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祭祖掃墓提早了,往年都是落在青年節前後。原以為氣象預報3月9日會下著雨,還在模擬穿雨衣燒金紙的場景,結果,當日竟然是大太陽高掛,外套背心一件一件脫,最後還曬了個紅通通大臉回家 ..^0^..
新埔的范氏高平佳城,家人們陸續在十點前抵達先祖居地,拜科技之賜,各家在前往路途中先相互詢問:「家祠鑰匙帶了沒?」以為所有人又忘帶,還好,堂哥記得前些年的窘境,一群子孫們竟然沒帶鑰匙回家,如何開門呢???當時的處理狀況,應該是只能敲壞鎖頭,事後再找鎖匠來修理了,哈哈,讓人想起廣告片中的劇情,真得是「人生寫實照」啊!
今年的出席人數奚落,似乎也讓先祖們有些小嗔氣,幾次擲筊都不順利,直到媽咪跟先祖報備,「幾位長輩身體微恙,今年未能出席」,之後才圓滿結束掃墓儀式。
「每年都匆匆掃完就各堂回家,來去關西走走如何?」已在返程的半路上接到堂哥來電,在堂哥的臨時起遊計畫提議後,三台車臨時轉道,會合出遊關西鎮,由識途老馬的堂哥當半日導遊。
許久未蒞臨關西老街了,似曾相識的孰悉景象再次躍入眼簾,雖然感覺模糊,但親切的氛圍與往來的鄉親,喚起心中久違的記憶。三家將車車停在免費的窪地廣場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在純樸的鄉鎮裡漫遊。
第一站:東安古橋,穿過牛欄河親水公園,漫步觀賞又稱「彩鳳橋」的東安古橋,優美的連拱式橋身,以及當地著名的方解石,一旁牛欄河上的白鷺鷥優雅飛翔。
- - - > 循著中山路前行,走在跨牛欄河的中山東路橋上,可以看到聞到一路的曬芥菜,兒時記憶中客家人的家常菜,克勤克儉的客人常用來配酌肥肉,更常是爺爺的下酒菜。
第二站:停留 Oleat 葛利特 Cake ,購買風味麵包當伴手禮,肉桂是首選啊。
- - - > 路過關西太和宮,跟米克斯狗兄打聲招呼。
第三站:接著前往關西鎮立圖書館,順道歇憩WC,以及秘境賞景-「文祠遠眺」,登上圖書館旁的樓梯即可抵達關西文昌祠所在,關西鎮供奉文昌帝君的唯二之一。眺望眼前的一片開闊農田,能聞到清新的空氣,眼下圖書館前的苦楝樹,挺拔立姿更是美不勝收 ;
- - - > 循著圖書館旁的山徑環梯一路下走,即可到達路面,一大片已經採收過後的水稻田,走在柏油路上,舉目四望能看到遙遠的山嶺,以及鳳山溪;
第四站:羅氏古厝又稱羅屋書屋+得月樓,聽堂兄講解才知道羅家與祖母曾是世交,當年居住的老鄰居啊~
看到眼前滿溢西洋風味的圓拱得月樓,米媽跟米奇是同聲高呼:金門也有耶!
具有百年歷史、單姓聚落核心建築之一的羅氏古厝,難得開門迎賓,原來剛好趕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的活動結束,「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修復工程開工典禮,預計明年6月完工。剛好新聞稿露出,也跟鄉親分享客新聞 (Hakka News)的喜訊:https://hakkanews.tw/2025/03/10/restoration-of-luowu-study-room-of/
看到書院門樓的古樸風味,讓媽咪來了個回眸一笑~很開心米媽依然健腳暢行無阻,雖然走得慢些,但仍是呼吸自然、氣息均勻地跟著晚輩們一丘走過一丘呢!
第五站:仙草巷坐電梯吃濃郁的仙草丁,看著窗台上綠油油盆栽寫著「我是仙草」的仙草們,連媽咪也讚賞的仙草,可見真是非常道地實在的,難怪門庭若市,滿堂老中青少賓客絡繹不絕。
今年的祭祖掃墓,讓親人們家聚了疏遠的情誼,更帶回迥異過往的快閃掃墓心情,是一趟值得留下記憶的好日子,米奇敬獻短影音2’21”與好捧油們分享家鄉!
*小小科普 高平堂范家祖厝 (關西鎮公所廣宣)
高平堂范家祖厝乃著名十子登科的知名關西地方仕紳范朝燈先生後代子孫所有。典雅的「涵碧橋」風韻猶存,橋端一棵百餘年的老茄苳樹昂然矗立,早期電影魯冰花曾在此拍攝。
東安古橋
牛欄河
牛欄河親水公園
跨牛欄河的中山東路橋上,一長排的曬芥菜
秘境-文祠遠眺,關西文昌祠下、圖書館前的苦楝樹
圖書館旁的山徑環梯
滿溢西洋風味的圓拱得月樓
書院門樓的古樸風味
關西八景之一:馬武連峰
迥異於往年的快閃掃墓,今年跟著堂哥導遊來個關西半日遊!
今年米媽是長輩中唯一的出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