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覺他之身心次第(九)
身心放下以隨遇、安祥身心順因緣
作者呂岩。見<<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神異點>>第三百一卷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養氣、降心。動靜、無事。真常、應物。不迷、性住。
氣回、壺中。陰陽、普化。白雲、甘露。自飲、逍遙。
坐聽、明通。都來、端的。」
「養氣先降心。動靜應無事。真常同應物。不迷自性住。
氣回盈壺中。陰陽融普化。白雲及甘露。自飲知逍遙。
坐聽明明通。都來原端的。」
『』為重點,點出修行次第:
1、 養氣言守。在於『忘』字之義,此為離相。
(不觀而觀)
※『忘』有「不守而守之義(心)。有坐忘之相(身)。
身心兩忘而後能觀。智。」
2、 降心不為。在於『為』字之義,此為不作。
(不照而照)
※『為』有「不為而為(恆順),為而不為(隨順)。
緣起性空而後照。悲。」
3、 動靜宗祖。在於『知』字之義,此為溯源。
(太虛理氣)。
※『知』有「歸之義」。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
乘氣動靜生陰陽。雙運。
1-3言:「指出無為修道之鑰」「悲智雙運顛倒行,
堪破直上神仙林」
4、 無事尋誰?在於『更』字之義,此為妄為。
(捨妄契真)
※『更』有「即離觀照」。「若即若離」「不即不離」之義
5、 真常應物。在於『須』字之義,此為有心。
(應無所住)
※『須』有「有心而不執之謂」。
6、 應物不迷。在於『要』字之義,此為不著。
(而生其心)
※『要』有「於相而不著之謂」。
4-6言:「悟道猶需信願行,」
7、 不迷自住。在於『性』字之義,此為靈明。
(清淨不染)
※『性』為神。「不迷,自能反觀自性」。淨為心。靜為身。
8、 性住自回。在於『氣』字之義,此為先天。
(無為自生)
※『氣』為樞紐。「淨心取虛,積神生氣,積氣生精,
此自無而有」。
「捨精化氣,鍊氣化神,鍊神還虛,此自有而無」。
9、 氣回自結。在於『丹』字之義,此為元神。
(無所不在)
※『丹』為精。
「身鬆而後氣迴而結丹,此為真丹。
可存於身中,亦可存於虛空,
不同於以意念凝聚之假丹,只可存於身中」。
7-9言:「精氣神之互通與往返關係」。
10、壺中坎離。在於『配』字之義,此為運轉。
(既濟、未濟)
※『配』有交媾之意,指後天陰陽水火之循環,抽坎填離。
11、陰陽反復。在於『生』字之義,此為返本。
(還於乾坤)
※『生』為化機。繫辭上「ㄧ陰ㄧ陽之謂道」
乾大象「反復道也」。
12、普化聲雷。在於『一』字之義,此為得道。
(得道以神)
※『一』為道,天得道以清,地得道以寧,人得道以神。
10-12言:「由神仙而菩薩。由下品下生,迄入上品上生。」
13、白雲頂上。在於『朝』字之義,此為陽升。
(神氣飄飄)
※『朝』有輕清上升之義,「氣自海底上崑崙」
14、甘露須彌。在於『灑』字之義,此為陰降。
(金津玉液)
※『灑』有遍之義,「霞氣朝於頂,而後甘露下須彌」。
15、自飲生酒。在於『長』字之義,此為不盡。
(無根自來)
※『長』有壽、有生發、有通達之義。
16、逍遙得知。在於『誰』字之義,此為自性。
(無欲無求)
※『誰』有「不復人我之別」。
13-16言:「自覺功成,圓滿消遙」
17、坐聽弦曲。在於『無』字之義,此為耳通。
(都攝十方)
※『無』聽而不聞,故能聽不聞之音。仙樂、梵音。時間。悲。
18、明通化機。在於『造』字之義,此為眼通。
(窮盡三際)
※『造』有了解、通達之義。
過去、未來、現在,時間之悲智。
我、人、眾生,空間之智悲。
19、都來十句。在於『二』字之義,此為化機。
(盡滿化機)
※『二』有陰陽、悲智、體用三階修行次第。
從初修到成道。悲智雙運。
20、端的天梯。在於『上』字之義,此為了道。
(反璞歸真)
※『上』是無上。清淨之義。悲智雙泯。
17-20言:「時空出離,三界不再。」
----
呂純陽參黃龍祖師記 http://blog.udn.com/omhon/908153
- 2樓. 四寶2013/04/17 12:13
- 1樓. 四寶2009/01/13 17:36呂祖百字碑
呂祖百字碑 http://blog.udn.com/BIBLE/481500「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養天地陰陽之氣,不以意守,不守而守。降伏內心,非『有為有守』。而是鬆靜自然,不為而為,為而不為。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起心動念都能明瞭自心自性,若說修行,還有比「攝心」更重要的嗎?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恆常與無常是事物相應於時空的變化,對萬事萬物的相應,不觀而觀、不生執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不迷自性,心可安住。心安住,則氣自回。(同「安般守意」)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氣回丹田處,水火即濟。
「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調陰陽致中和,修行至此,「內有霹靂、雷聲隱鳴」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白雲朝頂上似有「洞慧交澈、五炁騰騰」之意。兩句合為上下循環。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精氣神俱足,延年益壽,樂天消遙。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坐聽無弦曲可解釋為耳通。明通造化機可解釋為眼通,但也可解釋為「智慧自生,而明通一切」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明瞭「呂祖百字碑」20句,就能了瞭悟「道」。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