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7 第十一講 詩經續談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木心出自"木鐸有心”。
p.138 <詩經>是二千五百年前共三百零五首的北方民間詩歌。
(當時南方被稱南蠻,沒有文化。
<詩經>編訂者,相傳是孔子,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深知"不學詩,無以言"。詩經大部分是民間歌謠 -----
泛彼柏舟------萬壽無疆
p.149 第十二講 楚辭與屈原
p.149 <離騷>能和西方交響樂華格納、布拉姆斯、西貝柳斯、
法朗克媲美。
<楚辭>起于屈原,絕于屈原。屈原全篇是一種心情的
起伏,充滿辭藻,卻總在起伏流動,一種飛翔
的感覺。用的手法,其實是古典意識流,時空
交錯。
屈原寫詩,一定知道他已永垂不朽。
(木心也會因文學回憶錄而永垂不朽。筆者想。)
p.151 <詩經>選的是北方的詩歌。<楚辭>選的是南方的詩歌。
楚,辭,二字分開。楚,地方;辭,文學作品。楚辭啟用于
漢初。十七篇,十篇楚地原作,七篇為漢朝人模擬之作。
屈原是政治、生活、愛情都失敗的偉大文學家。.
p.152 中國詩人,要說偉大,屈原最偉大。他在殘暴、骯髒、卑鄙
的政治環境中,竟提出離騷這樣一首高潔優雅的長詩,與西
方最美的交響樂媲美!他守得住藝術、非藝術的界限。
p.153 詩是永恆的。屈原要借詩吐出一口政治上的冤氣,故不能直寫。
屈原遭遇不幸,被誣告,卻出<九歌>,就是給人看看他的身
份、態度。他分得清政治、生命、詩歌的分界。
p.153 楚懷王要立憲令,由屈原起草,大臣上官靳尚妒忌屈原,在楚
王前說屈原壞話,王不悅,疏遠屈原,屈原恨靳尚讒言,又恨
王糊塗,遂寫<離騷>。今天可以說<離騷>是我國最古早的
“傷痕文學”。
p.154 他的文體,靠打比喻:香草美人,氣度雍雍。
P. 154 <離騷>三百七十多句,包羅萬象,公元前278年自沉汨羅江。
p.154 司馬遷最同情屈原,將屈原放在史記的"列傳"中,說是”皇家”人。
p.154人各有志。屈原詩,乃作品。他的死,也是作品,是一種自我完成。
p.156 中國人是一上來就受了苦,吃了虧。
然後因為苦,出了文學、詩歌、哲學、倫理。.
p.157 中國文化五千年,幾乎沒有哲學家、自然科學家。諸子百家是熱心
王、霸的倫理學家、權術家,兵家、法家,雜家都在權術範疇。
p.157 第十三講 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p.158 中國的純文學是"詩經",是"楚辭"。
歷史學家有"司馬遷史記"、"後漢書”、”左傳"、”戰國策"、"國語
、”春秋",古文觀止的上本來自:左傳、國語、戰國策,古代的
光榮現象得自文學家、史家,哲學家是貫通的、不分家的。
p.159 古歷史學家文章寫的好的有:老子、莊子、孔子、孟子、荀子、
墨子、韓非子,它們養育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直到兩千多
年後的“五四”健將,魯迅、周作人、郭沫若等。
(木心參加過共產黨,都寫參加共產黨的文學家。)
現在斷了,”文化大革命”後,全斷盡了。
p.160 中國最古的古書是「尚書」,「尚書」是歷史資料、檔案,
「春秋」也是,不算文學作品。
p.162 司馬遷”以不死殉道”在<史記>自序中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
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
傳>,繼<春秋>,本 <詩>、<書>、<禮>、<樂> 之際?
意在斯乎!意在斯呼!小子何敢讓焉。
p.163 中國文化是陰性的,以陰柔達到陽剛,中國人的始祖和保護神是
女媧、王母娘娘、媽祖、觀世音菩薩,司馬遷是最陽剛的。
P.164 孔丘多重人格,標榜"君子泰而不驕"。
孟子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p.164 從儒家到文學家,再到宋代的理學家,都自誇海口,王陽明說:
“人本與天地一般大,只是自小耳。”
p.165 什麼是哲學是?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意
義,無功力可言。忠、孝、仁、義、信,則規定人際關係。倫理
學在中國,就是人際關係學,純粹著眼功利。
p.166 司馬遷如果能拋棄儒家,接受老庄,老庄和尼采通,行為風格易
與西方近代精神通,如魯迅早年愛尼采啟示,他的才華品格也合
乎尼采,後來半途而廢,晚年魯迅,尼采影響完全消失。
p.167 第十四講 先秦諸子:老子
p.168 西元前770年到前221年的五百多年的春秋戰國,人人都想求真
理,找到價值判斷,春秋戰國是哲學黃金時代,三百年出了十個
哲學家,那時以後不再出哲學家,即使亂世也沒有,十年文革,
亂的可以,也沒有!吃老本吃了兩千年,坐吃山空。一窮,窮在
經濟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空,空在思想上,所以,唯物論
類進來,沒有抵擋。
p.168 胡適當初寫”中國哲學史大綱",只有上集,下集寫不出,木心覺
得只要加一句話,十六個字,就可以脫稿。
春秋以降 哲學從缺 無米難炊,請君原諒!
