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6 (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普賢十大願之自覺覺他:
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
九、恒順眾生。十、普皆回向。
真言五悔:真言宗略普賢之十大願而為五悔,
又除勸請加發願而為五悔。
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一、歸命)
四、懺悔業障。(二、懺悔)
五、隨喜功德。(三、隨喜)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四、勸請)
九、恒順眾生。
十、普皆回向。(五、回向)
共分為五悔。
四寶自說:
依【普門品】經中所提四階方便,予初發心之行者尋求印證與精進。
自覺:
一、禮敬諸佛。(一心稱名)
二、稱讚如來。(常念恭敬)
三、廣修供養。(禮拜供養)
四、懺悔業障。(發心懺悔)
五、隨喜功德。(隨順眾生)
覺他:
六、請轉法輪。(啟請慈悲)
七、請佛住世。(常住娑婆)
八、常隨佛學。(一心淨信)
九、恒順眾生。(無緣大慈)
十、普皆回向。(同體大悲)
------------
緣起性空,是心佛眾生不二。
緣起緣滅是眾生,
緣起性空是如來;
眾生如來緣一心,
著相善趣離無漏。
(八正道的有漏法無漏法修行,參閱雜阿含785、789經。)
- 2樓. 四寶2010/10/30 16:30天台五悔
(術語)天台大師為修法華三昧者 依彌勒問經 占察經 普賢觀經等之意,說五種之懺悔法,使於晝夜六時修之。名為六時五悔:一、懺悔,發露已往之罪而誡將來也。二、勸請,勸請十方如來以轉法輪也。三、隨喜,於自他一切之善根隨喜讚嘆也。四、迴向,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向於眾生,又向於佛道也。五、發願,發四弘誓而導前之四行也。此中有懺悔之名者,雖僅一則。然其他四法,通為悔罪滅惡者,故亦名悔法。
止觀七下曰:「唯法華懺別約六時五悔,重作方便。」輔行七之四曰:「雖有勸請等四不同,莫非悔罪,故名五悔。」修懺要旨曰:「所以悉稱悔者,蓋皆能滅罪故也。勸請則滅波旬請佛入滅之罪,隨喜則滅嫉他修善之罪,迴向則滅倒求三界之罪,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
三昧行法曰:「採法華普賢觀及諸大乘經意撰此法門。」(丁福保)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1樓. 小滑鼠2010/10/26 01:29菩提薩婆訶
凡夫菩薩六度行
菩薩佛階普賢願
自覺覺他十階階
覺行圓滿無等等
普門三心大無畏,大雄威神慈悲力;
若欲晉階六度行,六度圓滿波羅蜜。
普賢菩薩功德力,共尊共行心輪開;
六牙白象自行出,此是圓滿普賢行。
自覺覺他十大願,登地菩薩依序行;
覺行圓滿無法我,笑看如來現摩尼。
四寶 於 2010/10/26 11:04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