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前項說法中,並無一詞一句明示或暗示「外省人不是台灣人」,我談的「外省人」、「原住民」都是屬於認同問題,不是甚麼法律上的定義。何況「因血緣或文化認同為原住民」與「竊取原住民法定優惠」是兩回事,如何能混為一談?
再舉一例,烏克蘭美女藝人瑞莎因兩岸政治問題,遲遲無法獲得祖國烏克蘭放棄國籍的批簽,乃至於無法獲得台灣身份證,因此到目前為止瑞莎還是外國藝人、外籍配偶,但他屢屢表示熱愛台灣樂當台灣人,難道有任何台灣人無視於瑞莎的真性情與工作表現,一味認定瑞莎覬覦本國法律保障排斥他,或因為他的台灣認同而感覺被冒犯?
認同是富含感性的,李濤老爸認同自己,也告誡李濤「生生世世是中國人」——儘管他執意住美國,且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那我們慎重的發問,李爺爺到底是哪裡人呢?
生生世世中國人?那他為啥不住中國住美國,還要拿綠卡與外國籍?我不管她是不是外省人,但我若當面說,「李爺爺,您是台灣人」,我深怕冒犯他!!若改稱,「李爺爺,您是中國人」,我還是怕冒犯他!!難道我要稱「李爺爺,您是生生世世外省中國、偶然不幸台灣、反間臥底美國人」?這樣說他能感覺耳順,視我為忘年知音?還是像很多深藍政治動物一般把我打為台倭綠畜?我不知道。
中國大陸也保護少數族群(民族),給予優惠保障。曾經有西南省分村落經爭取獲得滿足資格,但經學這考證,他們事實上只是漢軍八旗後裔,可卻成了法定的少數民族,試問法定少數民族又如何?
很多外省第二三四代對外省人這種身分無感是事實,也是自然趨勢。這怎麼會是美其名的說法?任何一個移民社會天天都在發生認同轉移這種事,戰後台灣還發生得特別緩慢哩!
台灣自然還存在一些族群歧視,但那是惡性互動的產物,可說是彼此彼此,外省人豈能自居被壓迫者,畢竟有史以來獲最民選高票的「外省人」總統才剛下台,人民一再不計較的投給「外省人」,「外省人」怎麼好意思再自居受壓迫呢?
那些對外省人這種標籤逐漸無感的外省後代,難道他們沒有心靈自由,憑甚麼他們一定要對此標籤念念不忘?此標籤,對你或有意義,別人可不一定認真啊?為什麼每個外省後代都要一個模子打造出來?這樣不是很僵固?所謂存在決定意識,所謂自由之心就應該突破這些愚蠢的桎梏!
台灣很多人是外省人與原住民後代,logically speaking,如果他們可以自稱外省人,當然可以自稱原住民;如果他們自稱原住民就冒犯了外省人,試問自稱外省人難道不也刻意抹原住民嗎?
何況,對於黃創夏這種來台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難道他們不能自然的認同自己為「台灣人」,對外省人這種「身分」漸趨無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