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MY COMIC】最高「民」意「主」席?!
2010/01/13 09:46
瀏覽2,257
迴響8
推薦36
引用0

這主席台給他拆了吧.....

好像神主牌位一樣......

難道沒主席台就不能開會嗎?

李前總統88大壽,立法院長王金平跟幾位資深黨員做東邀宴,王院長特別等李前總統打完招呼一起就坐,位子就在李前總統右手邊,接著依次是前考試院長許水德、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可見王金平身為執政黨國會議長,但跟本土勢力卻能保持親近,人脈之深厚,讓他在立法院能得到在野黨的尊重。

立法院長王金平:「過去那麼多次可以打架的時候,我們都不打,就是我一直壓著壓著壓著啊,壓著要幹什麼,耐心的來協調嘛。」

馬英九總統執政陷入困境,反對陣營也蓄勢反撲。據指出,前總統李登輝正集合本土力量籌組「打馬勢力」,準備拿回二○一二年中央執政權,串連對象包括國民黨本土派人士。

李登輝昨晚在台北市歡度八十八歲生日,共同設宴者包括立法院長王金平、前考試院長許水德、台聯黨主席黃昆輝等人,與會者還包括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前台北市長黃大洲、前花蓮縣長謝深山、前雲林縣長張榮味等政商要角。

這場聚會雖是慶祝李登輝「米壽」(八十八歲生日),因日前傳出李登輝力拱林義雄參選二○一二年總統,在馬英九聲望下跌、本土勢力準備奪回政權之際,這場壽宴格外引發政治聯想。

對被指拱林義雄參選總統,李登輝昨天表示:「嘸影啦!大家都猜來猜去。」據指出,李登輝力拱林義雄,並非另組「第三勢力」,而是結合民進黨、獨派及國民黨本土派,擴大成「打馬勢力」,唯有如此才能集結最大的反馬力量。

在這股力量中,最受矚目的是王金平等國民黨人士的角色。近李人士說,王金平等人仍可維持國民黨籍,「不一定要裂解或位移,只要不支持馬英九,就是一種力量。」晚宴中,王金平等人合送李登輝一幅油畫,氣氛非常溫馨。在反馬人士眼中,國民黨本土派重量級人士聚集,形同李登輝「盤點」他在國民黨的勢力給馬英九看

=====================================

拖棚鬧劇  國政災難...........

立法院昨天通過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後,藍綠立委拿起看板,各自表達立場。
記者陳易辰/攝影

==================================================

立法院本會期在今天凌晨休會,攸關五都選舉的地方制度法未完成審查,國民黨團下午將正式提案舉行臨時會。立法院長王金平上午表示,還未收到要求舉行臨時會的文件,他說,包括行政院長吳敦義都認為最晚5月通過還來得及,他認為臨時會不應常態化,有重大事項再開較合適。

立法院最後挑燈夜戰,三讀通過攸關政府組織再造四法,但是與五都選舉相關的地制法卻沒有過關,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表示,將要求舉行臨時會。他說,經過他和內政部長江宜樺溝通,雖然選區公告最晚是六月,但還有中選會晝分選區以及縣市政府修改相關規則的作業時間,有絕對的急迫性,黨團下午提案要求舉行臨時會。

王金平表示,目前他還沒有收到要求開臨時會的文件,如果收到會舉行朝野協商討論,有必要時才開臨時會。目前僅有產業創新條例與地制法兩個重大法案還沒有通過,其中產創條例朝野協商已經談定,將會做為下會期的優先法案。地制法部分,王金平說,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已經說明,最遲五月通過都還來得及,時間上沒有急迫性。

王金平說,加開臨時會有其莊嚴性,不能常態化,應該是遇到重大事項再召開。

===========================================

冷眼集/院長、立委 請你們會拿出辦法!

