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逆襲是這部電影的重要隱喻,也就是更進步的人工智能是好是壞,還是會引來更大的災難,其實我們是無法得知的。
人類創造工具是為了要改善我們的生活。只要是我們所需要的,科學家幾乎都有發明出來。然而, 有一天,如果工具有了思考能力,他會做出判斷時,那會如何?
"它計算出了我有45%的幾率生還,但是薩拉只有11%。她也是一個人的孩子,11%也許夠了。每個人類都知道怎麼在警察和12歲的小女孩之間抉擇,但是機器人不會。" 這句話是串聯電影中的一切的一句話。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句話。因為,如果機器人會思考,他們會以他們認為最正確的方式來照顧我們,這卻不一定是我們所預期的,那會如何?

為此,有人提出機器人的三大定律,也就是: 1: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 2:除非違背第一原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3: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原則時,機器人可以自保,以避免人類所創造出的機器人傷害人類。
其次,人工智能是以十倍的速度在進步。人工智能才剛發展,就在1997年深藍電腦擊敗世界棋王卡斯帕洛夫。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在電影中(2035)機器人的智商有多高?很可能人工智能機器人在那時很可能已經被人類廣泛使用,作為工具和夥伴,並且在人類生活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為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的限制,人類對這些機器人充滿信任,它們中的很多甚至已經被視為一個家庭的重要成員。
電影的劇情如下: 故事的開頭,一位警官被派往調查一樁謀殺案,而那位警官一口咬定是機器人所為,因此受到了許多的批評。在那之後,警官一直碰到故障的機器人而引起許多次的生命危險。到最後還被解除警官的職位。而最後他證明他是對的,但也是錯的。 在剛開始時,涉嫌殺人的是一個名為Sunny的機器人,也是朗寧博士(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創造者)的最後一份作品。警官一直無法不去懷疑機器人,因此一直追查下去。但卻一直遇到瓶頸,認為是機器人公司USR在找碴。因此又一口咬定USR董事長涉嫌。於是去找Sunny協商,想了解事情的始末,意外得知這個機器人會做夢,它夢到在一座橋下,有一個領導人,領導著所有的機器人,於是警官到了這斷橋下,發現了朗寧博士的遺物。最後才得知一切的主謀是USR,具備人工智能的主機-維琪。
讓我們重新整理几个重要的场景:
1:警官和小女孩掉入海裡,NS4(舊型機器人)救起了警官,因為他思考到警官的生存機率較高
2:朗寧博士發現的維琪的陰謀,創造出能思考的機器人Sunny,利用它了結自己,以引起警官注意
3:啟動自家的電腦程式,一再提示機器人總有一天會思考,并在梦境中对话(維琪和Sunny),植入潜意识
4:讓警官開始追查訊息,並留下了一本故事書-糖果屋,讓警官成功逮捕sunny。進一步發現它會做夢,有情緒
5:和公司裡的博士合作,得知sunny的夢境,是一座斷掉的橋樑
6:找到夢境裡面的密西西比橋,發現了準備叛變的機器人
7:成功阻止了維琪
8:Sunny在橋下領導所有機器人,智能机器人也有了领导统御
在這部電影,智能機器人與人類的關係可成三個階段。1:一般智能機器人的普及化: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個人形機器人是相當遙不可及的事情。然而,2035年,或許智能機器人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而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2:特例機器人異化:在朗寧博士自殺前,他創造了SUNNY來阻止維琪,像維琪這種機器人,她會自己更新,進步。她進而扭曲了保護人類的「機器人三大法則」,並以保護人類之名傷害人類,所以SUNNY才要阻止她。
3: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警官本身在釋懷過去的心結時,讓他解開心結與秘密的是SUNNY,也就是第二個可以自己思考的機器人。而這正是我們所擔心的,是機器人有感情這件事,但解開人類心結的,也是有感情的機器人,那機器人有感情到底是好是壞?
總結來說,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總有一天,到時我們不得不面對另一個最複雜的現實問題,如果一台機器人被命令要製造機器人,那不就成了可以繁殖的生物嗎?那只要一出差錯,會不會就像電影裡的USR的主機維琪一樣,自我扭曲了法則?維琪要殺人,因為她認為人類正在走向自我毀滅,要保護人類,就需要犧牲大多數的人類,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能說在現實中絕對不可能發生。許多父母不就以保護兒女之名進行獨裁嗎?
而在電影中有幾個地方我認為需要再進一步思考:
1,朗寧博士最後也不確定到底是他的判斷正確,還是人工智能的維琪正確,誰對誰錯已經無法用我們的想法斷言了,所以才會給警官來抉擇,可見人工智能一旦開始,人類在他們面前的渺小。
2,機器人絕對會不只是聽命行事,他們會思考,也有情感,甚至拒絕人類對話。例如,在和警官的對話中,Sunny很用力地打壞桌子,說道"我沒有殺朗寧博士!"
3,在倉庫時,一台快壞掉的NS4抱著警官的腳,說道"快...逃!"。這的確是機器人在忠實地執行它保護人類的程式,但如果這台機器人沒有說話的話,也許叛變的NS5機器人也不會發現警官。性能較低的機器人會好好保護人類,而性能較高的機器人有可能背叛人類。這是十分矛盾的。人工智能的逆襲是這部電影的重要隱喻,也就是更進步的人工智能是好是壞,還是會引來更大的災難,其實我們是無法得知的。
的確,人工智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我們利用它們,但卻可能未必是他們的主宰。在未來來臨前,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正確解答,只能盡我們所能的,讓我們希望的答案仍在正確的路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