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捷出身於中產家庭,有個弟弟,鄭捷本身還接受高等教育,學測分數相當優異。一個看似正常的家庭與人生,為何會長出一個隨機殺人犯?到底哪裡出問題?
羅瑩雪政績93
Schubert - Introduction et Varation. Pahud, Flute - Lesage, Pian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l_vMpcvWKA
【摘要2016.5.12.蘋果】鄭捷出身於中產家庭,有個弟弟,鄭捷本身還接受高等教育,學測分數相當優異。一個看似正常的家庭與人生,為何會長出一個隨機殺人犯?到底哪裡出問題?
面對這樣的疑問,不少人習慣回答「反正他就是變態」,也有人會以「鄭捷不愁吃穿,殺人更該死」、「他弟弟都沒長歪,他憑什麼怨天尤人」……,認為鄭捷更罪無可逭。這是一種切割法,切割自己與鄭捷的世界,或許讓自己暫時心安,但無助於遏阻像鄭捷這種隨機殺人犯的增生。
我們更該問的是:「為何一個看似健全家庭長成的孩子,最後會以隨機殺人來宣洩情緒出口?他的家庭、學校教育及人際關係出什麼問題?」「是什麼樣的絕望,讓鄭捷做出這樣的事?」
據鄭捷說,他恨兩個國小同學,恨到找不到出口,所以殺陌生人洩恨。但我們都曾討厭或「恨」過不同人,理性告訴我們,不能因憤恨殺人,但為什麼鄭捷會?
鄭捷從小醞釀殺人動機,甚至去讀軍校伺機殺人,這麼長一段時間,若有任何人或一段教育可扭轉他的攻擊動機,他的人生是不是可能不一樣?是不是不會有江子翠捷運站那些枉死乘客?
鄭捷的問題非死刑與廢死的辯論,而是當像鄭捷這樣的「不正常」,慢慢變成這個社會常態,以及隨機殺人案越來越頻繁之際,台灣社會怎麼面對它?這也是外界質疑法務部突然針對鄭捷執行死刑的關鍵;因為,我們的社會心理學家、教育學者、犯罪學者還沒有深入了解此案,以鑒往知來。
但政治人物卻慣性以死刑迎合社會短暫掌聲。更甚者,就連我們的監獄教誨師都出來呼應鄭捷「很可怕」、「不知悔改、秉性惡劣」,那你可以想像我們的監獄教化是怎麼回事嗎?鄭捷死的這一夜,你可能覺得正義伸張暫時心安了;真是如此嗎?問題還沒結束。
感想:鄭捷確實生病了;如果許多生病的人一起處在社會裡,就變成社會生病了,因此社會需要醫治。但是,長期監獄教化的工作是不是由一大群司法敗類所把持?證據確鑿,數十年來卻毫無感善跡象,監獄生病了,失去教化的能力。
自稱輔導鄭捷遭北所打臉 網友怒嗆:練小威?【摘要2016.5.12.自由】鄭捷昨日遭槍決,藝人張柏舟與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卻紛紛「現身說法」,在節目或臉書上大肆發表對鄭捷的看法,今(11)日2人都被打臉,矯正署先是澄清張並非鄭的教誨師;台北看守所也指出,紀錄顯示,接觸過鄭的教誨志工並無應曉薇。對於2人說法,網友怒批是消費鄭捷,更嗆:「練小威!」
鄭捷的病態人格怎麼養成【摘要2016.5.12.蘋果 戴伯芬】鄭捷求死,在司法審判過程中,一再出現自認無錯,不向家屬、社會大眾道歉,甚至指責獄政單位的乖戾偏差行徑。鄭捷死了,但是鄭捷之死真的可以確保台灣社會的安全嗎?
如果不去深究一位年輕、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為何泯無人性、兇殘至此?如果不深思我們的社會環境如何造就這樣一位冷血無情、殺人不眨眼的殺手,未來難保不會有更多傷心的父母、親友,以及無辜的受害者。
一個年輕生命的消失只不過是5分鐘、3顆子彈的事。但社會大眾如果不願正視鄭捷事件的成因,檢視養成諸多年輕病態人格的家庭與社會環境,隨著知識經濟崛起、網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擴張,預料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鄭捷事件出現。
3聲槍響後 留下了什麼【摘要2016.5.12.蘋果 鄭凝淵】 鄭捷,台灣史上第一個在捷運上隨機行兇的殺人嫌犯,造成4名乘客身亡。這是現場目擊者、其他傷者在場見聞,輔以捷運車廂內攝錄設備佐證,殺人既遂結果應無可議之處。但令人意外地是全案在定讞18天後,即執行死刑,結束了短短23歲的人生。
部分社會大眾也認為,這是正義得伸的具體表現,達殺雞儆猴之效。當大眾紛紛指責鄭捷是殺人魔、屠夫的同時,是否曾想過何以一個年僅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選擇以殺人,來作為壓力或情緒宣洩之出口?為什麼親手葬送了自己與他人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絕望的情境讓他做此選擇呢?
筆者身為社會工作者,也無從就未知之資訊以理論分析。當社會群起撻伐鄭捷的同時,他的教養、他所應該在家庭獲得的愛與關懷,鄭捷父母是否也讓他獲得滿足呢?而鄭捷父母是否能坦然無懼的表示自己善盡親職呢?
