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大地英豪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典藏經典好片
2011/05/08 01:35
瀏覽10,800
迴響1
推薦44
引用0

 

令人動容的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v6VW4tMZbE&feature=player_embedded

女主角ALICE被休倫族印地安人抓走時,男主角HAWKEYES在絕望中的呼喊:
No matter where you go
I will find you
If it takes a long, long time
No matter where you go
I will find you
If it takes a thousand years….

 大地英豪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看到 - 阿波卡獵逃Apocalypto(2007-01-26) 導演: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 這部電影就讓人聯想到大地英豪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這部經典鉅片,都是少數土著民族跟西方新興蠻族之間衝擊而產生的悲壯故事及省思。

故事發生在 1757年,也就是英法兩國為了爭奪殖民地而進行的「七年戰爭」的第二年,地點就如上述的介紹,在北美洲的哈德森河、和喬治湖(小說裡的霍裏肯湖,又稱「聖水湖」)一帶,以英國的威廉.亨利堡指揮官孟羅上校的兩個女兒柯拉與愛麗絲前往堡壘探望處境艱難而危險的父親,在途中被劫持出賣的事件為主軸,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故事的主角,英國軍方的偵查員 納蒂.邦波與老友莫西幹族的酋長「大蟒蛇」欽加哥、以及酋長的獨子「快腿鹿」恩卡斯見義勇為,和劫持者法國軍隊的同盟休倫人,名叫「刁狐狸」麥格瓦的酋長,以及他的族人們展開了一場殊死爭鬥,最後以一場大廝殺告終。

詹姆斯.費尼穆爾.庫柏 - 原名為「最後一個摩希根人」的《

悲壯蒼涼的主題配樂

 

故事發生時間遠在美國獨立之前,故事的場景大約在北美阿帕拉契山。

英國人與法國人先後抵達北美洲這塊哥倫布船長所說的「新大陸」。在歐洲人抵達之前,印地安人已經在這塊土地繁衍幾千個世代了;印地安人熟悉這塊土地,而土地也是他們的信仰。

英國的門羅將軍僱用一支只有3個人的「摩西根」族斥候當成軍隊的嚮導以向西推進,這支斥候便是故事的主軸:金卡加、鷹眼以及安卡斯。其中,鷹眼是白人,受過白人教育,後來被金卡加領養;而安卡斯則是金卡加的親生兒子,是鷹眼的弟弟。「摩西根」,本來就不是大種族;歷經戰亂,這時這支「摩西根」族只剩最後3個人。

而敵對的法國軍隊,他們雇用了以馬瓜為首的另一支休倫族印地安人,作為殲擊英國人(當然也包含3個摩西根族人的斥候小隊)之用。電影中把休倫族描述成一支戰鬥部隊:他們殘暴野蠻,以掠奪戰利品為酬庸,他們所到的村莊,居民殺光,東西拿光,然後放把火把村子燒掉,繼續尋找下一個肉墊。



其實馬瓜這角色很醜,很特別,馬瓜的家族被英國人殺害了,他絕對有理由去敵對英國人乃至投入法國部隊,因此導致他殺了鷹眼的弟弟 安卡斯,註定要在這部片子裡當 壞人並且必然要有悲慘的結局。 畢竟這是弱肉強食的時代;畢竟英國人先殺害馬瓜的家人。 時代悲劇,莫為之甚。 

除了丹尼爾戴路易士(Daniel Day-Lewis)扮演長槍獵人摩根族最後一位勇士 的英雄氣概,整個故事場景的氣勢磅礡,其實最在內心深處蕩氣迴腸的,是以史詩般呈現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文的情懷,接近自然,我們卻常常面臨兩種挑戰,一種是文明機心的背棄,一種是野蠻粗暴的滲透,許多人頌揚科技繁榮,卻遺忘了大地的智慧與恩懷;許多人自稱熱愛荒野,卻踐踏了人文情懷的如影隨形。

 

信仰大地的最後摩根族,必須在機心智巧的帝國主義,與私慾橫行的野蠻休倫族中,拼出一條真情真義的血路,每當奔跑在群山峻嶺,工作在都市叢林的我們,耳邊是否也響起了「大地英豪」的雄偉配樂,腦中是否又浮現了「長槍獵人」聆聽大地,勇往直前的神勇身影?!  

 

 很多人在看美國商業片的時候,往往只看到流暢、場面大,卻沒注意劇本的編寫以及某些比較細膩的場面調度。很少人會說《大地英豪》難看,但也很少人會說這部片真的很優,才開始懂得麥可․曼為《大地英豪》付出多少。同樣一個劇本交給其他導演,恐怕就很難收場。Daniel Day-Lewis 當時正在他的高峰期,看他怎樣牽著 Madeleine Stowe 的手帶她到暗處親吻她 此時的配樂,真的是很有味道的場面調度呀。

