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依!喔依!」這幾天寒流報到,新竹市街道上常見疾駛而過的救護車,但他們載得不是傷重病患,而是找各種藉口報案的遊民,理由是「我們要到醫院睡覺,躲寒流!」,最高「叫車」紀錄單月卅次,突顯寶貴救護資源遭濫用狀況。
我將此新聞線索提報長官,也從消防局得到「遊民濫用救護車」的具
體數字,規畫了兩條新聞:(一)遊民濫用救護車狀況(二)各式濫
用救護車的千奇百怪案例。
結果,稿子才寫完第一則上傳,就馬上被打槍。
長官:念慈遊民的稿,我看了,覺得就這樣處理有些可惜。一是少了
些現場,如果跟著消防人員,會有不同感覺;其次,醫院無法
拒收,遊民又可睡一夜好睡覺,醫院是否也很困擾?我建議,
請她花點時間,一路跟,把場景寫出來。
張小茲:喔,我有跟耶,就是因為有跟,才有照片。
長官:我當然相信,但少點feel呀~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搥完心肝、在心裡鬼叫好幾百遍以後
,決定「再跟一次!」當晚寫完稿子,就到消防分隊去等待,跟消防
員一起坐在交誼廳,等「遊民叫救護車!」
當晚輪值救護的消防員阿彬知道我的企圖,對我苦笑「別這樣啦!我
受傷半年今晚第一次輪救護,馬上就要我載遊民喔?」我只能苦笑「
呵、呵... 那幫我準備一個睡袋,晚上我睡這等遊民報案... 」
還好,沒幾個小時報案電話就響起「新竹火車站前有救護!」遊民報
案的機會非常大!我從椅上跳了起來,馬上跟緊出發採訪!
到了現場,果然是鍾姓女遊民酒後叫救護車,嚷嚷全身都痛,身旁陪
伴的遊民們紛向消防員打招呼「昨天我也有叫救護車,你忘記我了喔
?」「我也全身痛,等下回來載我去醫院好不好?」鍾女見阿彬俊帥
,到醫院還緊抓著阿彬的手不放,要求「好冷,幫我惜惜」。
醫院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原衝到急診室門口待命,見是遊民報到,很無
奈「唉,天氣冷,這些熟面孔又來報到,裝病跑到醫院來睡覺,躲寒
流!」
上一次,我在醫院採訪喝醉酒報案叫救護車的遊民,他好幾個月沒洗
澡,頭髮油膩,身上發出惡臭,坐救護車時還在車上大小便,我問他
「你叫救護車做什麼?」他先說頭痛腳痛,後來才說「天氣冷,來醫
院睡覺呀!」
我將這次經驗,加上上回的跟採記錄,重新整理寫出新聞「果然,有
了更多現場描述,新聞更好看!」除遊民濫用救護資源問題外,我特
地再規畫「不是只有遊民濫用,一般民眾其實也是濫用救護資源的共
犯!」新聞,希望高水準的台灣民眾也能反省自己本身。
新聞見報了,引發許多縣市消防局共鳴,新竹市政府社會處也通盤檢
討遊民安置狀況,希望能透過妥善安置,降低遊民因避寒,而叫救護
車到醫院狀況;不少媒體也報導其他濫用救護資源案例。
或許這篇新聞最後僅是曇花一現,但我真心希望,能透過這篇報導,
「把珍貴的救護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也給予辛苦的消防人員最熱
烈的掌聲和鼓勵!
