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精選
關鍵在「制度」
2025/05/27 13:29
瀏覽8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民主化、法制化,才是真正的「下台階」,同時,也是所謂的「中國」真正的出來。屆時,所謂的「同文同種」才會發擇它真正的影響力。
只是,這就意謂著,「共產黨」總有一天會下台,至於是永不翻身呢?還是可以重新上台,那就只是留給「時間」來回答了。
不過,如果共產黨還是「既要、又要、還要,什麼都要」的話,個人到有一招可以獻策,而這招,在歷史上也是有答案的。
「租界」。
差別在於,上次的租界是被帝國主義打出來的,這次的租界,卻是共產黨主動讓出來的。
在這個租界中,共產黨只當表面的領導人,比如上海市市長,或是書記。而這個表面領導人的工作就是管理所謂的「中國人」,其餘的,全依租借國的制度,比如美國,如此一來,該國的外資就會考慮重回中國設廠、投資。
如此一來,共產黨就可以繼續有錢花。不論是花在一帶一路;還是花在內部維穩,都行。只是,先說在前,這招,就只是繼續拖老命而已。不過,所謂的「中國」,畢竟是有14億人口的大國,這條老命,可以拖上好一陣子,至少再拖個二、三十年,應該是可以的。
不然,接下來的「中國」,9成9會開啟「軍人干政」的時代,畢竟,現在的共產黨,沒有人能有「老毛」把「老蔣」趕到台灣,同時開國的功績。
這點,也是習近平最大的誤判。
就算不提當時的時空環境背景,老毛能搞一個文化大革命來奪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能把如日中天的老蔣趕到台灣的功績。
至於小鄧,他至少也還有領軍帶兵的實績,自那兩人之後呢?全部都只是因為坐上龍椅,才有當皇帝的。
最後,不知為何,其實我個人一直覺得,習近平一開始,是可能真心想救黨、救國。只可惜,年少的經驗,已經限制了他的選擇。
其實,當年老李對抗國民黨的那些「顧命大臣」、「遺老」的方法,才是習近平該學的。可惜,習選了已經「過時」的老招。
然後,就是台灣、獨派和民進黨賺到了。就是這樣,喵……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