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微光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灑進房間,映在小雅蒼白的臉上。她坐在床邊,手裡拿著血糖機,熟練地將針頭扎進指尖,滴下一滴血液。數字跳動後停留在屏幕上,她的眉頭微微皺起,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血糖超標了。
小雅是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充滿創意與熱情,但自從五年前被診斷出糖尿病後,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起初,她以為只要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就能保持健康,隨著時間的流逝讓她明白,糖尿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敵人。
幾個月前,小雅開始感覺到身體不對勁——雙腳經常腫脹,疲憊倦怠感也越來越難以消除。起初以為是工作壓力太大,但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腎絲球過濾率是75,微白蛋白尿是85,醫生告訴她這是糖尿病腎臟病變的早期徵兆,屬於輕度(第2期)腎功能受損。聽到這個消息,小雅感到如雷轟頂,眼前的未來似乎變得模糊不清。
小雅並沒有放棄。她開始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調整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定期服藥、監測血糖,並且加入了一個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組。在那裡,她認識了許多和她一樣的人,同時也認識了有長,非常佩服有長的毅力和耐力,克服了所面對和經歷的困境。
小雅這天拜託有長幫忙,說服在市場賣豬肉的大伯面對糖尿病的事實。
清晨的市場
天還沒亮,市場裡已經人聲漸漸熱起來。
豬肉攤前,阿進的剁刀「咚咚」落在木砧板上,每一下都帶著震手的力道。58 歲的他,臂膀粗壯,皮膚被長年日曬烤得暗沉,眼神銳利得像能把人看穿。
他不喜歡被人問健康的事。糖尿病?血壓高?那都是「老人病」,跟他這種天天搬豬肉的壯漢沒關係——至少他一直這麼告訴自己。
初見
有長和小雅討論過,在她的指引下獨自慢慢地走向阿進的豬肉攤。那天他穿著印有「甜蜜人」的藍色外套,背著血糖檢測包走進市場。
「陳先生,我們是糖尿病患者互助組織,今天免費測血糖活動----」
「不用不用,我很健康,別浪費我的時間,影響我做生意。」阿進連頭都沒抬,手裡的刀還在剁著排骨。
有長沒有走,他笑笑地從袋子裡拿出兩顆剛從超商買來的茶葉蛋放在攤檯上:「沒關係,早餐送你,這蛋有蛋白質,熱量有不高,對控糖不錯喔。」
阿進皺眉看著那兩顆茶葉蛋,哼了一聲:「小子,你以為我會被兩顆蛋收買?」
有長聳聳肩:「我只是覺得,不吃早餐對血糖控制不好。」
那天,阿進沒讓他量血糖,但默默收下了茶葉蛋。
第二次造訪
幾天後,有長又來了,這次帶著一台掌上血糖機。
「阿進哥,上次你說你很健康,這機器測一下不用一分鐘,保證比你切肉還快。」
「我說了不用——」
「那我先測自己,你看一下數字。」有長邊說邊刺破自己的指尖,顯示器跳出數字:112 mg/dL。
「你才卅歲左右,血糖當然要好,我的血糖沒事啦。」
有長笑:「糖尿病可不看年齡,阿進哥。」
阿進翻了個白眼,心裡卻有點被戳到。幾年前他老婆就是因糖尿病併發症走的,那段日子,他送她去洗腎的畫面至今還清晰得可怕。但他從不提,因為怕別人覺得他是「命苦的病人」。
真相
第三次,終於在市場冷清的中午,阿進開口了。
「我老婆走之前,也有人叫她要好好控制血糖,她說『再等等』,結果……沒等到。」
有長安靜聽著,不插話。
阿進低頭切下一塊五花肉,聲音有些微顫:「我怕啊,小子。我怕一量,才發現自己也快那樣。」
有長把血糖機放在他手邊:「阿進哥,你怕的不是數字,是怕失去控制的感覺。但現在量,才是你拿回控制權的第一步。」
沉默良久,阿進伸出粗糙的手指,讓有長幫他測。顯示器上的數字讓他眉頭緊皺——196 mg/dL。
「高吧?」
有長點頭:「不算低,但我們可以慢慢把它拉回來。」
轉變
從那天開始,有長每週早上都會到市場。幫阿進測血糖、聊飲食,還教他用運動和心態的調整來面對血糖的變化,並定期看醫師討論病情的情況。
阿進一開始還是很排斥和人談論起糖尿病,之後他在一切往好的方向走,也開始主動和熟悉的顧客聊糖尿病。
後來,他乾脆在攤位旁擺了一台血糖機,掛了個牌子:「先量血糖,再買肉。」市場裡的婆婆媽媽一開始笑他多事,但慢慢有人主動來試,甚至拿數據和他討論該買哪種部位。
一天收攤後,阿進遞給有長一袋剛切好的瘦肉:「拿去,今晚燉湯。你幫我做的事,比這肉貴重多了。」
有長接過袋子,笑得真心:「阿進哥,你知道嗎?我第一次見你時,覺得你很兇。但現在,我覺得你是市場的守護神。」
阿進罵了句「臭小子」,轉過身時卻忍不住笑了。
遠處的小雅看到大伯的轉變,微笑對著有長比出一個大大的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