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回歸祖國
2024/03/07 09:56
瀏覽497
迴響2
推薦23
引用0
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回歸祖國

舉行受降典禮的臺北公會堂外人山人海。

臺北街頭到處都有慶祝光復的標語。
歡慶光復
臺灣同胞狂歡三天三夜(《人民政協報》報導)
1945年10月25日,是抗戰勝利後臺灣回歸祖國的日子,臺灣同胞稱這一天為“臺灣光復節”。他們在光復前為回歸祖國積極作準備,光復後又為回到祖國熱烈慶賀。
日本投降臺灣同胞爭相慶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到臺灣,臺灣島立即沸騰了,“被日本殖民主義者奴役了整整半個世紀的廣大臺灣同胞,抑制不住回歸祖國懷抱的無比喜悅心情,他們載歌載舞,奔相走告,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爭先恐後地懸掛中國國旗。當商店買不到國旗時,就自己動手製作國旗。”接下來的幾天,大街上歌仔戲、布袋戲、龍燈舞獅各種表演盡情地表達了臺灣重新回歸祖國的喜悅。處處張燈結綵,鑼鼓動地,爆竹喧天。街上紮起牌樓、家門口掛起燈籠。其場面之熱烈超過了臺灣歷史上任何一次節日。
1945年8月29日,中國政府正式宣佈成立接收臺灣主權的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臺灣同胞對中國政府成立的接收臺灣的政府機構予以擁護和支持。10月5日,中國政府任命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兼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主任葛敬恩中將一行80多人到達臺北後,臺灣同胞扶老攜幼,紛紛湧到機場歡迎。翌日下午3時,葛敬恩率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官兵,來到昔日日本在臺灣的總督府官邸,在那裡隆重舉行了升中國國旗儀式,“時隔半個世紀才重新見到祖國國旗在臺灣島上冉冉升起的廣大臺灣同胞,無不激動萬分,流下喜悅和自豪的熱淚。”
10月17日,中國政府派遣軍隊進駐臺灣,以此象徵臺灣主權回歸中國。當駐軍到達基隆港登陸時,臺灣各界群眾自發組織起來,迎接中國人自己的軍隊進駐。



“祖國”成最具神秘魅力詞語
10月25日,是日本正式向我國移交臺灣主權的日子,當天下午3時,臺灣各界同胞在臺北市中山堂隆重舉行臺灣光復慶祝大會,陳儀在大會上向全世界莊嚴宣佈:“從今天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政府主權之下。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本人特報告給中國全體同胞及全世界周知。現在臺灣業已光復。”這一天臺灣全島民眾舉行了大規模慶祝活動,當時最響亮的口號是“慶祝臺灣重返祖國”,臺北市30萬人不分男女老幼,皆盛裝而出,歡呼歌舞,三天三夜不斷地舉行火炬大遊行。當時出版的報紙真實地寫道:抗戰勝利,日本投降,臺灣的中國人稱得起普天同慶。“祖國”一詞在臺灣最具有神秘的魅力,提到她,鬚髮皆白的老人會流淚,年輕人會激動。

安藤利吉在受降書上簽字
受降現場
安藤利吉向奉命接收臺灣的陳儀立正敬禮
受降典禮總共只用了5分鐘
《開羅宣言》發表不久,中國國民黨政府就著手作收復臺灣的準備。1944年夏,國民黨中央設計局組建了“臺灣調查委員會”專司其事,以行政院秘書長陳儀為主任委員。
陳儀出任“臺灣調查委員會”主任後,即佈置收集臺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教、衛生等各業現狀,分類編輯。與此同時,開辦各類專職訓練班,如“臺灣行政幹部訓練班”、“臺灣員警幹部訓練班”、“臺灣銀行幹部訓練班”等,學員都從在職公務員和大中學生中挑選,其中臺灣籍人占了相當比例。訓練班每期4個月,先後培訓了千餘人,他們成了日後接收臺灣的骨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國民政府即公告中外將接收臺灣:依照規定,臺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歸還中國,本府即將派行政及軍事各官吏前往治理。凡我在台人民,務須安居樂業,各守秩序,不得驚擾滋事。所有在台日本陸海空軍及員警,皆應聽候接收,不得危害民眾生命財產……
8月26日,陸軍總司令、任中國戰區受降主官的何應欽,宣佈了臺灣地區的受降主官為陳儀,受降地點在臺北,日軍投降代表為臺灣總督安藤利吉。