立法院從民進黨執政,到馬英九就任總統以來的這九年多期間,總是少數黨民進黨主導議事,民進黨不霸占主席台,院會才能順利通過法案,國民黨雖為多數黨,卻毫無積極作為,任令院會空轉,院會主席也沒能依據議事規則主持院會,國會成了弱肉強食的蠻荒叢林,不能戰,也不會辯的國民黨,受民進黨支配,影響許多法案的審查通過時間。

立委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有時會偷偷摸摸亂搞,過去通過修改選罷法的落選頭遞補條款,就是幾位朝野立委,趁亂在議場裡在紙上簽了名字,就當作是朝野協商共識,然後通過這種莫名其妙的法案。但對於民生與經濟發展有利的,朝野立委就全然的事不關己,只會打打口水仗。

這個會期因為美國牛肉進口爭議,有很長的時間,院會沒有辦法進行任何議案討論,立法院挑燈夜戰只通過政府組織再造相關法案,正是因為寶貴的開會時間,都浪費在民進黨的各種議事杯葛,國民黨立委又不願老實地坐在議場內表決,才會弄成這種局面。

民進黨先以戰逼和,國民黨以為退讓即可,最後失去所有運作空間,只能在幾個法案裡選擇,讓其他法案都受到延宕,面對議事,立法院大家長王金平也莫可奈何,但王金平身為議長,有必要貫徹議事規則,讓會議順利進行,國民黨身為執政黨,也該拿出開會的決心,只要民進黨上台一鬧,國民黨立委辯論說不過人,打架也不敢打,什麼議案都甭談,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禮讓少數在野黨,是民主風範,但是無理的容忍在野黨撒野驕縱,破壞議事和諧,這不是尊重少數,這是鄉愿,是息事寧人,永無寧日。從過去多年來的經驗證明,少數黨用打鬧方式阻擾院會議事進行,每每奏效,就是國民黨縱容的惡果。

國會議事不彰,總不能再推給總統或是黨主席溝通不良,這是立委自己要檢討的問題,選民也要想想,老是批評政府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作為,這樣一個怠惰開會的國會,以及不遵守議事規則的在野黨,是否都讓政府施政扯後腿。

==========================================

藍綠立委為了地方制度法修法攻防,昨天分別占領議場主席台。立法院長王金平有感而發,認為主席台整個會期被民進黨占了快一半時間,是「立法院的災難」。

民進黨認為地制法修法等同「帝制法」,一開議即霸占主席台,王金平昨天中午對民進黨團喊話,希望民進黨團尊重協商結論,期許民進黨成為更理性、更有民主素養的政黨。加上藍營「突襲主席台」策略奏效,終於讓綠委棄守,立法院下午順利審查總預算案,並表決朝野提案。

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刪除兩百億,通過一兆七千一百四十九億三千餘萬元,刪減率百分之一點一五。

民進黨立院黨團前天已在朝野協商結論簽字同意通過地制法修正案,卻臨時反悔,行政院長吳敦義參加民進黨團三長交接後表示,民進黨不要「暗頭呷西瓜,半暝仔反症」(台諺,傍晚吃西瓜,半夜突然不舒服,有反覆不定之意),否則以後信用不可靠。

不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反嗆,「行政院長講話要文雅一點」。她說,國民黨也有協商反悔前例,且協商代表就算簽了字,事後遭黨團成員反對,本來就可翻案,「不是在立院多數就代表多數民意,要看整體民意,否則就是多數暴力。」

蔡英文表示,簽字協商只是程序問題,涉及國家重大議題及民主發展的法律修正,要從實質面來看,不能只看程序面;民進黨支持改制後的直轄市長指派區長有較大彈性及人事任用空間,但不能接受現任鄉鎮市長自動轉任區長。

=======================================================

地方制度法協商破局,留下一堆爭議問號。關鍵因素在鄉鎮市長「一律」延任?或「擇優」延任?國民黨「一律派」與「擇優派」激戰無共識,昨天立法院會期的最後一天,還是過不了關。

被外界批評的「自肥條款」,合併升格後現任鄉鎮市民代表轉任月領四萬五千元的區諮詢委員,因兩黨態度開放,爭議性反而沒有鄉鎮市長延任大,這並非地制法遭擱置的主因。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前天邀集黨籍五都立委,在黨中央與內政部長江宜樺就地制法交換意見,有黨籍立委嗆聲「根都沒有了,還談什麼改革」,會中達成鄉鎮市長「一律」延任一屆區長、鄉鎮市代任諮委兩大共識。

民進黨看到地制法大翻修,抗議綁樁,反對到底,並霸占主席台,杯葛議事運作。國民黨也不甘示弱,利用民進黨黨團交接的空檔,奪回主席台,不讓民進黨靠近主席台。

為化解地制法爭議,江宜樺及行政院秘書長林中森傍晚到立法院,向黨籍立委說明地制法修法方向,並分析鄉鎮市長不分良莠「一律」轉任區長、與鄉鎮市長「擇優」轉任區長的利弊得失。

