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總結一個人的全世界,曬著日子,希望誰來撿起。正如我毫不隱瞞的分享你的出生,模仿你虛擬的人生、介入你生命的喜悅,在輕薄短小的前提下,大聲宣告你喜歡吃牛肉麵不加蔥。」
To sum up the whole life, the facebook sundry the daily day on the street, and hope someone pick up. Talk to your birthday, there is nothing to hide so that I will proclaim all about you by sharing again and again. Try to intervent your joy of life, and imitate you at minimum scale.
任何能夠冠以「世界」兩字的載體,無一能夠逃離人類的殖民(或移民),透過複製、變體、擷取、衍伸,世界成為袖珍型的模樣裝載到所有角落,在所至之處落地成有機的花園,吸著當地的土壤開出混血的花朵,就像數碼世界用視窗與程式碼織出陽春的篩子,人的肉身滑身栽了入,就被熨成了一張張的大頭貼,服服貼貼的與平面相安無事,好像從出生那天就會上網似的,沒有任何的突兀。
在登陸數碼世界時,也隨著帶著許多用過即丟的邊邊角角,像是防破摔的保麗龍或廢報紙,我們不乾不淨的攜著來又責怪他們的不知所云,似乎只是為了給真正的行囊一種脫胎換骨的魔力。或留下拖磨的痕跡,像搬家時搬運檜木衣櫃時撞下的漆或咬在牆上的黑痕,全為在轉換到了不同的世界之初,見證搬遷或其來有自。
搬運到臉書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留下了許多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痕跡,可能是出於笨拙,忘了設定隱私權限或是受到某個罐頭心理測驗所惑。或是,你沒還搞懂一個帳號一個網頁即一段複製的人生,還看不開得概括承受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自己,臉上燦爛的微笑與繁瑣的皺紋,都在他人眼中活靈活現。
臉書上便是蒐集此類莫名的容器,關於最切身卻也最無所謂的碎屑都掉落到裡面。望向裡頭的角落,總能撿到一些太雞肋的細節,例如生日或是掉落的頭髮之流,卻又以一種公告的姿態雀躍的要人注意。
那麼,順手推舟的分享臉書上大剌剌曬著的「生日」,最用大的音量播放一個人無意間發出的囈語,也使你落得像不懂閱讀空氣的生澀社交者,活在無傷大雅跟有礙觀瞻之間,掃起他人掉落在地板上的指甲屑,當著他的面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