================
遊民躲寒流 3天叫7次 坐救護車住院
竹市一個月30件 謊稱胸悶、心痛 但抽血驗尿都沒事 一個遊民住院 街友紛紛以探病名義來洗熱水澡
【記者張念慈、吳佩玲/連線報導】
寒流一波接一波,新竹市一一九勤務驟增,但他們載的不是傷重病患,而是找各種理由到醫院避寒的遊民;有人三天叫了七次救護車,令消防、醫護人員哭笑不得。
新竹市消防局統計,上個月較冷那幾天「遊民叫救護車到醫院避寒」案件飆至卅件,莊姓遊民一個月就叫七次救護車,三天元旦假期溫姓遊民更叫了七次救護車。
莊姓遊民坦承叫救護車到醫院是為了避寒,「外面那麼冷,喝完酒更冷,醫院有床還有棉被,睡覺很舒服。」
前天深夜氣溫很低,鍾姓女遊民酒後叫救護車,嚷著全身都痛,她旁邊的遊民紛向消防員打招呼,「我也全身都痛,等下回來載我去醫院好不好?」
急診室醫護人員聽到救護車聲,衝到急診室門口待命,一見是熟面孔遊民,很無奈。但他們坐救護車來,不是說胸悶喘不過氣,就是說心臟不舒服快昏倒,不能不收。
醫院表示,這些遊民即使抽血、驗尿做完檢查證明沒事,仍不肯走,嚷著「全身還是不舒服」,直到睡飽才離開。
消防員「阿偉」前天將遊民送到醫院,爛醉遊民在車上大小便,到院後催促:「我來躲寒流,快給我床睡覺!」同一時間七十歲黃老先生暈倒,家屬打一一九,阿偉的消防分隊請其他分隊前往,耽擱了幾分鐘,老先生未及時搶救,左半邊中風。
消防員認識這些熟面孔,為什麼還理會?新竹市消防局緊急救護課長黃賀鍵說,天氣冷,遊民喝醉酒路倒,容易失溫喪命,不送擔心發生意外,送了又被醫院罵,也擔心排擠其他救護資源,「我們真的很兩難」。
桃園市聖保祿醫院最近每逢寒流來襲,就出現救護車送來「過冬」的遊民;最讓醫院頭痛的不是遊民來避寒,而是一名遊民入院,其他街友即以探病名義跑到醫院,輪流洗熱水澡。當聽到縣府官員要探視,溜得一個也不剩。
【2010-01-06/聯合報/A9版/話題】
================================
資源濫用
抓姦、吵架 也叫救護車
【記者張念慈/新竹市報導】
消防救護資源遭濫用情形千奇百怪,有人抓姦找消防隊破門,有人把救護車當計程車坐到醫院看病;還有情侶吵架冷戰,叫救護車到醫院,逼對方出面。
新竹縣消防局曾接獲婦人報案,說她的先生鎖在家裡要自殺,打電話都不接,擔心出人命。警消急忙出動救人,奮力破門進入,裡頭空無一人,才知報案女子以為先生在家與人偷情,要抓姦。
有慢性病患為省車費,報案說自己命危,家裡無人協助送醫;等救護車將他送到急診室,他卻好端端的自己走到門診區,還說:「我有掛號,現在應該剛好輪到我。」
還有人把消防員當心靈輔導師,不少老人打一一九,等消防員抵達,哀聲嘆氣說兒女不回來探視,身體很不舒服。消防員檢查老人家身體硬朗,只好花點時間陪他聊聊。
有情侶吵架,女朋友氣男友不理她,叫救護車到醫院,再要醫院通知男友到場探視,逼對方出面。
有民眾手指不小心割傷、小感冒,也叫救護車,消防員趕到場,見並非緊急狀況,對方卻說:「反正我們有繳稅,你來幫我們包紮一下又沒關係!」讓消防員好無奈。
【2010-01-06/聯合報/A9版/話題】
- 17樓. 閒人22011/01/12 11:10我們來連署,加幾條浪費社會資產的懲罰性條款吧。
不單單是遊民,一般民眾也有濫用救護車的現象。健保亦然,有些老人家到醫院換藥像換糖。只要是公共財,有些人就覺得不用白不用。但消耗的是全民的稅金,有些真正需要的人卻用不上。上回有輛車擋救護車還比中指,就被拍下來訴諸輿論。我覺得每台救護車應配攝影設備,讓救護人員採證,若非緊急事故,應將出勤的成本轉嫁給當事人,再加上一張罰單。並立法賦予消防人員判斷拒載的權力。倘若真正需要的人因而喪命,這些濫用資源的人,豈不是非過失殺人嗎?若沒人喪命,浪費的社會資源和破壞路燈、紅綠燈等公共設施意思是一樣的,都是用人民的稅金買單。所以這些成本一定要轉嫁給他們。遊民沒錢,可判社會勞動吧,像在獄中,供三餐。 - 16樓. 路過2010/10/09 07:00轉載至臉書
於轉貼連結時寫道:
記者部落格上的文章中將她所寫的兩篇(同一天刊載於該報同一版的)報導都貼出來,一則報導遊民濫用救護資源,另一則報導非遊民濫用救護資源的狀況也五花八門;有趣的是,網友回應中罵遊民的聲音鏗鏘有力,對非遊民濫用行為卻一句指責也沒人吭聲。
似乎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因為行為者是納稅人就容易得到被 忽視/原諒 過錯的「無形回饋」?同樣濫用救護資源的行為,有收入而需要繳稅的人做起來,會因為不珍惜的是自己也繳了一份的血汗錢而比較沒關係嗎? - 15樓. 海豚爸爸2010/04/12 17:11最討厭的
民眾隨著時代的改變和社會意識的進展,也成長出不同的本國特色民風。
會浪費資源的,不見得是社會生活中金字塔最下層的人
反倒是不少最頂端的人,浪費了資源
還會再損你一下
態度稍有不慎,就法院見的那種人
才是最討厭的
- 14樓. 阿美2010/02/10 19:18是自食惡果嗎?
