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杏樹 科名:薔薇科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小枝褐色或紅褐色。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緣具鈍鋸齒,葉柄基部具1個-6個腺體。花單生,先葉開放,花瓣白色或稍帶紅暈。花期3月-5月。核果近卵形,具縫合線和柔毛,淡黃色至黃紅色。果熟期6月-7月。
繁栽要點:播種或嫁接繁殖。嫁接砧木可選山桃、梅、東北杏等,於7月中下旬進行丁字形芽接。芽接不可不晚,否則離皮困難,成活率低。如當年芽接末成活,可至次年春季枝接。也可用分蘖繁殖。
應用:杏是中國著名的觀賞樹木,其花色又紅又白,胭脂萬點,花繁姿嬌,佔盡春風。杏可配植於庭前、牆隅、道路旁、水邊,也可群植、片植於山坡、水畔。同時杏還是沙漠及荒山造木樹種。果可生食或加工果脯、果仁可供食用及藥用。
杏花,屬薔薇科,落葉喬木。葉闊卵形或圓卵形,邊緣有鈍齒。近葉柄頂端有二腺體。花單生或2-3個同生,三四月展葉前開放,花形與桃花和梅花相仿,含苞時純紅色,開花後顏色逐漸變淡,花落時變成純白色。核果圓、長圓或扁圓形,與梅果相似,果皮多金黃色,向陽部有紅暈或斑點。果肉暗黃色,味甜多汁,初夏成熟。
原產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各地分佈最廣。性耐寒、喜光、抗旱、不耐澇。
樹齡長,可活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觀賞樹種。
杏是著名的果木,果供生食之外,還可製成杏干、杏脯等。杏仁可供食用、搾油和藥用。
杏花是薔薇科 , 杏葉喬木 葉卵員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8公分寬4-7公分先端銳型至短突尖 , 有紅杏花、白杏花、粉杏花、彩色杏花 , 杏 Armeniaca vulgaris 是原產中國西北至中亞的耐寒、耐旱性樹種,主要栽培於淮河以北的地區,生長於年平均氣溫為6℃~12℃,年降雨量400~600ml的地區,年積溫在1000~6500℃,年日照時數為1800~3400小時。這樣的特性怎樣看都不適合台灣的氣候環境栽培,所以只有在高冷地有試驗性栽培。
參考:http://blog.roodo.com/ato543/
杏花、李花、梅花、櫻花、梨花、蘋果花、如何分辨?
杏花 ~ 手札圖庫:http://www.photosharp.com.tw/bphoto/searchlist.aspx?keyword=%e6%9d%8f%e8%8a%b1
「網路植物園」網址: http://www.floral.com.tw/
桃花和杏花要如何分辨?
杏花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杏花
http://tupian.hudong.com/a1_10_15_01300000108885120840159716422_jpg.html
內蒙古:土默川平原萬畝杏花盛開(組圖)
http://internal.big5.dbw.cn/system/2010/04/30/052481352.shtml
杏花和杏仁的關係
杏花是一種耐寒卻不耐熱的落葉果樹,它原產於中國大陸的北方。所謂『南梅北杏』,意思是:南方多梅花,北方多杏花。雖然梅花花期在冬季,杏花在春天裡開花,但是北方的冬季是白皚皚的冰封世界,可見杏樹的耐寒力比梅樹更強。
杏樹的果實多汁而香甜,李時珍稱為『甜梅』,種子『杏仁』好吃又能健康.杏幾乎代表美好的事物,例如,『杏壇』是孔子教學的地方,引申為教育界;而『杏林』指的是濟世救人的醫學界。
2月23日 杏花 (Prunus) 花語 ﹕嬌羞
花占卜 ﹕您的外觀跟內在截然不同,外表柔羽、害羞的您,內心卻蘊藏著靈敏的思維及無比的堅強,是經得起風浪的女強人。您自少便得到家人的呵護,習慣被愛,卻不懂得主動愛護別人。
花箴言 ﹕杏花盛開的時候,連農夫也看傻了眼。
almond
n. (名詞 noun)
1. 杏仁,杏核;杏樹[C] 2. 杏仁狀的東西[C] 3. 杏仁色,淡黃褐色[U]
a. (形容詞 adjective)
1. 杏仁製的 2. 杏仁味的 3. 杏仁狀(或色)的
blossom
n. (名詞 noun)
1. (尤指果樹的)花[C]
There is no blossom on the cherry trees this year.今年這些櫻樹沒有開花。
2. (一棵樹開的)全部花朵[U] 3. 開花;開花期[U]
4. 生長期;興旺期[U] 5. 花一樣美好的東西[C]
桃花和杏花要如何分辨?
杏花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杏花
http://tupian.hudong.com/a1_10_15_01300000108885120840159716422_jpg.html
共有幾種顏色?
杏花的顏色 | 紅杏花、白杏花、粉杏花、彩色杏花(延平桃) |
杏花在幾月時會開? 杏花的花期約在二月底
喃喃自語~分享 心情 藝術 生活~ 杏花林~~賞杏花 http://blog.yam.com/marksoft/article/35400084
杏花村,以汾酒聞名天下。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代,這裡的杏花村都以釀酒、酒文化聞名。盛唐時,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處處街頭揭翠簾”成為酒文化的古都。歷史上,中國著名文人、學者李白、杜甫、杜牧、宋延清、顧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賦詩讚譽。李自成進北京路經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盡善盡美”的題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為“盡善村”。
杏花村具有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此地氣候溫和濕潤,土地肥沃,盛產的高粱,籽粒飽滿,澱粉含量高,是釀酒上品。而且地下水貯量豐富、質優味甜,自古便有“河東桑落不足比其甘馨,祿裕犁春不足方其清洌”的美譽。
杏花村里有一口古井,對於杏花村人和汾酒她就是一口神井。傳說很久以前,一道士前往可花村“醉仙居”飲酒,酒量極大,酒後分文不付,揚長而去,主人厚道,不以為意。此後數日天天如此,終於一日醉倒店前井傍,芳香酒氣噴鼻而出,直湧井裡,使清水成酒。從此這口井的水竟變成了芬芳綿甜的美酒,這口井自此被視作“神井”。如今杏花村眼前的這口古井,就是傳說中的“神井”。馳名中外的汾酒就是用此同脈之水釀造的。據說,這杏花村的井水,確有其神妙之處,用來做飯,水不溢鍋;盛入容器,不銹不蝕;洗滌衣衫,柔軟乾淨;用以釀酒,綿軟甘甜,可見其水質極佳。
如今的杏花村,成為汾酒集團公司所在地,成了酒文化的古都、旅遊勝地。這裡的酒文化陳列館、酒史博物館,展示了杏花村的釀酒史,同時也展示了酒文化的風采。如今的杏花村,廠景如畫,酒如泉湧。名酒汾酒、竹葉青、白玉汾、玫瑰汾、北特加都已打入國內外市場,成為酒中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