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水彩 By MM
已有兩年沒畫水彩,昨晚心血來潮,突然想畫秋天的樹林,也不管已是午夜。畫畢,輕鬆多了。
古老的大學畢業照片。政大校園老圖書館對面的果夫樓旁。
三好友合影。素珍(左),鍾(中),我(右)。
(2011-09-14 刊於更生日報副刊)
忘
-聞老友遽逝
你在雲端
吐氣如蘭
太遙遠 我嗅不著
你在幽谷
輕吟淺唱 我聽不見
歲月忘了回首
流水忘了休歇
我忘了尋你
你忘了告別
直到落葉盈階
黃塵遍野
我霧濛的眼映出你
遺失留言的秋天
那僅容兩雙足印的小徑
忘歸
後記
我的老友鍾離世已近兩年,像黃葉般的落地,回歸塵土。
這首詩作於那年深秋(2010年12月)。現在才貼上。
想念我們曾有的年輕無邪時光。以往的記憶仍在秋林裏我獨自
踩過的沙沙聲中迴盪,總不褪色...
今秋葉子變紅時,udn 好學深思的網友 Empty Traveler
也悄悄的遠行了。
我們路上遇見的人常是刹那的交集,緣會的長短,誰也不知
道。
看 Empty Traveler 的文章不過兩年多,與他的文字交會也只
有數次,但他是我在udn文字往來網友中,初聞正值英年即不告
而別的,為此而惋惜難過好幾天。
在想起我的老友鍾的同時,也錄下 Empty Traveler與我互相
囘應的幾則為念。相信以他的心胸和修為,已經平穩安詳的歇
息....
***�X�B: 禪者心中的美學世界 - Empty Traveler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emptytraveler/6476017#ixzz28dYRXIba
實際又人性 2012/05/25 09:32 (謎謎)
生命的純然感動,便是活著的迷人處!
年歲越大,越無耐心思索公案,甚至覺得它非常矯情(抱歉,應該是說自己缺
乏慧根吧) ,所以愚魯得只欣賞稚子天真至性,無暇無心思及其他…
參加多次西方人的喪禮,的確感覺是以平常及健康的態度面對死亡,看作生
息自然,並且採用正面和積極的心態感念生者,讚美生命,氣氛溫馨、實際
又人性。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2-05-26 05:36 回覆:
是的,我受西方人喪禮啟發很多: 中國人喪禮似乎是一片哀戚。西方人則是在這稱做 memorial service 的儀式裏 ,安靜的訴說往生者是如何的 遺愛人間,即使有不好的事也隱諱不說,潛在上也教育了生者。一個人成為典範,是一件死後唯一重要意義的事。通常確是 溫馨鼓勵,又讚美往生者如何活了精彩豐富愛人的一生。
至於讀公案 這件事,一般而言,我是覺得像是隨手撿起一些拼圖碎片,也像在菜場買菜 .... 有些菜看起來不錯,但是就不知道怎麼煮。有些書你一讀就懂,有些你一輩子恐怕都不會懂,但是也有一些書,很多年以後你忽然無言而了然於心,總是功不唐捐。
我不像曾國藩那樣固執的 "此句不通不讀下句,此書不通不讀它書" ; 不懂得,我就擺著不求甚解 ,不時會想起來 。高中時代偶爾讀到兩本白話禪宗語錄,那年齡我當然是看不懂得的,但是書裏那些文字的美吸引了我, 諸如 :
"如坐大雄峰下", "一朝風月 萬古長空", "我心不安 ....將心來 與汝安", "剎那間打破了黑漆桶" ,"心上坐個無字真人" 等等,以至於後人生過半 ,常常有些境界經驗就讓我連結起來,似曾相識。
我們個人生命經驗何其狹窄與短暫 ,真是"一朝風月"爾爾, 但是如果在僅有的文字糟粕裏,能與古人相連,那就是"萬古長空" 般的胸襟如江河浩瀚 !
不錯,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是我寧可被笑是書呆,也要盡力誠意的讀 ; 那麼多體悟的寫作沒人讀的話,覺得挺可惜。
***Empty Traveler 在我的文章 絕唱 後囘應
http://blog.udn.com/mmty1223/6150679
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2012/03/01 03:48
"葉浪不斷 一波又一波" 現象宛然有, 本性畢竟空。
透空之下的了悟, 才能加倍珍惜因緣。 有情有愛 的可貴 的難得
與不退的感動,即使只是寄情於葉的單純暫顯唱吟, 餘聲因有情
而不退。
謎謎
(mmty1223) 於 2012-03-02 01:19 回覆:
不錯,所有相的消長,不過是緣聚緣散罷了。
一切都是「寄」。
在有情的我們寄身的此刻,珍惜相遇的緣分吧!儘管如許短暫...
