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連禪河之野望
2023/10/07 00:38
瀏覽267
迴響1
推薦17
引用0
【尼連禪河之野望】
星星對你眨眼睛
二千多年前,一個萬里無雲的夜晚,在無光害的尼連禪河河邊,一位釋迦國的王子
於此處夜睹明星而悟道。
是星星對王子眨眼?還是無垠的黑夜對著王子眨眼睛?西哲有云:「我思故我在。」
所謂的「在」就是立場。當你站在某個立場看待事物,那事物往往因人而異。
王子當下為何開悟?祂是用什麼立場去看待這片星空進而頓悟?又悟了什麼?「奇
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卻因分別執著而不得見。」
分別執著無非是對立場的一種選擇──非黑即白,爭執不休。
當東、西方人同時仰望天空時,一人看見藍天白雲,陽光普照;一人卻看見黑暗籠
罩,眾星拱月。當二人用手機為所見而爭執不休時。殊不好笑?
為何好笑?當一個人的眼界如虛空宇宙寬廣時,他只見二個地球人像在搞笑的爭論
其所見。地球不過像是宇宙中的恆河之沙,這如沙般的爭論是如何的微不足道啊!
王子悟道了,稱為「覺者」。這稱呼是為了有別於在做夢的人──凡夫。覺者,因
為眼界寬廣了,對於為立場而分別執著的人殷殷告戒付囑,於是有了──法要。
佛魔之辨,無外乎對立場的觀點。魔,強調分別執著,不擇手段也要你選邊站。佛
則對此雲淡風輕、多所勸戒。覺者深知貪瞋痴會隨著一個人的好惡而得到強化,這就是
魔所希望看到的效果。
當你有了立場便有了選擇,有了選擇便產生了善惡因果。人畢竟是要為自己的選擇
付出代價──報應。
沒有對錯,只有因果。只有眼界寬了,方能看清真相而不落入因果之中。或問:「
人沒有了立場將如浮萍般隨波逐流?」
不是有句話說:「青山恆不動,浮雲自去來」、「山不轉路轉」嗎?六祖亦云:「
善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是星星在眨眼?還是黑夜在眨眼?當你悟了,就是──正法眼藏。
2023.10.06於采微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