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守門喻
2012/08/28 11:30
瀏覽405
迴響3
推薦49
引用0
壬辰年8月28日 星期二
( 照片拍攝於尼泊爾旅途中的飯店大廳 )
※
有一天小女的國文課,老師帶來《百喻經》要同學分組進行討論報告,老師說各組派代表來翻,翻到那一頁就讀那一頁。寓言故事的有趣就在於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我們都讀過聖賢書句,也知道是非善惡,但有時候還會迷失在現前的狀況中而不能明白,就像奴守門喻 故事的情節一樣,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眼光被急著尋求解答的習慣心態牽制著,以致於行非所願。所以我謹勉自己不忘最初的心願。心願是一面鏡子,時時得把自己的心願拿出來看一看、照一照,有關做事、有關應對是否太急、是否太過、是否旁生枝節。
※
「奴守門喻」: 出自《百喻經》原名為《百字譬喻經》
原文:
「譬如有人將欲遠行。敕其奴言。爾好守門并看驢索。其主行後。時鄰里家有作樂者。此奴欲聽不能自安。尋以索繫門置於驢上。負至戲處聽其作樂。奴去之後。舍中財物賊盡持去。大家行還問其奴言。財寶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門驢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復言。留爾守門正為財物。財物既失用於門為。生死愚人為愛奴僕亦復如是。
如來教誡,常護根門,莫著六塵,守無明驢,著於愛索。
而諸比丘,不奉佛教,貪求利養,詐現清白。
靜處而坐,心意流馳,貪著五欲,為聲香味之所惑亂,無明覆心,愛索纏縛。
正念、覺意、道品、財寶,悉皆散失」(奴守門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 3樓.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2012/08/31 16:09救命
看起來容易 其實蠻難的
守六塵 現代聲色易得 更是困難
所以 正念 覺意 道品 財寶盡失
- 2樓. 莫莉﹝忘川﹞2012/08/31 09:13問安
不喪失最初的心願,我想淨心齋一直很努力,在生活在畫畫上。有時候橫生枝節,並不出於本意,歸於自然而然吧!這本書好像很有意思,光看這篇就覺得.....
書寫四季風雲 輕夢掠過流浪的軌跡 相聚與別離都是恆長的定律當初看這篇故事是先拿起筆來把文意畫出來幫助自己理解,觀想僕人拉著一匹綁著門的驢子,到街上看熱鬧的畫面,就像自己一心出門又一心還擔心著一切都安好否,於是兩邊都不專心,這本書值得看,廷有巧思的。
謝謝您
淨心齋 於 2012/09/03 16:14回覆 - 1樓. 三點鐘2012/08/29 10:59傳道授業解惑也
報告老師來上課
奴守門喻今教題
老來受教乖乖聽
免除唉板屁股疼
回去罰寫九九遍
祝福您那裡來的話,百喻經還是躺在那裡,沒有老師啊!以前老師會跑來教我們,現在老師無處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過,讀了您這回應,我便連結到一個意象..
學習,就得借用兒童之心,倒空
感恩您
淨心齋 於 2012/08/31 10: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