(待續)--不知為何,無法繼續貼完,只好另起一篇
相關詩文: 作別,在冬日 曾經--給我大去的老友鍾 聼說你已遠去
- 10樓. 沉潛2012/10/19 10:57忘
很喜歡這幅淡雅水彩透著的淋漓酣暢。
奇怪,輕淡的色澤,凝視之居然透呈一片白光。。。
事事有定時。耕耘有時,播種有時,沉潛亦有時。有亦時,時亦有也。 - 9樓.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2012/10/17 19:39雖然剛俄國回來聞訊Empty Traveler仙去﹐極心驚悲痛﹗但念及多年與這位好青年的網際人生對話... 轉念虔心敬悼陳曉峰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他豐盛的一生,菩薩行事,善舉連連﹐智慧徹透安寧生死...
孝父母﹐愛妻女到最後都總想到
祝願他人的平安與快樂,關懷力慰﹐還勸朋友﹕[世人擔憂帶不走明天的煩惱,
只會帶走今天的平安]。感謝分享﹗
- 8樓. 叮咚2012/10/17 01:28人生中簡單的公式
古來回憶最是傷神。
但是,凡夫們每每卻都選在夜空之下來神傷。
往昔的一個回眸,一個嬌嗔,慎或一個帶淚的梨花,總能賺進有情人無盡的噓唏與淚水。
人生一世,
沒有至交好友 ─ 悲哀。
有了至交好友 ─ 悲傷。
好簡單的公式。
前往【心靈花園】城市免費專車 - 7樓. 東村James2012/10/16 20:47交會
空行者的發文不多,每篇可以讓人細讀。珍惜這偶然的交會。
- 6樓. 侉子赵兴鵬2012/10/16 11:33<秋>的太傳神了!畫的好夢境!
<秋>的太傳神了!畫的好夢境!
中國人的喪禮並不是一遍哀悽!那是一般皂衣市井小民!請看<禮記>一書!
畫畫是很好的感情宣洩,色彩的奇妙可以化解心中的鬱結。
是夢是真,都包容在内。
《禮記》所載,是兩漢時期禮制觀念。
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
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
足而敬有餘也。」《禮記·檀弓上第三》
喪禮表追思哀戚,乃正常之事,詳細儀節則因時而變,多以適
應社會人群需要而定。今日市井小民之喪,固然有約定俗成之
象,自由選擇適合的形式,仍有相當彈性。
- 5樓. OldMan - 風景線2012/10/16 04:54正是
“我忘了尋你,你忘了告別” 正是正是。一輩子就在交叠的「忘了」裏,匆匆....
謎謎-霜露寒 於 2012/10/20 07:15回覆 - 4樓. OldMan - 風景線2012/10/16 04:50回不到從前
看那照片,想猜那背景的老房子,是舊圖書館?
去年返校,看醉夢溪都變新,你作案的橘子園也沒了,與謝一起打球的球場是座大樓,更見不到多少老房子了!
在校園裡找老房子,念老友,其實還是嘆:
回不到從前!
好詩好字(有瘦金體風)。
物換星移,沒有什麼不改變的。老建築未拆除的,大概只剩四維堂、
老圖書館、果夫樓(原先我標錯了,那照片應是攝於老圖書館對面
果夫樓前,細看可見後面壁上模糊的果夫樓字樣)。
現在我年年回去走走,尚有未退休的老同學在政大圖書館任職。
這篇的字是「瘦」一點,但不「金」。其實我的字是混合體,不喜
太肥或太瘦;柔中帶骨、秀裏有勁是我所欣賞的。
此處可能較接近歐陽詢。
「瘦金體」筆畫細瘦,轉折處,強化並保留藏鋒、露鋒、運轉、
提頓等痕跡。如寫一橫,起筆處是尖,先斜下,而後橫行,收筆
留有一頓點,似「點折」,形象應為「瘦筋體」,表示尊重御書
而改稱「瘦金體」。「瘦金體」有其特色,但不適合我的個性及
筆風。
宋徽宗瘦金體
- 3樓. 李安納2012/10/16 04:22秋
秋是傷感的季節
逝者已去,有如此的好友寫詩悼念
她地下有知 亦感欣慰了
- 2樓. 莫莉﹝忘川﹞2012/10/15 14:34秋色
即使不願意也得延著小徑走遠,淹沒在一片秋色裡......
書寫四季風雲 輕夢掠過流浪的軌跡 相聚與別離都是恆長的定律 - 1樓.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2012/10/15 11:35秋天
您這秋天的畫作
正透露著中年的生命之美
ET空行者 雖然離開了
我們還是浸淫在一片秋的氣息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