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就聽過,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那時那話只是期許。
老毛時期喊過超英趕美,那是瞎折騰成災難。
近年背骨林毅夫好幾次講中共經濟規模將來一定會超過美國,好像真的 ?
大陸的人口世界最多,地大又物博,條件足夠成為第一等強國。
改革開放四十年後,果然經濟體規模已居世界第二,若經濟持續增長,第一不遠了。
中共創造40年的經濟高成長的原因是什麼 ?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黨國體制嫁接市場經濟,主要特點是黨的領導,也就是事權集中,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不論是吸引外資或推動基礎建設均發揮極高的效率。
2. 三大成長引擎 : 外來投資、公共投資、房地產。
廿大後新領導班子就位全力拚經濟,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持續高成長,難度不小。
1. 貪腐 : 堅持黨的領導,也就是黨組織凌駕政府體制,故外界稱之為「權貴資本主義」。
集權雖然效率高,但缺點是特權橫行貪瀆不絕,歷年來打貪越打越貪。此制度性貪腐造成社會不公不義,不利社會穩定與經濟健康成長。
2. 原有成長引擎的高峰已過 : 勞動力不再低廉,外資產業鏈部分外移 ; 民營經濟平台經濟受到節制(阿里巴巴、騰訊) ; 高速鐵公路港口等公共建設趨緩 ; 房地產投資降溫。
舊的引擎降速,新的引擎呢 ?
有謂可推動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但並不容易。譬如,龐大人口的內需市場,可以發展良性的內需循環,不過前提要克服高儲蓄率以及貧富懸殊的問題,才能提高消費力,尤其要先恢復三年動態清零受挫的消費信心。再如,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因西方的反中情勢而受到科技抵制晶片圍堵,進步空間受阻,產業升級尚待突破。
市場經濟原本有一隻看不見的手,現在美國伸出"干預的手"對抗中共的"有形的手",到底那隻手比較厲害,2030中共總體GDP能否超越美國 ? 拭目以待。
※貧富不均參閱基尼係數,貪腐參閱CPI清廉印象指數。
※林毅夫8日又撰文,當前中國大陸在創新方面具備三個優勢,也就是後發優勢、換道超車優勢以及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他指出,對於一些的確可能「卡脖子」的技術,可以透過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來克服。
- 7樓. 徐百川2023/04/09 21:22☕
也感謝您的理性討論。
客氣了,歡迎光臨。 米若絲 於 2023/04/10 04:42回覆 - 6樓. 徐百川2023/04/09 07:41☕
在時代轉折點的關鍵時刻,強人政治還是需要的。
現在是資訊發達,網路縱橫的時代,即使是管制言論的獨裁政權,也難以壓制民意所匯集成的力量。況且,毛澤東那種絕對控制人民的体制,現在也不可能重現的。
當然現在的中共体制仍然有需要改善之處,要人民「相信黨、聽黨話、跟黨走」,也要先能夠說服人民才行。
謝謝回應,同意你的看法,
中國歷史上是需要中央強力領導,否則地方易起動盪。但期盼中共體制、政策能漸進改革愈趨合理,穩定和平發展是中國人之福也是世界之福。 米若絲 於 2023/04/09 08:22回覆 - 5樓. 徐百川2023/04/08 10:09☕
不堅持黨的領導,民主化嗎?
現在中共已經接近蔣介石、李光耀的治國路線了。
中國之所以難以民主化,主因是內憂外患,政治主張分歧哄亂。孫中山進行民主化之後,就成了民主無主、共和不和的局面。
國強民富後,社會穩定,民意趨於共識,政治會寬鬆的。
"民主"不是一蹴可幾,亦非中國唯一道路。
但席包子打破鄧、江、胡三任好不容易建立的總書記任期慣例,修憲拿掉國家主席兩任限制,進一步收緊權力,改革開放的方向不是走回頭路了嗎?
權力不受監督、制衡,與千年來的帝制何異 ? 這才是共產黨的本質,也是他自己最大的隱患。 米若絲 於 2023/04/08 13:03回覆 - 4樓. 徐百川2023/04/07 20:45☕
更正:看中共、看中國。
謝謝回應 米若絲 於 2023/04/08 09:29回覆 - 3樓. 徐百川2023/04/07 20:40☕
不過也不能以一成不變的固化模式看中共、看中共。國力提升、人民富裕,政治環境也就不同了,体制是不得不改變的。
- 2樓. 夏爾克2023/04/07 11:49超過美國也沒有用,那只是GDP表面,只要大家都想拿美國綠卡,永遠都超過不了美國。呵呵,讓我想到美職棒大聯盟,吸引了他國的眾家好手,當然他最強。 米若絲 於 2023/04/07 12:27回覆
- 1樓. 安歐門2023/04/07 11:45
超英不難,連印度都做到了,大英帝國早已沒落。
超美很難,即使GDP勝過,意義不大,尖端科技差遠,
不僅是晶片,基礎科學樣樣差多,那是數百年根基。
中國人就愛吹噓,科技是一步一腳印,需要數百年。
世界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美國的創新系統,和其它國家的抄襲系統。通常是美國出現電商亞馬遜,Apple,Tesla,HP,Paypal,Uber.....。然後世界某個角落就出現各式各樣抄襲版本的公司。
米若絲 於 2023/04/07 12:1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