一些自私的遊民豈止佔用救護車而已.有時也佔床位.碰到沒床位了也只好通報救護員
有病人別送來了.沒床.也許也許.....他們就是只想到自己不願付出才會成為遊民吧.
- 13樓.2010/01/30 23:18少點feel呀~
最恐怖的一句話之一 =.=呵 張念慈 於 2010/01/31 14:42回覆 - 12樓. swallow2010/01/14 00:33不見路有凍死骨 只見傲慢與歧視??
這篇文章實在是很學術殿堂!!只要他現場處理一下遊民就知道了~~
遊民問題本來就千絲萬縷,可是再怎麼批判社會體制,許多遊民濫用社會救助資源則是事實,如果一個裝病的遊民延誤了救災、急需看病的病患,社會大眾還不是會罵?
醒醒吧!!!批判者,有時候要先實地了解整體狀況後再來批判,如果只是以當然爾的心態去罵媒體,那應該先開放自家的騎樓地給遊民去睡覺,或者爭取自家附近的學校及公園讓遊民去睡覺,否則一昧指責媒體的負面報導,自己卻無法身先士卒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都會笑,不是嗎?
其實我最希望引起討論的是,請大家把最寶貴的救護資源,留給最需要幫助的人! 張念慈 於 2010/01/14 15:42回覆 - 11樓. 我愛綠島2010/01/13 20:32可憐?可恨?
遊民問題各個國家皆然,這不是制度問題
而是一樣米養百種人
嗯 張念慈 於 2010/01/14 15:41回覆 - 10樓. Outrage2010/01/12 14:52不見路有凍死骨 只見傲慢與歧視
通篇文章是否再次強化社會對遊民的負面刻板印象?!
例如 酒鬼 色瞇瞇 女遊民
吵雜 結夥成幫的男遊民
當然 這篇文章的重點/賣點
就是這群”素行不良”的遊民
竟然”可惡至極”的 濫用緊急醫療資源
在煽色腥的筆觸 與聳動的影音視覺效果下
引導社會大眾 再次歡快的撻伐這群”社會敗類”
但 卻不問
是甚麼樣的社會體制 讓人要以裝病送上救護車的方式
暫時性的躲避 淪為路邊凍死骨的命運
如果不是所有理應為所有台灣人都可分享的公共區域
都針對遊民進行驅趕(例如台北車站)
醫院怎會成為最後避寒的場地
通篇不見對社會體制的檢視調查
只有廉價的道德撻伐
生活作風不良(喝酒) 沒有公德心(用救護車)
卻不去檢視這道德 是誰的道德?
為了找聳動新聞 再次挑弱勢的遊民下手
就比較有道德?
不顧新聞專業與人身隱私權 肆無忌憚的拍攝
就有道德?
沒有對台灣收容所體制進行調查
就直接亂推論為遊民都是因為愛好不良生活作風 而不願入住收容所
卻不去檢視為何許多遊民視收容所為畏途的具體事實
如果只是這種信口開河 依憑個人喜怒愛好不見客觀的推論
媒體還需要公信力嗎? 社會需要給記者調查的尊重嗎?
這篇新聞
不過又成為一個媒體利用權力
踐踏弱勢群眾的案例謝謝你的指教,不過也歡迎你上網查一下,我之前寫過多少關懷遊民的報導,我可以很負責的說,我是全新竹以遊民角度,寫關懷遊民新聞最多的記者
至於你所說的論點,很可惜我的公司是報紙不是雜誌,處理問題以單一事件為主,篇幅不多無法將所有論點全納入,也希望你批判之前,可以先了解來龍去脈,否則是不是也陷入”對媒體廉價的批評”?
張念慈 於 2010/01/13 00:18回覆 - 9樓. 企管武者2010/01/12 09:50為什麼只有男救護員?
我也要惜惜啦
文則明 武則強剛好出勤的是男生啦....
張念慈 於 2010/01/13 00:19回覆 - 8樓. 老同業2010/01/12 06:30沒打馬賽克
不錯的題材
一個問題
遊民相片有打馬賽克,影音沒有咧其實我有打,不過因為我是用movie maker剪輯,效果很差...放大看時臉是模糊的,可是畫面一縮小,臉蛋就變得很清楚..看來我要考慮換軟體了... 張念慈 於 2010/01/13 00:2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