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作文天才養成記 (二)
2025/09/19 08:22
瀏覽96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先讀之1

二、

「很多作家成長於鄉下,僅能接觸少量的課外書、沒錢補作文,也無網路獲取新知,長大後卻能寫出流利的散文,為何現代小孩全都有,卻常寫篇短文亦困難重重呢?」

與社區的幾個家庭去爬山,李媽媽催小孩去補作文時,我反問此問題。松鼠忽然爬上樹枝,孩子們一起驚叫,抖擻樹葉送走松鼠,孩子眼神轉往地上的蝸牛,小男生調皮地用腳推蝸牛,小女孩生氣地瞪他。

「我們已在幫小孩補作文。」我對李媽媽說,她困惑地回望。男孩與女孩、人與生物此刻正綿密地互動,在童稚心靈填入作文素材,現代小孩不愛作文,常因時間被補習或虛擬世界佔滿,已沒太多真實的生命體驗可分享。

分享是從口語開始。「他欺侮蝸牛...」小女孩依偎到母親旁訴苦,字句似連珠砲,有不捨、憤怒、哀嘆,也有人道關懷,已有作文內涵。現代小孩作文不通順,常是口語也不清楚。

口語不清,則因為傾訴心情的時間太少了。連心情獨白,都未被玩伴或父母好好傾聽的小孩,在基測時看到「漂流木的獨白」這樣的題目時,如何化身為木頭,寫出感性文章?

當然,會說話不代表會作文,就像想畫畫,也不見得就能隨心舞弄水彩筆,把風景烙印再紙上,而要先臨摹他人畫作;寫作文也是從閱讀好的文學作品開始,被其內容的深度以及文筆的優美所感動,而想「有為者亦若是」。

「孩子不喜歡閱讀,」李媽媽想起孩子的作文,臉上頓時多了好幾道皺紋。我們在山腰的涼亭休息,拿出手帕擦去汗水,回望爬山路途的艱辛。一輛車子從山路旁的公路呼嘯而過,孩子們紛紛驚呼,「為何不坐車上來?」

全家坐車而上,隔窗雖可瀏覽風景卻未融入環境,徒步而上的路途雖艱辛,卻步步強健體魄,就像看影片雖讓孩子吸收豐富資訊,腦細胞卻在被動與沉睡中漸漸退化;從文字生影像等感受之路雖苦,卻字字在活絡腦細胞,許多草莓族不擅解決問題,不愛閱讀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沒有這條公路,對山頂景色的好奇,自然會吸引孩子爬山而上,父母想管都管不住,」我跟家長解釋。所以,嗜讀書者多成長於無網路的環境,因渴望求知⽽親近書籍,閱讀習慣經養成,便受⽤終⽣。

「我要坐車、坐車,」當車子又呼嘯而過,孩子們似乎失去徒步而上的動力,也不想去懂汗流浹背後的登山樂趣,就像很多孩子已失去從文字生視覺、聽覺等感觸的能力,又如何讓題目在內心醞釀出氛圍,再化成筆端的文字去感動人呢?

〈待續〉

────

作者簡介:

路仁是清華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現任銘傳大學資管系專任副教授,目前重心在學生實習輔導,作為資訊業與學生間的橋樑。路仁曾是人間福報副刊專欄作家、教育電台每早新聞分析、UDN/U值媒教育專欄作家,著有「抽屜裡的祕密」、「讓我們到心底去旅行」、「不識字爸媽的博士孩子」、「浪漫痕跡」等書,與小野、李丁讚等合著「走路」一書。

路仁擅寫▶真實生命故事,於部落格連載。路仁亦是詩人(▶故事詩)以及音樂創作者,曾與游政豪同學共同創作歌曲,獲高雄情歌大賽優選。游政豪畢業後往流行音樂發展,目前是A-Lin、王心凌、郁可唯等熱門歌曲的編曲者;路仁則專注詩與音樂的結合,創作▶音樂詩歌,尋找古典的素樸之美。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長篇連載
下一則: 作文天才養成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