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自1982年(民國71年)開始「惡性腫瘤(簡稱癌症)」高占死亡原因之首位,而所有癌症中「肝癌直至民國96年」都占首位,97年讓「肺癌」居先,而退至第二位。上述的肝癌是來自各種不同肝組織細胞的變質、惡性化而變成腫瘤,包括癌、惡性肉腫、惡性淋巴瘤等,稱為「原發性」,另有一群惡性腫瘤來自其他器官組織細胞的轉移至肝臟,稱為「轉移性」,轉移性肝癌的發生率隨著醫療進步而增加,在台灣占肝癌之百分之六十以上。原發性肝癌中來自「肝細胞」的稱為「肝細胞癌」,在台灣肝細胞癌占肝癌之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先發生「肝硬化」,肝硬化是繼「慢性肝炎」之反覆發作而發生。
B肝病毒慢性感染占肝細胞癌病因90%
肝細胞癌於1950年(民國40年)代以前,百分之七十多是由B型肝炎病毒之慢性感染而發生,另外,當時在國內存在一種黴,「黃麴」往往在食物中生長而會產生毒素,攝食長有黃麴之食物則會傷肝而使人產生肝細胞癌,後來食物保存方法之改良;加上食物之篩檢開始後,黃麴致癌病例減少,相對的,B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就占肝細胞癌病因的百分之九十。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原發性肝癌又稱肝細胞癌,在亞洲與非洲發生的頻率相當大,在美國也因為慢性C型病毒感染的後遺症使得肝癌越來越常見。美國每年大約有16,600個肝癌病例被診斷出來。
當肝癌被懷疑或診斷時通常已經是末期,即使肝癌是在早期即被診斷,與其共存的一些肝臟傷害,往往限制了治療的選擇。因為肝臟
在將毒素從血液排除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肝臟內的癌症會造成代謝上重大的問題。對於末期的肝癌,現有的治療並不特別有效,
治療以減輕相關症狀為主要原則。
類型
最常見源自肝臟本身的癌症類型---也就是原發性肝癌---由肝細胞發展出的,稱為肝細胞瘤。罕見地,有腫瘤是由肝臟內的血管(血管內皮瘤)、肝臟內的腺體(腺瘤)、或是肝臟內的結締組織(肉瘤,血管肉瘤)發展出的。有一種特別的肝細胞癌稱為fibrolamella,則好發於年輕女性。發自膽道內的腫瘤稱為膽管癌。有時,肝臟內的癌症是從另一器官擴散而來,稱為轉移性腫癌。
肝癌如何擴散
肝癌會經由血液擴散或是淋巴系統到其他部位。腫瘤細胞也可能擴散到緊鄰的血管並進入腹腔,或是進入肺或骨頭,造成體液的囤積(腹水)或是腹部其他部位的腫塊。肝癌先轉移到位於肝門的淋巴結,然後到其他淋巴結。
肝癌致病原因
肝細胞癌最常發生於受損的肝臟。發生肝細胞瘤之前,常常有B或C型肝炎病毒造成之長期感染,因此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
肝硬化 (肇因於如病毒感染、酒精、暴露於毒素中、或是先天缺陷),可能因為肝臟的慢性發炎狀態,也會增加肝細胞癌的可能性。事實上,肝硬化病人每年約有3%~5%會發生肝癌,而肝癌病人中80%有肝硬化。
某些化學物與日益增加的肝癌有關,例如因穀物或花生等貯存不當,而發生了一種植物性黴菌(Alfatoxin黃麴毒素),已被證實與肝癌有關。口服類固醇也可能增加肝癌的發生。
顯著肝癌高危險因素
●男性發生肝癌的機率為女性的兩倍。
●慢性B型及或C型肝炎病毒感染,併或未併有肝硬化。B型及C型肝炎一般經由輸血或共用針頭傳染。由於B型肝炎也可能由母親於懷孕或生產時垂直傳染給子女,或是經由性行為傳染。在受到B型肝炎感染後同一家人發生肝癌的情形也很常見。
●酒精傷害或是罕見的血色素性肝硬化以及酵素缺乏等有關代謝方面的基因缺陷等也可能造成的肝硬化。
●暴露於Alfatoxin(黃麴毒素)。
●暴露於氯化乙烯煙霧或是Thorotrast (一種現已不再使用之顯影劑)之中皆與肝臟血管瘤以及肝細胞瘤日益增加的發生率有關。
略高肝癌危險因素
●減重者或是運動員使用合成類固醇,會增加良性肝腫瘤的發生率,進而提高肝癌的發生率。
●雌性激素療法,例如口服避孕藥,雖然尚未證實,可能提高危險性。
肝癌篩檢
患有慢性肝炎及╱或肝硬化之病人,篩檢試驗有助於在尚未擴散至肝臟外之前發現肝癌。完整的篩檢包括經常監測血清中之甲型胎蛋白,以及肝臟超音波。這些檢查對於確認非肝細胞癌之原發性肝腫瘤沒有效。
肝癌常見之徵兆與症狀
