工產生活力,充滿幹勁的障礙,並加以解決。

其次是如何讓利益分配協調能夠避免產生政治與派系鬥爭。

可以說,這套理論要基本能有點用,而不至於產生壞影響的前提,就是領導上達到一定程度的共好了。

本來就是大家庭,就是一個互相為對方著想的組織了,這本書裡面的美好成果,才有發生的一定可能性。

而這本書許多的具體作法細節則是一種致命誘惑。

那些最難,最抽象的,也和自己的人格與思維方式不符的,應付應付,花點錢去弄個及格,而那些看得懂的細節,努力的執行到極致,是不是神奇的魔法,至少能有個八十分?

有努力就應該要有成效吧?

而可怕的八十二十法則是,常常最難的那百分之二十,決定百分之八十的成果。

這本書的一些相對容易做到的具體細節,很容易變成安慰性質的努力!

反正結果不如預期,還是可以歸因於公司名聲對一流人才吸引力不夠,與大環境景氣不好之類的理由。

因為做出很多具體的努力了,領導人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因而提高了!

這才是最要命的問題哩!

特別是很多領導人喜歡被吹捧,老喜歡說自己的豐功偉業的,用灌雞湯的方式洗腦員工來改善經營,這簡直就是毒品一樣的誘惑吧?

 

而且,如果著眼於這本書裡的執行細節方法,嗯,對於非穩定可預期的,正在劇烈創新革命的產業領域,基本上沒法適用。

人家都在從根本存在意義上挑戰你的商業模式了,你只是盯著每小時獲利報表在那想著如何刪減成本增加利潤,那不是在等死嗎?

 

其實這個阿米巴經營這個名詞,這個想法是很好的。

不一定非要有個聖人般的領袖,與高度共好的企業內部關係氣氛才能應用。

只要抓住靈活這個概念即可。

就好像軟體專案管理,近年來流行的敏捷開發。

如果只是模仿具體的作法,卻沒有想要做得更靈活敏捷的意圖與渴望,只會是另一種形式奇怪效率低下的另類官僚而已。

做活,就是一個概念。

在把讓人的創造力與積極性也做活,配合上組織的行銷策略,因時制宜的設計組織架構,用心求活,這是這個時代很重要的生存條件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迴響(1) :
1樓. ?????
2018/11/05 01:34

另一個訪客的留言,為了移除意外的email,轉貼到這個的回應下面


說的真的是太認同了
最近老闆看了這本書想要全員用這套模式
不僅逼員工自費買書,還要大家想辦法看完舉辦讀書會要求提出在工作上的改進辦法
只會一昧不相信員工,一昧砍福利,愛嗆憑什麼給你們這麼好福利的公司這樣真的能成功嗎?
越愛對員工計較,員工肯定也會毛起來跟公司計較,為什麼加班不給加班費? 為什麼晚上還要第一時間回覆你訊息,此等做法完全違背書中員工與公司要一心的觀念,一般企業還不如引入OKR制度還比這個阿米巴來的有效用一點,浪費一堆人力成本在手算EXCEL表也是很搞笑。
其中談到的高獲利降低成本這個也要因事情來做調整吧,一個部門為了節省開銷砍到剩一個人在執行,員工痛苦不堪然後離職補人離職補人的循環...這麼愛省錢老闆全部自己來比較快

Q版傻蛋2020/05/10 23:54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