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遺忘與記憶
2012/11/17 01:44
瀏覽2,758
迴響17
推薦177
引用0

關於藏書癖,《紙房子裡的人》作者多明格茲說:

「人和書被一種需要和遺忘的協商相互依附,書好似我們生命中永不復返的某一片刻的見證人,一旦它一直保留在那兒,我們便有依存的感覺,認為它是我們的一部分。」

這是記憶、文字、書寫與認同的互動關係。
我覺得對於老照片的保存也是同樣的理由。
對我來說,老照片和書,都是我依附的東西,只要它們都在,我就不怕失去記憶。

坐擁書群,總是讓我感到安心。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像陶侃搬磚似的,把我的書從這裡搬到那裏,雖然很累,可是我不會喊累。

搬家,是令我想到就打從心底顫慄的事。

其中又以整理文件雜物為最。

書信、照片、旅行時帶回的明信片、說明書、票券、重要的邀請帖....每一樣都充滿回憶,每一樣都令我再度閱讀回味,就這樣,沒完沒了,舖了滿地,剪不斷理還亂,最終,又一件件再度收藏起來,再打包以供繼續留念.....

為什麼我每一本寫完的日記筆記都這麼厚?

像是張開的蚌殼,合不攏了。

那是因為除了文字以外,我還配上各種到此一吃到次一遊的證據。諸如入場券、名片、車票、圖片等等。

因為人的記憶體有限得很。

科學家說,人的頭腦可以每秒學習七件事,如果你每分每秒學習運用,一直到你死時你的大腦仍然有許多空間。

我一點都不相信。我不相信我的記憶力,我只相信文字和證據。

 


電小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11/23 19:28 刪除回覆
Dear 傅 孟麗(moly0613)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遺忘與記憶」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一個女人的行走
上一則: 單薄與厚重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7) :
17樓. 歐宗智
2012/11/26 19:43
大學時代曾經認真寫日記

只因被偷看

一怒之下將日記本付之一炬

從此不再寫日記了

幸好

還有寫作

使我的青春歲月不留白

從前還煞有其事地買本附上小鎖的日記

嘿,那根本不管用

防君子不防小人

看來年輕歲月中凡寫日記者皆燒過日記(真是烈火青春啊)

唉 小人太多 君子太少

 

傅 孟麗2012/11/26 21:53回覆
16樓. 歐宗智
2012/11/26 19:36
搬家整理打包
剛好再一次溫習歲月

奇怪的是每隔幾年再看一次

都有不同的感覺

傅 孟麗2012/11/26 21:49回覆
15樓. 暮云
2012/11/21 10:59
記憶的煙塵

當浩瀚的大海上

每一朵浪花的身世

爭先恐後被沙灘一再探究

 

時間要我遺忘

無悔的青春

無怨的歲月

 

只要牢牢抓住鬆開的繮繩

在咀嚼生命的煙塵時

不忘奔馳而出的馬蹄聲

好美的一首詩

令人咀嚼耐人回味

傅 孟麗2012/11/22 00:10回覆
14樓. 石蕊
2012/11/21 10:18
經驗之談
人存的記憶若被囚禁在文字裡,只能喚醒對歲月的「感世傷時」,或反過來,有一種歲月催人急的茫然,最後剩下的只是一片唏噓。
唉,這不過是我的經驗談罷了。

泅泳於文字之海

好像永遠到達不了彼岸

又好像永遠不願到達彼岸

 

傅 孟麗2012/11/22 00:15回覆
13樓.
2012/11/20 11:01

年少時就領教孟麗讀書,寫作的態度,我可想而知妳的日記一定精彩,很想一窺。說來好笑,除了學校規定的週記,我從不寫日記,雜記,我總覺得心事化成文字會留下證據,痕跡,日後(不用到身後)會貽笑或麻煩。任何時期,我也不記帳,什麼流水帳,預算都不記,只數一數看一看大約而已,我是想沒錢就少用,寛裕更不用去記反正有剩。

我這一生因日記被偷窺

哭過恨過痛過..無數次

可是仍難移我要寫寫寫的意志力

就像秦始皇焚書坑儒也阻止不了後人繼續書寫是一樣的道理

記帳嘛?從來就不是我的長項!

傅 孟麗2012/11/20 14:44回覆
12樓. 響聲
2012/11/19 18:14
還確實擁有

搬得動的是紙本書(雖然重的要命)移不開的是已然化入腦海的心智

回憶的相簿放的是不想忘記的身影,已然變樣是當然的

厚重的筆記裡又藏著些什麼呢?有著那些不願遺棄的細節

細節裡有心思,有情感,有過程,有結果,還有那 不想告訴任何人的秘密

雖然是讓你看了也不會懂的秘密,或自己也已經忘記了的秘密

只要還看的到摸得到那些圖紙,那就代表我還確實[擁有]

整理和重新翻閱舊照片和舊書信

心情時喜時悲

像是洗三溫暖

小時候寫日記因怕家人偷看

故自創造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

想到家人苦惱的研究著那些符號時

心裡就有種快感

現在一個人無所忌憚

想寫甚麼就寫甚麼

不過有時候也會煩惱

該在何時焚化它們?

傅 孟麗2012/11/19 20:48回覆
11樓. 晶然
2012/11/19 00:13
也是享受

多留些時間。般家確實折騰,就預留長一些時間;製造整理期間的回憶與驚喜;不也是享受?

把搬家的前置作業當作一種享受

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啊!

傅 孟麗2012/11/19 20:40回覆
10樓. NAPA
2012/11/18 22:59
記錄在書和筆記的文字
不也是寫在樹的屍骸上嗎,終該還給山林

嗯,等到塵歸塵土歸土的那天

我就把這一切還給山林

傅 孟麗2012/11/18 23:47回覆
9樓. 東村James
2012/11/18 14:56
證據
把證據放到日記裡﹐就像每次吃飯都有人在拍相片一樣﹐一定要放到格子還是FB上。累呀。。。大笑

手寫日記筆記才是真正的私密

很多東西不宜放在格子上

只供自己回味

傅 孟麗2012/11/18 23:49回覆
8樓. 大海(穿新衣)
2012/11/18 09:56

那些年,在高雄開書店的驚濤駭浪﹑希望奮鬥的歲月。
也因為一本書的記載,讓我們這些其他人,記憶中都有南國女人的讀書夢。

對啊

自己每次重新翻閱

心情都還有起伏波動

這本原以為已經絕版的書

最近在行政院婦權會的倉庫裡挖出一批

如果你還想要

下次送你一本(這次不會跟你索回了)足感心耶

傅 孟麗2012/11/18 23:5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