常見的症狀包括脹氣、腹痛、發燒、體重減輕、食慾不振、以及噁心。但因為肝癌病例如此少見,症狀通常歸因於較常見之良性狀況。癌症的診斷往往要一直到症狀持續不退,或直到病人發生變大的腹部腫塊或是腹水時才被考慮。黃疸(皮膚轉黃)以及雙腳腫脹常見於較末期的腫瘤病例。有時候,肝癌病人會覺得完全沒有症狀。
肝癌診斷
理學檢查
肝癌從理學檢查上沒有特別的發現。理學檢查可以發現下列情形,但這些情形也可能發生在其它疾病:
●發燒 ●肝脾腫大
●腫大變硬的淋巴結 ●腹部因腹水而腫脹
●黃疸 ●下肢水腫
血液及其他檢查
●全血球計數可能正常,也可能有紅血球降低(貧血)或升高的現象。
●例行肝功能檢查--測量血清膽紅素及肝臟酵素的血液檢查--即使是末期之原發性肝癌也可能不正常或正常。
●凝血時間與部分凝血時間--通常在懷疑有肝臟問題時檢測--可能不正常。
●約30到50%的原發性肝癌病人有血清甲型胎蛋白升高的現象。胚(生殖)細胞癌患者、胃癌患者、肝硬化患者或是孕婦也可能有血清甲型胎蛋白升高的現象。
影像檢查
●腹部超音波可用來評估肝臟是否有腫塊。它可以顯示腹部體液的存在,對於分辨肝臟內之固體硬塊以及非癌症性體液囤積(良性囊腫)
特別有用。
●電腦斷層掃瞄對於確定肝臟內部腫瘤大小涵蓋範圍,以及評估腫瘤組織可能延伸至血管、淋巴結或是腹部內其他組織的程度非常有幫助,有助於決定肝癌是否可以藉由手術切除。及因為電腦斷層掃瞄可以提供完全相同的資訊,所以通常不需要做核磁共振攝影。
●為了將腫瘤移除,外科醫師必須瞭解腫瘤的確實血液供應(血流)情況,因此必須要做一個肝臟動脈血管攝影。
●如果考慮進行外科手術,則必須要做胸部X光攝影。如果腫瘤已經擴散到肺或是其他器官,則須重新考慮外科手術的適當性。
活組織檢查
●不論是細針抽吸(FNA)或是使用一般的針抽吸,活組織檢查幾乎是必要的。這個檢查可以直接透過皮膚來進行又不會有顯著的危險。由
於不同類型的癌症腫瘤細胞各不相同,活組織檢體可以用來區分原發性肝癌與擴散自其他器官的癌症。
肝癌分期
雖然肝細胞瘤也有TNM分期系統,為了做成治療選擇起見,肝細胞瘤只分成三期,即1.局部化可切除2.局部化不可切除3.末期。
肝癌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可怕疾病,在目前醫學治療下,常常是只有數個月到數年的生命而已。在臨床行醫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病毒性肝炎轉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的個案。有些是長期每天喝酒的酒精性慢性中毒的人,由酒精性肝炎轉變為肝硬化或肝癌的患者;但也有不少的肝癌患者,沒有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的病史,卻不幸的發生肝癌。事實上,在這些正常的病患中,其致病的可能原因之一,即是被我們所忽略的黃麴毒素(Alfatoxin)。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沒有黃麴毒素引起肝細胞突變成癌細胞,會減少許多肝炎患者肝癌的發生。換言之,有些病患因為有黃麴毒素當啟動者,病毒及酒精當促進者,才增加肝癌的發生率。
黃麴菌 喜好高溫高濕環境
黃麴毒素是由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產生,黃麴菌分布於全球農產品、土壤及乾草中,是黃豆、玉米、花生、小麥及五穀雜糧類霉變產生的主要毒素,其原因常是收割後,運輸、儲藏及食品加工方法不當,經由溫度及溼度的作用,產生黴菌(主要是aspergillusflavus),進而導致黃麴毒素的產生。其中以溼度最重要,黃麴毒素的產生最低要求的相對濕度是85%。因此,降低水份和濕度是控制黃麴毒素的最好方法。黃麴毒素產生的最佳溫度為28度C,雖然在12度以下,黃麴菌仍會生長,卻不會產生黃麴毒素。台灣地處亞熱帶,潮溼多雨且高溫,根據多年前台大及最近衛生署食品藥物檢驗局的檢查,許多食物如花生、玉米、冬粉、米粉、牛肉乾、蠔乾、乾貝、豆腐乾、紅棗、黑棗、扁尖筍、鹹肉、魚乾、番薯粉及麵粉,因沒有真空包裝或開封後沒放入冰箱,都難逃黃麴毒素生長污染的命運。以國內最常見的黃麴毒素污染的花生而言,帶殼花生污染情況較輕,其次為粒狀花生,花生粉及花生醬的污染情況最為嚴重。
另外,許多人喜歡吃醃製類食品,這些醃製及長黴的食品加工過程,也會導致黃麴毒素污染,如鹹菜、梅乾菜、古法釀製的醬油、豆腐乳、豆瓣醬等。同樣的,以含有黃麴毒素霉變的玉米、五穀雜糧當飼料餵食魚、雞、鴨、牛、豬其內臟尤其是肝臟及牛乳、蛋,也會含有較高的黃麴毒素存在。因此,好吃內臟類者,可能食入較多的黃麴毒素,而不自知。
黃麴毒素毒性 導致肝細胞突變
