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詭辯;殺貓的藝術》 Casuistry: The Art of Killing a Cat
(2004 Canada)
連結到電影介紹: http://www.spot.org.tw/2005canada_web/film.htm
這幾年,一些素食的朋友出現在我的身旁。也許不該說是他們的出現令我注意到這些和我一樣選擇素食的人,而是因為我自身的改變,使我在乎人們“如何”又“怎麼”去改變自己。
我曾經在電影院看過這部紀錄片:< 詭辯;殺貓的藝術> ,也如許多深刻的電影一般,帶給我一些不同以往的思索和影像的體驗。但是和其他大多數電影不同的,是從它開始,我的價值觀與視野,慢慢的在進行變化。
加拿大導演賽佛˙阿敘爾( Zev Asher)在2004年完成了這部紀錄片。講述一個發生在2001的三位藝術學院學生以藝術為名的殺貓事件,並採訪了與這個轟動一時的新聞相關的人們—法官、動保人士、殺貓者與藝廊老闆。
殺貓的念頭源于名叫鮑爾的藝術學院學生的點子。他曾經素食七、八年,曾經在動物標本製作室打工,並在制做殺貓錄影“作品”前,和家人殺害數種不同的動物並以攝影機拍攝整個過程。導演訪談了鮑爾犯案(虐畜罪)的動機,而在進行訪談之前,一間藝廊打算播放殺貓錄影的新聞早已在社會上沸沸揚揚的傳開,動保人士和法院都找上了他們,最終,鮑爾與文內克斯、考察羅夫斯基這兩位參與殺貓的青年被判了短期的監禁,但是他們三人都選擇逃亡而拒絕服刑。而這部< 詭辯;殺貓的藝術>紀錄片就在這樣的一個陳述多方視角,插入以某種形式再現殺貓過程(以文字呈現法官觀看殺貓錄影時所寫的筆錄,配上導演設計的音效。--我的印象是這樣的)來展開一種思索。
影片拍攝時處於逃亡狀態的鮑爾認為,人類的生活建立在平時被大眾所忽略的殺戮之中,而這樣的殺戮呈現在人類對人類的戰爭,與人類對動物的大規模屠殺上。他曾經多年素食,並從某個時候開始,希望去親眼看看一般人們的食物(肉食)是怎樣被生產到餐桌上的。鮑爾的選擇是去參觀屠宰場,甚到後來,去到動物標本的製作室打工(在此,我不明白他的動機,影片也沒有觸及),在< 詭辯;殺貓的藝術>裏,鮑爾提供了一段他拿著靈長類動物骨骼標本跳舞的影像。
殺害一隻雞和殺害一隻貓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嗎?這是鮑爾親力而為並意圖展示的暴力。
實行他一系列的殺害動物錄影時,他已經不是素食了。鮑爾說,他製作這樣的“作品”是為了讓人們反思隱藏在生活中的問題。而我認為,另一方面,他也刺激了人們對於藝術的界線和定義的思考--雖然,這個思考的主體更應該就是鮑爾本人。
< 詭辯;殺貓的藝術>的導演說,他沒有看過那一個殺貓錄影,也覺得在這個紀錄片中不適合呈現它。導演的選擇是在電影中放入鮑爾與父親在更早之前拍攝的,在自家院子殺害一隻在他們家長大的小雞之過程錄影。
而身為電影觀眾的我,就是在觀看這段錄影時決定選擇素食,雖然,對於最為血腥的那些畫面我是低頭回避的。
這部關於殺貓錄影事件的紀錄片,除了關注鮑爾的犯罪/行為動機以外,還對與此案有關的人士們進行了訪談。所以觀眾能看到審判本案的法官、員警、原本計畫播放錄影的藝廊老闆……等人的不同觀感。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放映會後的座談上,本片導演說,片中拍攝到的一位動保人士,至今不斷密切關注< 詭辯;殺貓的藝術>的每一場放映活動。而我以導演說話的口氣來推敲,這位動保人士,大概不是站在一個正面欣賞的角度來看待這個紀錄片的。
這個現象引起我思考的地方是,是否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沒有做出決斷的立場表態(支持/不支持鮑爾的“藝術”),而主要試圖以客觀的呈現,就顯示了導演認同鮑爾把殺貓作為藝術嗎?
