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件、大歷史
此次芭蕾舞爭議事件,很感謝骨科羅主任的贊助支持,
身為一名歷史愛好者,應該從事件的起始講起。
今年8月我在臉書為芭蕾舞表演按讚以後,臉書當局
就不停發來芭蕾舞劇的精選片段表演,一般都在5 分鐘左右,
內容涵蓋芭蕾舞四大名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和吉賽兒,
配樂則是俄國樂聖柴可夫斯基早年精心作曲。另外還有現代版的
新編芭蕾舞劇「蕩婦卡門」。
我因為懷著野人獻曝的心情,又想到「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
就立刻轉到賴的「朋友圈」。
芭蕾舞劇是由沙俄時代發展出來,1918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後也沒有放棄,
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受到歐美各國一致的歡迎,至今莫斯科大劇院
與波修瓦芭蕾舞劇團已成為舞者的聖地,而投奔美國的
紐瑞耶夫等著名演員,也讓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成為芭蕾舞劇的世界知名展場 !
波修瓦芭蕾舞團是俄羅斯的一個古典芭蕾舞團,該舞團的總部位於莫斯科的
莫斯科大劇院。該團成立於1776年。 [1]該團的名劇有堂吉訶德 (1900年)、
葛蓓莉亞 (1901年)、天鵝湖(1901年)、吉賽爾 (1911年)、 舞姬(1917年)。
舞團成立於1776年,由當時莫斯科著名文藝支持者烏魯索夫(Urusov)王子
贊助成立。當時舞團座落於丕托羅夫斯基(Petrovsky Theater)劇院。
不幸該劇院曾兩度遭祝融直至1825年1月19日新劇院始落成,正式
更名為波修瓦劇院〔參見波修瓦劇院(Bolshoi Theatre)〕,並演出《繆斯們的喜悅》
作為開幕演出。1850年時舞團即有155名舞者。1898至1924由高爾斯基
(Gorsky, Alexande, Alexeievich, 1871-1924)任藝術指導,此時劇院曾因
財務運作短絀而難以運作,高爾斯基乃將芭蕾與管弦樂結合,使舞團得以
重新再出發並獲得國家的補助。 1936至1939年由札哈洛夫(Zakharov)
任舞團藝術指導,1944至1963年由拉夫羅夫斯基(Lavrovsky)繼任。
此時烏蘭諾娃(Ulanova)從基羅夫芭蕾舞團跳槽至波修瓦芭蕾舞團。
1964年舞團聘任年僅37歲的尤里.格里哥洛維奇(Yuri Grigorovich)
為藝術指導及首席編舞家,他培植了許多優秀著名舞星;如索洛姬娜
(Sorokina)瑪亞.普雷賽斯卡亞(Plisetskaya)、帕芙洛娃(Pavlova)、
費迪契卡、提摩費夫、貝絲莫諾娃(Bessmertnova)等人。格里哥洛維奇
編了11齣芭蕾舞劇;如《寶石花》、《愛的傳說》、《萬夫莫敵》、《恐怖的伊凡》、
《安加拉》、《金色年代》,及重編了《天鵝湖》、《睡美人》、《羅密歐與朱麗葉》、
《吉賽兒》等。葛氏雖稱不上是多產編舞家,但其作品被公認為20世紀
具有個性的鉅作。迄今丹麥皇家歌劇院、維也納歌劇院、巴黎歌劇院、
斯德哥爾摩、羅馬等地都上演其舞碼,其團員約有二百名舞者。
劇院曾獲頒「列寧勳章」。
我發了太多芭蕾舞劇後(有時一天7則),卻沒有顧慮到不玩「臉書」的梁公
打不開內容,成為佔據賴的空位方格,在此謹向梁公表達最大歉意,
將來發布任何內容,絕不超過三則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