黃麴毒素不只是毒素也是致癌物質,最主要是引起急慢性肝病變、肝細胞脂肪變性及壞死、肝臟纖維化及膽管增生。大劑量食入,則會引起肝毒性發炎、肝出血及肝細胞壞死;長久低劑量食用,容易導致肝細胞突變,造成肝癌的發生。尤其是有B型、C型肝炎患者及帶原者。另外長久飲酒的人,也都是黃麴毒素誘發肝癌的高危險群。想想看有多少病毒性肝炎的帶原者及患者,想想看多少人飲酒配花生吃,或多少人好吃內臟類或南北乾貨或醃製類食物,黃麴毒素的毒害,真是難以估計。
黃麴毒素的另一毒性作用為影響免疫系統,使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且不易殺死腫瘤細胞。台灣目前的國家標準為容許的黃麴毒素含量15ppb,應可再降低到10ppb以下。
高溫烘烤去除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是無法靠一般烹飪方式,加以去除的。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可用烤箱高溫烘烤的方法。花生可減少20到40%的毒素,核桃甚至可減少50到90%的毒素。事實上,最近有研究顯示多吃富含葉綠素的食物綠色蔬菜,可降低55%的尿中Alfatoxin-DNA adducts的濃度,可能有降低黃麴毒素引起的染色體突變的毒性作用。
預防黃麴毒素的方法:
1.只吃新鮮魚、肉、蔬、果,吃剩的最好置於冰箱保存。
2.儘量少吃任何醃製類食品及經過長黴程序調味醬油。
3.儘量少吃任何乾貨式食物及其所作出的食品。
4.注意農作物及五穀雜糧的收成、運輸、貯藏,是否有注意避免黃麴毒素的發生。
5.儘量購買真空包裝的米、豆、麥、五穀雜糧,及其他食物製品。一旦打開後,最好置於冰箱內保存,並在一定期限內吃完。
6.政府定期抽檢食品中黃麴毒素含量,以使食品業者重視黃麴毒素的預防。
……………………………………………………………………
身體全部器官,唯有肝痛沒有感覺,等到您發現肝痛,已經是非常嚴重。所以不管家族內有無肝癌病歷,最好養成習慣,每年一次到公立大醫院掛腸胃科主任門診驗血了解肝指數(包括甲型胎蛋白APF)與照超音波(一定要照超音波才有用)。還有少吃炸烤、醃漬物、酒類,沒有經過專業醫師開的藥,不要亂吃,包括健康食品,以免增加肝臟負荷量,您怎麼對待您的心肝寶貝,它就呈現在您體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3樓. 蘿 蔔2010/03/01 23:38^-^''
是否 ~ 已有慢性B肝.幾乎不可能恢復正常. - 12樓. maggie20102010/02/28 17:50祈求奇蹟
年前老公的同學J傳來罹肝癌的消息
真是希望有奇蹟出現哪...
- 11樓.2010/02/24 08:10時時要注意
感謝您!
介紹的很詳細,受益不少!
- 10樓. 瑞奇2010/02/23 21:58OMG
連口服類固醇都有可能造成肝臟負擔喔.....
那以後連類固醇都不吃也不打了......
=.="
- 9樓. 星洲寄语2010/02/23 19:05明白!
謝謝你抽空回答。 - 8樓. 星洲寄语2010/02/23 13:46微波爐貯藏法
- 7樓. 星洲寄语2010/02/23 13:43微波能殺菌?
Youtube有人介紹用微波爐烤香蕉一分鐘可殺菌以延遲香蕉腐爛,這個方法可以殺死蔬菜中的黃麴嗎?抱歉我要準備明天教學材料沒有時間看您影片 不知道影片中是否專業醫生在示範嗎
還有您生活環境濕度與溫度都須考量
或者您可以將題材寄給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林杰樑 他是毒物科多年專科臨床醫師 他會給您最好建議
如果您住在新加坡氣候較熱 盡量吃新鮮食物 不要跟自己健康開玩笑
祝健康吉祥如意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 於 2010/02/23 16:55回覆 - 6樓. 平平安安2010/02/23 09:19肝癌介紹
很好的分享
- 5樓. JLU2010/02/22 15:18非常的感謝您
謝謝您對肝癌如此詳細的介紹。舉手之勞 因為有兩位網友急於要知道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 於 2010/02/22 22:44回覆 - 4樓. 野口女2010/02/22 14:43介紹這麼多
結果可能完全沒有症狀 不是白介紹了
最喜歡從折射裡 看你的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