下令撤去所有日本國旗
9月14日,空軍第一路軍司令張廷孟攜帶國旗,率員飛往臺北,接收臺北機場。飛機抵達臺北時低飛一圈,市民仰望天空,雀躍歡呼,直沖雲霄。
張廷孟一下飛機,就令前來迎接的安藤利吉降下機場上的日本國旗,並撤去所有日本殖民機構懸掛的日本國旗。安藤利吉答應照辦,太陽旗旋即在機場上空消失,代之以中國國旗。機場內外同胞不約而同肅立致敬,繼而歡聲四起,一白髮老翁含淚對孫兒孫女深情地說:“我們本都是中國人,我們又回到祖國的懷抱啦。”
10月17日,入台接管的第70軍先頭部隊75師,在軍長陳頤鼎帶領下,浩浩蕩蕩開進基隆港登岸,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及警備司令部的屬員同時到達。基隆市民圍聚碼頭,爭睹接收部隊的儀容風采,不少人為搶佔有利地形;徹夜露宿等候。部隊從基隆乘火車往臺北的路上,不計其數的民眾站立在路邊,綿延不斷直至臺北車站。幾天內,國民政府陸海空接收部隊陸續入台,進駐各要塞、碼頭、機場。
10月24日,“陳儀飛抵上海,定今日赴台”的消息見諸報端。他從重慶啟程前,旅渝臺灣同鄉會舉行了歡送宴會,致了熱情洋溢的歡送辭。當天午後2時,陳儀與美軍陸軍上校哥德理、海軍上校凱爾,自上海虹橋機場起飛,4時許降落在臺北松山機場。機場上,國旗、彩旗似潮翻卷。當陳儀步下舷梯時,軍樂大作,歡呼聲、掌聲響成一片。
離飛機百米外的一角,孤零零地站著一排神情沮喪的日本人,那是安藤利吉為首的日本軍政頭目。當看到陳儀臉呈勝利者的微笑走來時,一個個低眉垂頭,顯得十分尷尬。葛敬恩把陳儀介紹給安藤利吉:“這位是臺灣省接收主官、臺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安藤利吉立正敬禮:“歡迎陳將軍。”他強作出一副笑臉。
1945年10月25日早晨,臺北各式人等紛紛湧來公會堂,受降典禮將在這裡舉行。會場內外人山人海,都想目睹這莊嚴一刻。
陳儀緩步走入大廳
8時55分,樂隊高奏勝利進行曲,身穿嶄新陸軍上將服的陳儀緩步走入大廳,他的身後緊跟著臺灣警備副總司令陳孔達、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葛敬恩、70軍軍長陳頤鼎、空軍第一路軍司令張廷孟、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
日方投降代表安藤利吉等5人,則早已奉命到達,在一邊等候,聽從傳喚。
臺灣被霸佔歷史從此結束
大鐘敲了9下,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葛敬恩宣佈:“中國戰區臺灣省接受日軍投降典禮開始。”
安藤利吉為首的日本代表,在中方人員指引下低頭魚貫而入,至受降席前站成一排,向陳儀行禮。陳儀命令他們在投降席坐下。
接著,陳儀起立,以莊重的聲調宣讀受降書:本官奉命,為臺灣受降主官,茲以第一號命令,交與原日本臺灣總督兼第10方面軍司令安藤利吉。依照此項命令,臺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交還中國,所有日本在臺灣及澎湖列島的陸海空軍和員警,均應繳出武器,聽候處理,希即遵行。
安藤利吉點頭應諾。臺灣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把受降書與第一號命令交與安藤利吉。安藤利吉躬身接過,掃視一遍後用毛筆簽名。日軍參謀長諫山春樹把簽了字的文本呈交陳儀,葛敬恩宣佈受降禮成,令日方代表退出。全場掌聲雷動。安藤利吉等再向陳儀行禮,快步出了大廳。
受降典禮總共只有短短5分鐘,卻結束了日本對臺灣長達50年的霸佔,寶島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永久紀念臺灣從日寇統治下重歸祖國懷抱,10月25日被定為“臺灣光復節”。(《人民政協報》)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歷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亓官先生
2024/03/10 16:55
感謝您的增補紀錄片!
1樓. 終南山
2024/03/10 16:42

感謝您的增補紀錄片! 亓官先生2024/03/10 16:5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