國民黨團隨後在晚間七時許召開臨時黨團大會,凝聚共識。

會議一開始,多位中北部的「擇優派」立委表示,不分良莠「一律」轉任及鄉鎮市代表支領薪水,不僅社會觀感不佳,與馬總統的改革主軸違背,對年底五都選舉不利。

南部支持「一律派」的立委則強調,鄉鎮市長及鄉鎮市民代表均是國民黨最堅實的基層部隊,國民黨若不幫他們爭取應有的權益,年底五都不用選了。

兩派爭執不下,毫無交集,最後決定「事圓則緩」,地制法不急著在本會期強行表決通過,先處理「政府組織再造」的行政組織法;高度爭議的地制法還是落不了幕。

===================================

王:半數會期主席台被霸佔

  • 2010-01-13
  • 中國時報
  • 【何醒邦、林如昕、江慧真/台北報導】

     昨天是立法院本會期最後一天,立法院長王金平則趁著參加典禮致詞時表示,抨擊本會期有半數時間主席台遭霸佔,這是立法院的「災難」,他希望民進黨團新任三長,在朝野協商後要有擔當,不要讓黨團再翻案。

     朝野原有共識處理總預算、地方制度法及政院改造四法。但民進黨對國民黨決議讓鄉鎮長轉任區長,及區諮詢委員改有給職,高度不滿,質疑地制法意圖綁樁,杯葛議事,地制法在本會期功敗垂成,不過府院黨已有共識,將加開臨時會處理此案。

     立法院第七屆第四會期昨天結束,國民黨立院黨團改選首席副書記長,立委林滄敏以四十一票,打敗對手周守訓的二十八票。林滄敏在發表政見時火力十足,批評民進黨是納粹黨,動不動就包圍主席台,國民黨有近四分之三的席次,絕不能被「看衰小」。

     民進黨立院黨團昨日中午舉行三長職務交接典禮,新任三長分別由總召蔡同榮、幹事長李俊毅及書記長陳瑩接任。

     典禮上,也意外成為朝野唇槍舌戰的另一戰場。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回應指出,牽涉到國家利益或民主發展的重大問題,黨團本來就應該堅持。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7) :
7樓. Hot Rock
2010/01/14 22:01
最高境界

幾筆勾勒下意境全現

言簡意賅 好

6樓. 麥芽糖
2010/01/14 10:07
義和團再世?
有本事鬧場
沒本事辦事!



5樓. 李深耕
2010/01/13 13:47
老話重提: 王金平是民主國家進步的阻礙者!!?? 2010/01/13

引用文章就讓民進黨霸占主席台! 最後讓國民黨藉人多通過 「產業創新條例」吧!

個人看法:

1. 少數政黨代表協商 正式會議機制,是非常不民主的機制只要立法院長及大黨鞭等數個人,即可決定所有事情,要人民選出一堆B咖立委何用?

若國民黨執意圖利大財團,個人建議民進黨不用參加政黨代表協商 正式會議,反正那也不是民主式的會議,其實民進黨要擋也擋不住,就讓全立委訴諸表決吧!

如果民進黨要霸占主席台,也可以,就讓立院主席王金平動用警察權,讓會議能繼續進行。這也可考驗立法院長王金平是否真正懂得公平公正主持會議

2. 個人認為「產業創新條例」還是會通過,就讓人民了解國民黨是藉由立委人數多而通過,這也是民主的表現,但讓人民清楚了解馬政府及國民黨多數立委嚴重傾斜財團的真面目,那也就值得了。

最怕的是,透過政黨代表協商 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在野的民進黨也要負起幫執政黨(國民黨)通過劫貧濟富稅制此惡行的幫凶的罪名。這讓在野黨要如何監督執政黨!?

引用文章值得鼓勵的社論:產創條例減稅優惠應全面撤除 


4樓. 阿升
2010/01/13 12:20
就像蓋捷運一樣...