麥可․曼為《大地英豪》建立起明確的敘事跟綜合多項風格(類似西部片、叢林戰、平原戰、懸崖追逐),不忘好幾段真正能感動人的內心戲。 大地英豪》由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路易士主演(《我的左腳》、《以父之名》、《布拉格的春天》、《敢愛敢鬥》)。故事背景為美國拓荒時期,英軍進入西部,一位將軍的女兒由英國到達,要深入內陸與父親會合,他們找來摩希根人當響導。與英軍為敵的法軍,同時找來好戰、嗜殺的休倫族為合作對象,他們緊追在後,殺英軍、俘虜英軍,眼看著他們性命就要不保了……
《大地英豪》乃在《與狼共舞》之後,備受注目的印第安電影,對於印第安族因西方文化入侵的消長也有更深刻的描述,丹尼爾戴路易士飾演一名讓印第安摩希根族收養的白人,雖受過白人教育,可是他卻是叢林裡善戰的勇士,然而當他自己的兄弟戰死時,他的養父卻在山上訴說著他是最後一個摩希根人,聽在他耳裡可是何等的心酸,然而卻又是真實不過的事實。
 
本片不但有好的演員,更有好的導演、攝影和配樂,讓這部電影,看來氣勢磅礡又感人肺腑。其原聲帶更是影迷的必收珍品。 

後記: 七年戰爭之法國印第安戰爭的起因

當法國人於 1608 年開始在加拿大建立第一個永久殖民地時,他們與英國的爭鬥也就此展開。最初的邊界問題多經過會戰來做決定,但最後決定勝負的卻是兩國在殖民法上所具有的差異。

法國人的殖民政策大多屬於宗教性的,目的是要讓印第安人皈依基督教、接受西方的文明價值觀;英國人則是以商業為主,企圖佔領印第安人的獵場、把它們變成繁榮的殖民地。法國希望獲得印第安人的合作;英國卻和原住民部族採取敵對的態度。結果法國人多成為商人與獵戶;英國人卻成為定居下來的農人與市民,由於定居與擴大發展,人口也超越了法國人許多。法國則相反,他們不希望有個異教徒的殖民地。所以到了 1713 年雙方簽下烏特勒支條約(The Treaties of Utrecht)時,加拿大的法國人還不到兩萬人,而英國的新英格蘭人口卻多達十五萬八千人。過了 35 年後,法國在加拿大增加到八萬人,英國殖民地的白人人口卻已經有一百萬人了。

英法兩國於 1745 年在布雷頓角島(Cape Breton Island)經過五星期的交戰後,英國佔領了法國的路易堡(Louisbourg)。但是根據 1748 年所簽訂的艾克斯.拉沙佩勒條約(Treaty of Aix-la-ChapelleAachen,又稱為第二亞琛條約)卻又把它歸還給法國而收場。但是不久法國加拿大的總督派一支遠征軍進入俄亥俄地區,以路易十五的名義要求兼併該地,目的是把英國的殖民地限制在大西洋與亞利加尼河(Allegheny River)之間,而在俄亥俄河谷建立一處法國的殖民地,並且修建了一連串的要塞,讓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兩地連成一片。英國為了對抗,維吉尼亞的總督於 1753 年派了一位名叫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  – 1799,後來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的英軍中校率領一部份的兵力在亞利加尼河與莫農加西拉河(Monongahela River )的交點上(即現在賓州的匹茲堡)建立了一座要塞。次年他又率領了四百名士兵和印第安人再出發,卻因寡不敵眾,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於大草原上被迫向法軍投降。

受到這個事件的刺激,英國國會決定採取激烈的行動。1755 年兩個軍團派往維吉尼亞的亞歷山大城,由愛德華.布拉多克將軍(Edward Braddock1695 – 1755 )率領、華盛頓伴隨,準備向法國人的迪凱納堡(Fort Duquesne)前進。但是途中卻遇到了伏擊而大敗,將軍本人也為國捐驅。於是在 1756 05 月,英法兩國正式宣戰。

印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今天美國紐約州靠近加拿大邊境的喬治湖(Lake George)和喬治湖以北的香普蘭湖(Lake Champlain)一帶,一直通到今天加拿大境內的蒙特利爾(Montréal)。這兩個湖泊為法印戰爭提供了運輸部隊和給養的最佳渠道。當時,北美大陸上還沒有多少道路,控制這些湖泊和河流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控制著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

法軍在魁北克和蒙特利爾有軍事基地,英軍則設在紐約的哈德森河(Hudson River)沿岸建立,中間地帶就成了巨大的戰場。1755 年的最後幾個月,英國軍隊在喬治湖附近擊敗法軍後讓衝突進一步升高。法軍隨即在香普蘭湖南端興建了一個新的軍事要塞,以控制香普蘭湖和周圍地區。這個基地被稱為卡里庸堡(Fort Carillon)。該堡是為了控制香普蘭湖和通往喬治湖北部的地區,而且一旦受到攻擊時也可以提供堅強的防御。而英軍也在喬治湖南端修建了一座類似的要塞,叫威廉.亨利堡(Fort William Henry)。

法國方面由蒙卡姆侯爵(Louis – Joseph de Montcalm)接掌魁北克的法國大軍指揮權,他在提康得羅加堡(Fort Ticonderoga,就是原來的卡里庸堡)集結包括法屬加拿大人與和法國結盟的印第安人,共八千人的兵力,並圍攻英軍的威廉.亨利堡,想要迫使它投降……這裡,正是《大地英豪》故事的開始。

十二吋人偶.jpg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影視戲劇
自訂分類:生活分享
迴響(1) :
1樓. 思于
2011/05/08 09:21
「最後一個摩希根人」的主題配樂

堅韌的生命力

樂音訴說著堅持

如果可以

將土地歸還世界各地的原住民

地球就不回變成現今的樣子

西方新興蠻族 毀了很多古老文明 難怪賓拉登 那麼生氣~

Pharos2011/05/08 21:0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