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說過幾次了,上完廁所要沖水,為什麼你每次都不沖?」
「都幾點了你還在看電視!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開始寫作業?」
「是誰亂丟玩具在客廳?有沒有說過,玩完玩具要收好?」
育兒生活總是一團亂?三要三不要,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你覺得好沮喪。明明那麼努力想當個稱職父母,溫柔教育孩子,和孩子當朋友,但育兒生活根本就是勇闖侏儸紀公園。
你明明想當可以跟樹林動物唱歌跳舞的白雪公主,卻莫名演成了春天後母心。
到底怎麼解決育兒生活一團亂的問題?不想再讓親子衝突不斷,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呢?
別急,在下次火山即將爆發前,試試透過「三要三不要」,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
【延伸閱讀:先動手的就錯了?孩子打架時,父母為什麼越處理問題越糟?父母該懂的停、看、聽!】
▌不要問三個問題,找回主人精神
育兒生活總是一團亂?三要三不要,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失敗要趁早-張念慈面臨育兒難題,父母在知道「要問」哪三個問題前,必須先知道「不要問」哪三個問題。
因為「不要問」的問題,幾乎都是父母常常在問,問了卻嚴重破壞親子關係、導致溝通像小水溝被灌水泥般凝固,無法流動的關鍵。
1. 別問「爲什麼」,把自己變成受害者
「為什麼」的思考,容易把自己變成「受害者」的心態,覺得全天下都對不起你,沒有一件事是順你的心。
例如,為什麼我講了那麼多次孩子還犯錯?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孩子還是不聽話?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自動自發,我家的孩子卻一直為難我?
當認定自己是受害者時,思考就容易僵化,不斷負面思考,永遠無法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孩子沉迷網路不閱讀怎麼辦?幫孩子提升「紙本X數位」的雙閱讀素養 父母做好三件事】
2.別問「什麼時候」,把自己變成等待者:
當我們問「什麼時候」,表示把決定權交到對方手中,只能被動地等待別人來做決定,自己成為無能為力的等待者。
例如,孩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會上完廁所隨手沖馬桶?孩子什麼時候才要自動自發開始寫功課?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下班後,不用再生孩子的氣?
父母應該找回主導權,別再問「什麼時候」,只能別無選擇地,默默祈禱孩子有一天會成熟長大。
真實的育兒世界,永遠比任何暢銷教養書裡還要還複雜殘酷,如果你只是不斷問「什麼時候」,就真的只像等樂透開獎一樣,等幸運之神來敲門了。
育兒生活總是一團亂?三要三不要,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失敗要趁早-張念慈3. 別問「誰」,把自己變成責備者:
「誰的錯?」「誰該負責?」「是誰先開始的?」
問「誰」,通常是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最常使用的句子。很多父母認為,問「誰」是為了找出該負責的人,提醒孩子要反省改進。
但真實的情況是,當孩子被父母逼問「是誰」時,心裡就出現「糟糕了,要被罵了!」的自衛心態。
聰明的孩子,會假裝認錯,先擺平眼前憤怒的父母,但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另一種孩子,是用憤怒對抗責備,讓親子衝突加劇。
問「誰」,把父母變成孩子害怕接觸的責備者。孩子做錯、被罵、道歉;或是孩子做錯、反抗、激烈衝突,不論是那一種發展,都不會是我們渴望見到的。
【延伸閱讀:囉嗦和嘮叨只會讓孩子遠離你! 高層次的爸媽該當聰明的「提醒長」】
育兒生活總是一團亂?三要三不要,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失敗要趁早-張念慈▋要問三個問題,聚焦我能做什麼
育兒遇到困擾丶挫折丶難關時,先聚焦在「我能做什麼」,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提問要從「我」字開始:
用「我」當主角來提問,而不是「你」或「他」及「他們」。
只有「我」成了主詞,接下來才能操之在我,而非任由他人擺布。
2. 要問「什麼」或「該如何」:
用「什麼」和「該如何」來開啟問題,透過客觀中立的好奇心態來發問,可以減低對這件事情的情緒感受,思考出更精確的行動方法。
例如,遇到親子爭執,我該如何把話說得更婉轉?我可以做什麼來改變我和孩子的關係?我能運用什麼方式,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3. 要把焦點放在行動上:
所有提問的目的,都是為了找到行動解方和執行方案。當有了必須明確做到的標的後,思考更能專注精準。
從我開始、問「什麼」和「該如何」,最後聚焦在行動上,「三要」的提問方法,該怎麼執行呢?
例如,我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上廁所不隨手沖水的問題?我要做什麼,讓孩子可以先寫功課再看電視?我該如何讓孩子們,可以養成收玩具的好習慣?
發現了嗎?一切都是心平氣和,一切都只是思考怎麼完成、怎麼做,把決定權放在自己手中,才能從過去總是被孩子惹怒的衝突場景中,脫身倖存。
【延伸閱讀:「我不夠好,我可以幫孩子變強大嗎?」親子陪伴的三個祕訣,養出孩子的致勝心態】
育兒生活總是一團亂?三要三不要,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三要三不要 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
育兒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我們常常會覺得好挫折,自責自己不夠好,不是個好爸媽。
但如果只是不斷抱怨「為什麼、什麼時候、都是誰」,就只能讓自己成為可憐兮兮的受害者、沒有掌控權的等待者,和滿身利刺的責備者。
只有懂得更好的問問題,從問自己「我 + 如何/該如何 + 行動」,認真思考自己能做什麼,才能找回人生的主控權,做出更好的教養決策,為親子關係開出更好的破冰大道。
【延伸閱讀:跟孩子說話,他總是愛理不理?三個溝通公式,開始時就抓住孩子的心!】
==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