• 1988年7月:淡水線開工。(吳伯雄)
• 1988年12月15日:文山線動工。(吳伯雄)
• 1990年11月08日:捷運南港線正式動工。(黃大洲)
• 1991年1月:新店線開工。(黃大洲)
• 1992年6月:中和線開工。(黃大洲)
• 2001年8月17日:新莊線台北縣轄段開始施工。(馬英九)
• 2002年8月:新莊線台北市區段開始施工。(馬英九)
• 2003年6月15日:內湖線全線正式動工。(馬英九)
• 2003年7月:東門站開始施工。(馬英九)
• 2003年12月30日:南港線東延段南港站開工動土。(馬英九)
• 2004年11月17日:南港線東延段南港展覽館站開工動土。(馬英九)
• 2005年7月26日:信義線全面開工。(馬英九)
• 2006年8月19日:松山線開工。(馬英九)
• 2007年9月:蘆洲支線開始進行鋪設軌道工程。(馬英九)

現在台北活像個大工地,如同90年代初期,
在一個已重度開發城市要蓋捷運是真他X的累和煩,
除了居民會抱怨(小弟家位在大安站,木柵線吵一次,信義線再一次),
工程費時之外,
任內一定看不到成效!
所以台北捷運有空白的一段歲月,
受惠於偉大的陳前市長一條都沒蓋。

老馬專幹這種蠢事,吃力不討好,
這次的政府組織再造,精簡近兩萬人,
難道不會得罪泛藍居多數的公務員?

做事不嚷嚷有錯嗎?
民進黨只要講一句無能、沒魄力、沒做事,
媒體就爭相報導,為什麼那些記者不會想想,
難到捷運是自己長出來的?
光華橋、中山橋、中正愛國路橋是自己倒的?
人行道是自己鋪的?下水道自己接的?

如果新聞標題是"綠委:馬市長無能!"
副標題是"自己長的捷運、自己倒的光華橋"
應該也是有新聞性吧?為何只報那些話唬爛的話呢?

最經典的莫過於老馬競選連任市長時,
竟然在報紙全板登了一篇字體只比螞蟻大一點、
滿滿都是字的廣告,
分區分類的詳述他做了哪些事。
看到的當下,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照這樣搞下去,2012應該會再看到一次,
相似度90%的廣告吧?

歷史會一直推演.....

政績不需要彩排

記錄平實的看待

自然會得到因果應有的編排........

鄭嵐奇(MYKEY)2010/01/13 12:33回覆
3樓. 你看你看蔡十捌的不要臉
2010/01/13 12:02
自做賤
靠夭喔!藍皮綠骨王
2樓. 紫萍
2010/01/13 11:39
這就是台灣人民選出來鬧的冥盡爛立委

這就是台灣人民選出來鬧的冥盡爛立委

1樓. 鄭嵐奇(MYKEY)
2010/01/13 10:20
明知是捅馬蜂窩 雖千夫所指 吾往矣.....這等魄力擔當人民要知惜

政府組織再造工程倡議23年,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在文官系統本位主義當頭,以及政黨惡鬥阻攔對方摘下改革光環下,官僚體系反愈減愈肥。當前龐大卻無效能的行政組織,若真能在立法院跨出瘦身轉型的第一步,也意味政府強化治理、提升能力露出曙光。

但任何組織變動都是大工程,此次政府組織改造更是天翻地覆的大變動,可以想見一旦法案三讀,隨之而來的必是公務人員爭相自保、卡位的亂局。馬總統性格上的「不夠政治」曾是各界批評他無能的理由,然而在此事上,馬總統的「不夠政治」也讓他明知可能會捅到馬蜂窩,仍偏向虎山行,就此,各界也應公平地對馬總統的勇氣給予掌聲。

政府遷台後行政院的組織架構,長期維持八部二會建制,從民國76年開始,政府就有意因應社會變化、世界潮流發展,著手推動政府組織再造。不過民國80年以後,因應政務需求及立法院通過新法案,專職單位反而陸續增設,加上部會整併可能衝擊公務員的升官與出路,擔心公務員反彈影響政府支持度,一路走來幾乎沒有政府首長願意認真推動政府精減以免自廢武功和前程。

民進黨執政時,也曾有意推動中央政府組織再造,但民進黨在立法院無法掌握過半席次,藍營也對扁政府是否要藉此進行藍綠洗牌有高度疑慮,加上相關變動影響層面廣且鉅,最後此案仍功敗垂成。

事實上,各方都了解政府有再造以因應國際高度競爭環境的需求,但這個工程實在太過龐大,成效又難以在短期內展現,美國為例,1993年進行改造,1998年才見成效,紐西蘭1988年開始推動,1992年才國家競爭力排名才出現大進步,中間長達四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陣痛期,就是政府的風險期,馬總統的勇氣需要人民鼓勵,但此一政策美意能否落實,未來要靠政府上下更周全及加倍的溝通努力。

http://blog.udn.com/ganghu999/3682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