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熱!熱!熱!吐魯番(五)
2011/08/11 00:17
瀏覽1,457
迴響4
推薦44
引用0

"一片青煙一片紅   炎炎氣焰欲燒空   春光未半渾如夏   誰道西方有祝融"

火山雲歌送行: 

火山突兀赤亭口  火山五月火雲厚  火雲滿山凝未開  飛鳥千里不敢來

天山支脈之一火焰山山體長98公里,南北寬9公里,海拔八百五十多米。火燄山的名氣,非得成就於西遊記不可,記得國小三年級,每天抱著簡易版的故事書重覆看,最喜歡的一段是孫猴子借芭蕉扇來熄滅山火,送師父去取經。那時,腦海裡以為是想像有這麼個地方,直到地理課上過,才知吳承恩學識寬廣,能將這飛鳥都不願來的火洲,幻化成故事場景,如今成了著名景點。而我,還能立於這片浩瀚大漠嗅著唐僧與徒兒一千多年來的共同氣息,怎不令人興奮。

等下了巴士,早已全副武裝準備妥當的我,仍不免被震撼到,我的天,像是被拉進甕裡火烤,這才是早上七點多耶!眼前八百多公尺的山經歲月折騰已是深溝條條,有如一部滄桑史頁。我盡可能往前拍些近照,聊以慰藉遠眺的思念,也許再無機緣至此了,撿拾個石頭作為紀念,並將背影深深定格在這礫上。

回頭望去,瞧見這隻唯一的驢子被短繩拴在鋁胎上,喝著泛黃污水,等著為主人進鈔票,牠很可能站上一整天,在這漫無天際的礫漠邊,形影孤單的苦著。不太敢注視著牠眼神,我知道自己的怯弱。

這兒除了熱還是熱,打顆雞蛋在地上,說不準還真的會烤熟,我是一點都不想多呆一會兒,汗水早已從髮梢直直類如雨下,蒙面汗巾業已溼透,這時,不得不思想起張遷通西域的偉業與那些屢屢經過此地經商的駝隊,兩千年前變化有多少,是一樣的風沙,一樣的炙熱嗎當文成公主從西安下嫁吐番棄宗弄贊經過時,看見如此荒涼岩漠,能不澘然淚下嗎而我所佔的位置與心情,只是遊玩體會,尚且無法忍受能不佩服那些開疆闢土保疆衛國戰士們,若再讀到張遷與班超時,想必感受將會更加深刻萬千。

吐魯番盆地位於天山東南柏格達山與覺羅塔山之間 ,東西長245公里, 南北寬75公里, 盆地中心為艾丁湖 ,低於海平面154米, 是中國大陸最低點, 僅次於阿拉伯半島上的死海為世界第二低點 ,盆地內夏天酷熱的讓人有心理準備, 人人都將皮膚暴露點全遮住 ,最高溫度曾來到49.6度c ,今天 一大早七點多到時 ,已經熱到爆 ,趕快進了展覽室 ,裏頭有著群山盆地模型圖 ,冰山融水匯集地 ,有先人的智慧運用此環境,設計坎兒井引水入綠洲 ,造就了人文景觀等資訊。

另一頭整面牆壁滿滿是複製的彩色璧畫,多來自唐朝後西域的故事,壁畫前有五官像西方的人拿著當時發明鋼鋸,將各地遺留的壁畫切割下來,送到博物館一片一片的組合收藏。那齒鋸的尖銳俐落決定壁畫的完善水準,想必這也應該是十九世紀後才有的技術。

原本蠻荒無趣的大地,將幾個西遊記主角塑像一擺,再蓋個小小博物館,儼然成為觀光勝地,衝著古典名著文化資產,居然為這荒漠大地賺進大把觀光財。

從館裡前進,又出了館外,嚇見圓形廣場中間,聳立大型溫度計,早上七點多指標指數達38度c,這是在臺灣不曾有的體驗,想想到了中午準超過四十度以上,嗯!大清早來此算是明智,但也想太多了,不在這兒,也會到蘇公塔或葡萄溝,仍擺脫不了高溫的炙晒,不到吐魯番不知太陽的狠,還好,有備而來的我豁出去了,就讓陽光盡情灑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絲路之旅
下一則: ㄧ瞥二道橋國際大巴扎(四)
迴響(4) :
4樓. 一畝桑田
2012/05/03 21:45
吐魯番

多年前去過吐魯番,

看完大作和照片,

那些風景又鮮活起來。


3樓. 東村James
2011/08/11 11:30
課本
地理課本早說啦﹐熱﹗呵呵。

大家都成為用功讀書的學生了

可見  當年讀到的知識挺管用的

呵呵

MABLE2011/08/11 15:00回覆
2樓. thy:網摘:短短十言,說透了人生
2011/08/11 10:14
請教

猶記上小學時  老師教過   吐魯番盆地酷熱  世界第一

MABLE 好有 親臨其境

冬天的東北  聽說有暖氣提供

但不知   相對的當地   展覽館有水電和冷氣供應嗎?

 謝謝


當地雖然酷熱   那是在陽光照射下

全身感覺像是貼在大圓筒烘烤的燒餅一樣

若躲在樹蔭或遮蔽處   陣陣風吹來 

因為空氣很乾燥     仍會是涼爽的   

不像臺灣靠海   身上黏渣渣的  很不舒服

在避蔭開放空間裡  沒冷氣也覺得ok  就是別站在太陽下直射下

記得在館裡很舒適   應該沒冷氣   否則溫度差太多

一進一出還得了  

那裏水電衛生間是有水準的

因為館內還呈列販賣品供人選購

商業氣息濃厚

MABLE2011/08/11 11:07回覆
1樓. 浮生
2011/08/11 00:26
不同凡響

真是開了眼界

這是地理課本說到的地方

感覺熱得不像樣

塞外風光確實不同凡響

感謝浮生一大早來訪

到大西北絲路一帶的確有些辛苦

起早睡晚的拉長途車

也是歷史情懷

總想去這兒看看

趁還走得動時先往艱苦處走

回來和UDN格友分享

人生一樂也

MABLE2011/08/11 00:4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