如果把“討論/提出一個問題”的行為,就當作是認同這個行為的立場,豈不是太過直接簡單了嗎?
把整個事件作為紀錄片的主題/素材來完成,“提出問題“是不是作為導演的責任?
“提出問題”的方式之界線是什麼?這是如何劃定的?或者它是無法劃定的?鮑爾不也在對人類區別動物物種優劣之別的現象提出質疑嗎?
鮑爾意圖人們透過他的“作品”來反思暴力,但是他不正是一項暴力的執行者嗎?然而,以提出暴力現場(比如許多動保團體拍攝畜牧業養殖場與屠宰場)來批判暴力,和參與暴力並且再來批判暴力本身(比如鮑爾的“作品”或一些曾耳聞或目睹的,其他一些藝術家以藝術之名來完成的傷害動物的“作品”)有什麼“效果”上的區別,或道德上誰優誰劣的判准嗎?
我認為,反省鮑爾所提出的問題,是很有意義的。但是,我在此認同的是他所思考的概念而不是他的行動。殺貓,也許正是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的,被認為是很殘忍的事;但是,殺雞/牛/羊/豬…這些人類所謂的經濟動物,我覺得也是同樣殘忍的事。也許有人會更認真的去比較雞/牛/羊/豬…的智力/感覺能力等等,進行量化,再與人類的智力/感覺能力等等進行比較,…也許,有的人會在經過這些研究後,選擇素食或不素食,或某種程度的素食。但是,我認為不同形式的肉食行為都要面對的,是一個本質上相同的問題:這些動物都有感受痛苦的能力,而我們每一個人,只要“願意”去看、去瞭解,就會知道動物們沒有被人類仁慈的對待。
既然,知道這些被養殖/屠宰的動物那麼痛苦,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是繼續肉食的生活?
曾經有位老師提出一個概念: 被動的學習。他認為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因為,學習如果真是被動的,這個人能真的“學”進去什麼東西嗎?--除非,填鴨式教育真的是教育的一種,而且不違背“教育”的本質。
我所好奇的,是大多數人們為什麼吃肉呢?
我們幾代以來的生活習慣,大概會讓一個孩子從小就很自然的接觸肉食。也許大多數人,到成年,到老死,都還不曾去考慮成為一個素食的人。
如果現在有許多證據顯示,素食可以避免許多對動物的殘忍行為和暴力,並且比肉食有益健康,那麼多喜愛/同情動物的人會不會立即選擇素食生活?
不知道肉食是殘忍的人,是不是被動的吃肉?
知道肉食是殘忍的人,是不是主動的吃肉?
這是一個問題。

5樓. SHIT18182009/04/21 18:11有没有人性。有没有人性
有没有人性。有没有人性
4樓. 18182009/04/20 15:351818
植物不無辜嗎?
病毒細菌呢 寄生蟲呢? 吃你們蔬菜被你們認為是害蟲的生物呢
人類大規模屠殺病毒細菌 並且鼓勵
他們都是生命 都被屠殺
你們至些思考是庸人自擾 去看看釋迦牟尼最早的領悟
不要經過教會(佛教的)
眾生本來就在一個眾苦之界 這是業
地球不會完蛋 完蛋的會是人類 就算把所有核武加起來乘以十
都遠不如地球深處的能量 人類太自以為是了
人類不過是必然競爭下的一環沒什麼資格以為自己可以決定要怎樣
殺不殺生也不是人自己可以決定的
3樓. 行走的树叶2009/04/14 19:41人类该冷静冷静了
人类该冷静冷静了。地球已经要完蛋了- 2樓. infinite light2009/04/12 02:02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愛護動物者,只要再往前邁一步
再把視野放遠一點點
就會感受到牛與豬的無辜
也就不會無動於衷的拿牛肉餵狗
蔬食愛自己 愛眾生 愛地球
1樓. FENDER CUSTOM2009/04/11 23:22反思反思
写的太好了。我看了之后真是惭愧。我会慢慢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