p.169 老子,楚國人,姓李,名耳,又稱聃,高壽,生卒年不詳。
p.169 中國哲學是老年哲學,老子看破兩大神祕,一是天,就是宇宙,
二是人,就是生命,天,宇宙,是不仁。人,生命,是芻狗。
這是李耳觀察到最後,咬咬牙做出的判斷。
老子的哲學著作只有一本"道德經",共八十一章。他要出關自殺。
孤單了二百多年。
p.172 做人---不免就要一個人生觀:它是從世界觀生出來的。那世界觀
呢?當然溯源于宇宙觀。老子的哲學,特別清醒地把宇宙觀放進
世界觀、人生觀。老子看君、看民、看聖人、看大盜、看雞、看
犬,從宇宙的角度、宇宙的眼光。
P.173 中國哲學家只有老子一個,庄子半個。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
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以柔克剛,庄仔傲慢
逍遙。
p.175 老子最早知道中國的兩種特產,一是暴君,一是暴民。他反對法治
,也反對人治。無為而治,等於架空皇帝,使其不成為暴君。因為
他的人生觀、世界觀,都從宇宙觀來。
p.177 老子的文筆和文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
原理呢,可以講的,但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講,要給萬物定位稱呼呢?
也可以的,但不能用通俗的既成見解來分類。
p.178 老子主張退、守、弱、柔,在全世界的思想領域中是獨一無二。
p.178 中國從開始就受大罪,一代代暴君暴民,暴君殺人,暴民幫暴君殺,
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的理想世界,全然夢境,是
他個人的詩的烏托邦。
p.180 全世界人讀<道德經>,二戰前德國大學生讀尼采,大戰後,必讀李耳。
p.181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p.186 老子說:不笑。不足以為道
p.187 第十五講 先秦諸子:孔子、墨子
木心不認同孔子:孔子想塑造人,卻把人扭曲得不是人。
木心重視:孔子的文學修養。
p.188 李耳沒有老師、參考書,文化繼承,歷史很短,二百年吧!他
活了二百多歲,應該沒有老師,都是自我學習。
我們超過二千年。孔子周游列國到68歲,回魯地,專心著述,
編訂<尚書> <詩經> <周易> <春秋> 定了<禮記> <樂經>,他樂觀
、積極、務實,但擔任魯國司寇時,殺了少正卯,判刑時很像
「文革」時代的說詞。
p.190 孔丘的代表作是<論語>,<論語>的文學性,極高妙。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經、史、子、集),易、書、
詩、禮、春秋原是六經,樂經亡于秦,漢以詩、書、禮、易、
春秋 為五經。
p.194 孔子是高級知識分子,虛偽,"五四"打倒孔家店,表不及里,
孔子沒死,他的幽靈就是無數中國地偽君子。
p.195 墨翟認為孔子的理論偏極端,一、禮制太繁瑣。二、厚葬耗費
財力。三、守喪三年太長,傷身體、誤生產。他不自私,不做
作,做人真誠。
p.197 春秋末年,各國兼併,戰爭頻繁,墨家代表庶民的生活要求,反
對不義的戰爭,墨子寫了<非攻>。
p.199 墨子思想就是科學、民主、平等、博愛的先驅。只是從來沒有那
朝皇家用來作治國綱領,這是中國的悲劇。
p.201 第十六講 先秦諸子:孟子、庄子、荀子及其他
p.202 孟子不是哲學家,但文學才能高,墨子不及,老庄是藝術家,贏
得世界聲譽。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我以為浩然之氣為
元氣,唐宋八大家都受孟子影響,特別是韓愈、蘇東坡。.
