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百善孝為先,論事不論心,論心家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心不論事,論事千古無完人。」以下兩則取材自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的故事,前者是採取「論跡不論心」的能度,後者則是「論心不論跡」之例子,請比較二者之出入,想一想有無矛盾之處?
000
000
一、交河一節婦建貞節坊,親朋全都來了。有位表妹,自幼就愛和她開玩笑,戲問道:「你現在已白首完貞了,不知道這四十多年中,花朝月夕,是否動過春心?」節婦答道:「人非草木,豈能無情。但考慮到禮不可越,義不可負,能把握住自己罷了。」節婦的這一席話,她的子孫頗為忌諱。
000
二、某公納一侍姬,姿采秀豔,言笑婉媚,善得人意,然獨坐則神情凝然,若有所思。一天,口稱有病,大白天閉門而臥。某公從窗紙縫中窺看,發現她塗脂抹粉,陳設酒果,好像在祭祀誰。推門進去詢問,侍姬皺著眉頭說:「妾本是某翰林的寵婢。翰林臨終,知道夫人必不能容我,擔心被賣入妓院,所以先將我遣出。分別時一再叮囑我:你嫁人我不恨,嫁一個好人我更欣慰。只是,每逢我的忌日,你一定要在密室中靚妝私祭我。」某公聽罷,說:「徐鉉不負李後主,宋主不責怪他。我何妨讓妳這樣做。」
用滑鼠拖曳下方空白的段落,您會看到紀曉嵐的看法哦!
提示:
◎ 紀曉嵐每每以通情達理做為論事的標準,而對「不情之論」厭惡之極。因他洞悉人心事理,故不諱言正常的感情和慾望。涉及到男女之情,他或論跡,或論心,從多方面體諒當事人,顯得厚道寬恕。對於交河節婦,即使內心「膠膠擾擾 」,有非分之想,也不必苛責,只要行為檢點就行。交河節婦坦率承認自己屬於這種類型,光明磊落,皎然不自欺,較之她那些忌諱多端的子孫,反而誠實可敬的多。同樣地,翰林的寵婢已改嫁他人,貞節是論不上了,但她心中卻深藏著對翰林的一片摯情,比起那些同床異夢的人來,她的心靈要純潔得多,因而不宜對她過份苛求。
…揚智文化公司出版 A0120《紀曉嵐的人生哲學──寬恕人生》陳文新 著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 拂風2006/03/12 08:59笨人笨方法............野人獻曝祕技大公開!
2006/03/12 00:13 我只不過是把答案的部分
轉成白色
卻意外發現有此特殊效果!哈哈!爽死了!..........
哎呀喂!別擠別擠.........要簽名先排隊啦!.............
- 6樓. 素心2006/03/12 01:32有同感
很贊成紀曉嵐的見解,七情六慾是人類與生俱來,而能夠發乎情ˋ止乎禮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 5樓.2006/03/11 18:29都很棒~
紀曉嵐的機智~了人
拂 風的機制~了得
- 4樓. 琇子2006/03/11 17:13
- 3樓. 妙音2006/03/11 11:54變魔術
要不是再回過頭來看這篇文章還不知道有這樣高級的機關!
所以看您的文章得要更用心才行哪!
- 2樓.2006/03/11 03:37那是這麼用的呀
....................
- 1樓. 拂風2006/03/11 02:26開獎啦.........
0000
用滑鼠拖曳文末空白的段落,
您會看到紀曉嵐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