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心理及生理
2010/10/04 12:46
瀏覽372
迴響1
推薦6
引用0
我們經常談同理心-但大多是心理層面出發
我媽經常覺得我妹妹帶她去醫院時都走很快,並不斷催促
所以,她比較喜歡請我帶她去醫院,我比較有耐心
我願慢慢等,「老人家,走得慢是應該的!」
車子開進長庚醫院的地下停車場,一片漆黑
媽媽從車子走出來之後,總會呆立半晌
我從來不知道,她是怎麼回事
有一回,我仔細觀察她,心中突然一驚
我的母親有近視,但不喜歡戴眼鏡(是不認老嗎?)
我想:「是否因為年紀漸老,視力退化,造成暗處的視力適應不良呢?」
從此之後,我悟出一個道理
人總以自己的想法與感覺去想像他人,導致溝通不良
「明明走路也很快,幹嘛呆站在那兒不動呢?我己經走得這麼慢了。」
父母與子女間的溝通也是一樣的吧,我想...
孩子不是聰明人,所以念書念不好,這很正常
但我們可能會覺得,他不用功或他真的那麼笨嗎?
孩子動作很慢,急性子的父母往往不耐
因為這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反應很快、擅觀察臉色的孩子
但是,哪個孩子在社會上比較吃香呢?
這兩個孩子因此得到不平等的對待,老師、家長、週遭的其它人
最重要的,還是家長
事實上,這兩個孩子都各有所長
都有值得鼓勵的地方,他們兩個都非常棒
功課不好-不表示不好,太吵-不表示不好,不愛講話-不表示不好
花更多時間觀察孩子,找出孩子的好
從孩子的眼光及生理狀態,想像他面對世界時遇到的問題
對人是如此;對孩子也是如此;對父母及高齡者,更是如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 1樓. 胡小蒨2010/10/05 07:56醒悟
有時候怒氣一發,這個同理心在缺了理智後就沒了。
看了這篇文章的內容,再次的發覺同理心的重要。
因此敝人有待再修鍊。
shiao-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