這不是個案。家庭是否失功能需要一併探討社會結構、文化與制度等面向來看,絕非單純只是家庭問題。人會走上極端,所受影響並非單一因素,許多讓人難以直視之社會重大案件,探究其本質仍是家庭問題。家庭是組成社會之單位,人在家庭社會化的過程也將影響人的行為與思想,於諸多理論已載明,也不只是家庭會影響人,其所處之社會環境亦然。
本案所造成的悲劇,或許其中一個成因出於家庭問題,而湯姆熊隨機殺人事件之行為人家庭亦可見家庭問題影響之深遠,因此需要被社會所重視。希望本案喚醒人們對於家庭之重視,以及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自掃門前雪,不會形成社會改變的契機,與其花時間謾罵犯罪行為人,何不思考如何關懷自己身邊的人、如何善盡社會責任。
死刑之後,大家都幸福了?【摘要2016.5.12.自由◎冰心】死刑之後,大家都幸福了!被害人家屬的心靈創傷都好了,再也不用看心理醫生,再也不會流淚,再也不會想起那一天。他們都忘了傷痛,每天都平安幸福?
死刑之後,大家都再也不用理會政治了,早上可以在自己便宜買到的大房子裡面睡到自然醒,再去公司做著年休一百天月薪六萬的工作;午餐的食材都是有機,沒有農藥、沒有重金屬、沒有基因改造、沒有標示不實,而且便宜又大碗?
死刑之後的午休,喝著公平貿易咖啡豆的咖啡,看著電視,再不會有令人頭痛的媒體,還能看到報導著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與中共向中華民國投降的新聞;死刑之後,兩岸統一,終於不用再每天看政客炒作統獨了?
死刑之後,政府再也不會亂收稅亂徵地了,大法官再也不會偷改亂改意見書了,每個政治人物都開始為民服務;死刑之後,國內的藍綠惡鬥都消失,司法都復活,冤案都平反,所有違憲的法律與違法的命令都消失而且再也不會出現了?
死刑之後,貪官都變清廉了;死刑之後,小孩的教育再也不畸形了,可以睡飽飽,可以開心玩樂,可以不用補習,可以讀自己有興趣的專業而不被社會期待給綁架;死刑之後,經濟起飛,新台幣每天升值,所有的老闆都恢復正常,不但不亂扣薪水,也都給出遠超過最低薪資的待遇,把員工當成家人,大家終於都買得起房子車子了;死刑之後,醫生護士都不再過勞,警察與消防員都組工會,再也沒有職業或身分被虧待被歧視了?死刑之後,石油危機一如浮雲,臭氧層的破洞自己補好了,太空垃圾都消失了。死刑之後,大家都幸福了。
台灣將因為沒有鄭捷而更好?【摘要2016.5.12.自由◎張小博】鄭捷伏法過後,中華民國將可以夜不蔽戶,社會上再也不會有隨機殺人,也不會有拿刀砍死父母的小孩,也不會有因為貧窮去劫財的搶匪,因為公平正義都被彰顯了。有可能嗎?
槍決 把「壞產品」丟掉就好?【摘要2016.5.12.聯合報 楊智元】鄭捷已被執行槍決。我知道他犯下無可饒恕的過錯,也認為他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得知鄭捷被槍決時,個人心情卻是無比沉重。相對於受害人而言,他是一條不被多數人同情的生命,無論活著抑或死亡。
如果在他人生過程中能夠多一些正向的力量,或許不是這樣的結果。沒有一個殺人魔,是在出生時就醞釀著殺人念頭,所以我們一定要檢討,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生產線偶爾失靈,我們還可以裝死把幾個壞產品丟掉就好;若當生產線常常故障,整個生產機制不進行全面性調整是不行的!
因此,當隨機殺人的「壞產品」出現頻率越來越高,我們恐怕不能把這些壞產品丟掉就好,社會結構、教育、家庭、人際關懷、社工各方面的機制都要調整。打從前年捷運列車駛離龍山寺站的那一刻起,悲劇就已經上演,無論最終結局如何,都只剩下遺憾的落幕。
槍聲撫眾怒 謎團已經無解【摘要2016.5.12.聯合報 沈政男】鄭捷這個孩子為何從小立志殺人?他的恨世與厭世人生基調如何形成?鄭捷的爸媽也無法回答,何以這個在小康家庭長大,也有雙親關愛、栽培的孩子,怎會犯下殺人案件?
鄭捷從小學到大學的師長同樣困惑,何以這個從小成績還不錯,學測63級分的同學,為了曾經被同學捉弄與被老師管教,竟然就決心展開報復世界、狙殺無辜的計畫。
精神醫學專家也不解,何以施展會談技巧,依然問不出可信的動機,只好施打鎮靜藥物,使用過時的技巧,來完成司法精神鑑定。更來不及探討,罹患甲狀腺疾病的鄭捷,是否長期處在輕微憂鬱狀態,才滋生了厭世念頭?
鄭捷講得很清楚,他想死但不敢自殺,於是藉由殺人被判死。關於此點,司法人員與犯罪學家將沒有機會深究,是否死刑的存在助長了鄭捷的隨機殺人行為?
探究這些問題,有助於尋找預防隨機殺人之道,可惜的是,在還沒深入了解之前,人已槍決。鄭捷死了,但下一個鄭捷會不會正在台灣的哪一個角落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