p.204 庄子貧,借米燒飯,著作五十二篇,存三十三篇,與孟子同期,
但從未見過面,孟子反對楊朱學說,不提庄子。
p.205 中國文學的源流,都從庄子來,漢的賦家,魏晉高士,唐代詩人-
---- 到民國魯迅、石濤 -- 也是庄子思想。
p.205 中國的倫理觀是孔孟的,藝術觀是老庄的。庄子的文學才華是史
上最高超的。
p.206 荀子,戰國後期的儒學大家,他將法填入禮,才合適于一代帝王
的統治術。歷來揚孔而隱筍,直到民初,潭嗣同才提出,說:
“兩千年來之學,筍學也。”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荀子<勸學篇>裡的句子。
p.208 韓非子是荀子學生,韓國公子。創"形、名、法、術"之學,後人
稱他"法理學家"。以上七家是中國百家中最有成就、文學性最高的。
p.211 第十七講 魏晉文學
p.212 魏朝自曹丕追溢曹操稱魏武帝起共46年。晉,司馬炎受魏禪,
前後156年。在文學史上,魏晉風度作為千古美談,萬世流芳。
民國前期文人如魯迅----矛盾---- 等,是不知”魏晉風度”可以是
通向世界藝術的途經。
p.219 第十八講 談音樂 音樂課,木心要我們不必紀錄。
p.221 第十九講 陶淵明及其他
p.222 魏晉人士的印象是中國精彩的文學黃金時代,其文學與生活渾然
一元,渾然一致,李白、杜甫也未如此,不是以殉道精神入文學
,而是文學即生活,生活及文學。
p.223 嵇康想以"不死"殉道,老子、庄子都提倡不死殉道。它們都知道
生命可貴,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劉桢、應瑑。(東漢)
竹林七賢: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晉朝)
陶淵明
文學之家,曹家三父子:
曹操:最好的詩--- 觀滄海、短歌行。曹丕、曹植。
p.226 一個藝術家要三者具備:一、頭腦。二、心腸。三、才能。
P.230 木心感慨自己的所遇的時代----共產黨的統治,所帶給中國人的苦難:
我遇到的時代,誰悲哀,誰就是反革命,所以熱愛生活啊,健康積
極向上啊,飽含惡念,是陽謀,是騙局,是透明的監獄,是愚民的
毒藥。在我青壯年時代,你要活得像個人,太不容易了!不如古代
雖然專制,詩人還可以悲哀。
p.231 嵇康的詩是中國唯一陽剛的詩,後世評論,最好評語是:興高采烈。
P.333 陶淵明是雙重隱士,實際生活是退歸田園,文學風格是恬淡冲和,
隱在種種高言大論之外,所以生前死後沒沒無聞,讀陶詩,是享受
,寫的真樸素,真精緻。寫得那麼淡,淡的那麼奢侈。從不會想到”
怎樣才能寫得真誠。他不是中國文學的塔尖,他在塔外散步。
p.239 第二十講 中世紀歐洲文學
p.242 中世紀是公元476年到1492年,自西羅馬滅亡後到哥倫布發現新
大陸,是中古時期。
p.242 羅馬滅亡前二百年,歐洲文學幾乎停頓,羅馬滅,文化完全滅亡,
現在去歐洲,看到的是文藝復興後新起的文化。一千年間,歐洲就
是戰爭、瘟疫---- 文化荒蕪,但不像中國"文革"存心毀滅文化,書
本沒有全毀,教會的教士手抄研究,不像"文革"時期的壓迫毀滅,
無縫可鑽,如英倫三島保留一點文化,西班牙從服伊斯蘭教約八百
年,股阿拉伯人要求讀"可蘭經"、”聖經",文化得少許流傳。
p.243 “紅與黑”作者司湯達說:我活過、愛過、寫過。我是:因為活,我愛
,因為愛,我寫------ 我愛中世紀。
p.243 黑暗時期發光的人物:
p.243 比德教士:寫"盎格魯人教會史。-----
峰尖,最高的人物---但丁---- 奧古斯汀、杰羅姆,將教會文件
提高到文學上來,中世紀的行吟詩人邊流浪邊唱歌,起初于
西班牙,傳到義大利,後傳到法國和德國,全盛期約二百年。
當時法國北部有“宮廷詩人”,成就作品是"羅蘭之歌"。但丁
的詩寫得好,有象征性,著有1、”神曲”,即"神的喜劇",
2、”新生",寫初戀。
是"愛在心裡,死在心裡"的戀情書寫。(1265年生)
但丁提煉義大利語言、普希金提煉俄羅斯語言,馬丁.路得
提煉德國語言成為文學。它們是文藝復興的橋樑。
p.249 與中世紀歐洲文學有關人物還有佛羅薩爾特、薄伽丘、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