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你就像是水中的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2012/03/14 07:26
瀏覽770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專注、持戒、瑜珈戒律或是其它的持咒──
全都會增強你的意念,使你的意念更強壯,
讓你的潛意識甚至集體無意識更有力量。

如果你不覺知,就好像給小孩子一把劍一樣。
他不是傷到別人就是有人會被殺,總是哪裡不對。
很難想像會有什麼好事發生。

記得,專注不是靜心,
因為,專注是意念的訓練,
靜心,則是把意念放一旁。

事實上,英文meditation(靜心)這個字是不正確的,
因為,在西方不曾有像靜心這樣的事件發生。
梵文是:dhyana。
相同的問題,也發生在當時佛教和尚到中國去的時候;
他們找不到正確的中文翻譯dhyana這個字,
所以,他們就直接用dhyana這個字,
而這個字用中文發音聽起來像zana(禪那)。
因此,日本的禪(Zen)就是從dhyana這個字翻譯而來的。

Meditation 這個字讓人有錯誤的觀念,好像你在靜心冥想某件事情一般──
很像在做一件事,跟專注沒有多大的差別。
你專注於某件事、沉思某件事、冥想某件事,
但是,你總是關注著「某件事」。
所謂的禪(dhayna),
是丟掉所有的客體、丟掉所有你能夠專注、沉思的東西,丟掉每一件東西。
除了冥想者,不留下任何東西。

純粹的覺知,就是禪(dhyana)。

英文沒有適合的字表達dhyana,
所以,你必須了解,我們用「靜心─meditation」這個字表達禪(dhyana)。

禪(Dhyana)是一種無念、沒有投射、沒有妄想的境界──純粹的空無。
在空無中,你照見自性。
你看到真理、發現你的本體,純然的寧靜。

就像很多控制意念的方法一樣,也有很多把頭腦放一旁的方法。
但是,在西方,尤其是美國…
因為,如果西方很糟,美國在那個部分是最糟的。
我曾經讀過一些美國的書──不是最近,我已經四年沒有碰過任何一本書──
所有美國最暢銷的,都跟增強你的意志力有關;
如何影響別人、如何戰勝朋友、如何致富,心勝於物…
他們所談的都是心念的控制。

當然,如果你訓練你的意念,你會是更厲害的競爭者;
更容易實踐你的野心,更容易操控別人、壓榨別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利用別人。
尼采寫過一本書《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
這是西方人最基本的努力:透過意念達到權力。
首先,那需要你的意志力,意志力是控制意念的另一個具體化的名稱。

不,不要做這些事。
你應該學習如何把頭腦「放一旁」。
頭腦已經太有權力了,不要讓它更有權力,否則,你是在餵食你的敵人。
它已經很堅固了。
你的學校、學院、大學裡面教的,都是這些事。

訓練頭腦專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因為,它會不斷的反抗,不斷的掉回老舊的習性。
你把它拉回來,它又再度逃開。
你再把它帶回你專注的主題上,
然後,突然間你發現自己正在想別的事情;
你已經忘了你要專注的事。
那不是容易的事。但是,把頭腦放一旁就很容易…一點也不難。
所有你該做的事就是--觀照。

任何發生在你頭腦的事情,不要介入、不要試著停止它。
什麼事都不要做,因為,不論你怎麼做都會變成一種戒律。
所以,什麼事都不做。
只是觀照。
觀照,不是一種「作為」。
就像你看著夕陽、天空的雲朵,或是街上穿梭的人們一樣,
你看著思緒、幻想、惡夢交織穿梭著──
有意義的、無意義的、相互一致的、矛盾的…
任何正在發生的事。
它總是處於尖峰時刻。
你只需要觀照,漠不關心的站在一旁,保持觀照。
那跟你完全無關:
如果貪婪經過,讓它過;
如果憤怒來了,讓它過。
你是誰,有權介入呢?
你為什麼這麼認同你的意念呢?
你什麼時候開始認為:「我貪婪…我生氣」?
不過就是憤怒的思緒經過而已。
讓它經過,你只是保持觀照。

這種簡單的「觀照心念法」,你什麼都不需要做。
大部分的思想都不是你的,
它們來自你的父母、老師、朋友、書籍、電影、電視、新聞…。
只要算一算有多少的思想是屬於你的,你會很驚訝地發現沒有一個是你的。
全部來自外面的資源,全都是借來的──
不是別人把垃圾倒在你身上,
就是更蠢的,自己把它倒在自己身上,
但是,沒有一樣是你的。

頭腦,就像電腦一樣,是一台逐步運作的生物電腦。
不要認同這部電腦。
如果電腦發熱,你不會發熱。
如果電腦火大了,傳了一些「三字經」的訊息給你,你也不會煩惱。
你會找出哪裡出錯了,但是,保持超然的態度。

就是個小小的竅門…
我甚至不能說那是一個法門,
因為,那樣會顯得很沉重,我說它是個竅門。
只要持續這麼做,有一天,你會突然間知道怎麼回事。
你會失敗好幾次,不用擔心…
沒什麼好損失的,那很正常。
但是,就只是這麼做….有一天,事情就會自然發生。
一旦它發生了,即使只是一小片刻成為觀照者,
你就已經知道如何保持觀照者的狀態──遠遠坐在山上的觀照者。
整個意念,就在黑暗的深谷中,對它,你不需要做任何事。

奇怪的是:
當你成為觀照者,意念就漸漸消失,就像光明驅逐黑暗一般,
觀照者驅逐了意念、思緒以及整個附著的東西。

所以,靜心就只是觀照、覺知,然後「顯示」出來──不是發明。
它沒有發明任何東西,只是發現本來就在那裡的東西。
什麼東西在那裡呢?
進入它,你會發現無盡的空無、無限的美妙,如此寧靜、如此充滿著光與芬芳。
你進入了「神的王國」,
我會說:你進入了神性。

一旦,從這樣的空間出來,你就完全是個新人了,一個新人類。
你找回你「本來的面目」,所有的面具都消失了。
你活在相同的世界,卻有不同的道路。
處於相同的人之中,卻有著不同的態度與相處方式。
你就像是水中的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Osho:【From Unconsciousness to Consciousness】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一起來靜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