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講世界文學史 其實是木心的文學回憶 木心講述
陳丹青筆錄於1989年~1994年 出版於2012年12月
P.001 開課引言:1989年元月十五日
聽完後,能使諸君在世界文學門內,不在門外。
p.002 我講世界文學史,其實是我的文學回憶。
p.005 第一講 希臘羅馬神話(一)---講諸神家譜
p.008 希臘神話有一個史前期,有宇宙前,是一片涽沌。
p.009 宇宙最高統治者是朱庇特(一名宙斯),妻名朱諾(一名赫拉)。
p.014 人類的快樂,不是靠理性,而來自情感、直覺、本能。
p.021第二講 希臘羅馬神話(二)---講半人半神的戀愛故事
p.030 赫羅擁抱林達死於海中。
p.030 大白桑樹下不見情人自殺,白色桑果染情人血轉成紅色。
p.032 那爾喀所思默視水中自己美容憔悴而死,轉成水仙花。
紀德說:水中映影,是藝術,是超自我的自我。不能沾惹。
p.033 我覺得藝術、哲學、宗教,都是人類的自戀,都在適當保持
距離時,才有美的可能,真的可能,善的可能。我的意見是
,將宗教做宗教來信,就迷惑了。
p.034 整個希臘文化,可以概稱為"人的發現";全部希臘神話,可
以概稱為"人的倒影",倒影不在水裡,而在奧林匹斯山上。
p.035 古代只有文學,沒有作家。哲學家不寫書、學生記下,宗教
家亦然。荷馬是文盲、盲人。人是最弱的生物。
p.037 第三講 希臘史詩 --- 是人類健康活潑時期的詩,具有迅速、
直捷、明白、壯麗 四大特點
p.038 世界四大詩人:荷馬、但丁、莎士比亞、歌德。
p.038 荷馬留下「伊利亞特」、「奧德賽」兩部書。
p.039 古代有游吟詩人,可能不識字,能唱、能彈,唱的是歷史故
事,荷馬多鬍子、瞎、一村村游唱,很多人唱,但荷馬唱的
最優秀,其他被歷史淘汰。
p.040 「伊利亞特」是敘述特洛伊戰爭的故事,戰爭持續九年。
「奧德賽」敘述特洛伊城陷落,希臘全勝,英雄陸續回歸。
p.048 荷馬史詩並非虛構,他是根據人類世界創造了一個荷馬世界。
p.049 魯迅評<史記>:史家之知絕唱,無韻之離騷。好!
木心評司馬遷:他的精神來源是儒家精神,他應以老子論照。
p.050 荷馬史詩不用文字,是口傳,到公元前500年才有文字記載,
"伊利亞特"是音譯,意思是:一系列的戰績。
“奧德賽" 意思是::漫長而曲折的旅程。
p.053 第四講 希臘悲劇及其他
p.054 西方評價:除基督教,希臘文化是世界文化可以誇耀的
一切的起始。
黑格爾說:希臘是人類的永久教師。
荷馬生於西元前八九百年,是開山祖,亞里士多德死於
公元前三百餘年,是集大成,共歷五百年。
當時東方有李聃、孔丘、墨翟、喬達摩(釋迦牟尼),但
他們彼此都不知道。
再晚了七百年才來的是耶穌。
希臘活潑健康,是它們早在神的多元性上,伏下了無神論
的觀念,所以尼采嚮往希臘。文藝復興復的是希臘精神。
p.057 希臘悲劇的通識與基調,是一切都無法抵抗命運。
悲劇能淨化人的心靈,希臘人是最早的唯美主義。
p.059 希臘文學,百分之八十已失去,留下的百分之二十,現在
藏在雅典亞歷山大圖書館。
p.059 劇場可容三萬人,優伶在舞台演出,前後有五十三年。
p.067 第五講 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p.068 今釋"泛神":三民主義、共產主義,講科學,把宗教定性為
“迷信"、精神鴉片。後現代,知識界開始主張有神論。從中
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歐洲菁英分子躲到修道院裡。中世紀後
凡四十年求我個人的自由、平等。
p.069 Bible是書,是經,是古書的總集,記載了紀元前千餘年的人
類史,而影響人類精神的勢力,遍及全世界,歐洲的道德,就
是宗教的道德。
<聖經>全書只是一個主旨:人尋求上帝。
p.071 耶穌是天才詩人,他的布道充滿靈感,比喻巧妙,象徵的意義
似淺實深,他的人格力量充沛到萬世放射不盡,所以祂是眾人
的基督,更是文學的基督。
p.077 <新約>瀰漫著耶穌的偉大人格,感動了全世界,是個奇蹟!
p.078 耶穌是一位絕世的天才,道德與宗教的藝術家。讀四福音,便
如見他立在面前。
p.078 尼采衷心崇敬耶穌,他反上帝,而奉耶穌為兄長。
p.079 第六講 新舊約再談
p.080 耶穌自己就是偉大的文學家。
p.081 所謂"鹽的鹹味"即指人的天良。如果母不愛子,子不孝上,愛不
忠誠,政不為民,即失去鹹味。
p.086 王爾德說:”耶穌是第一個懂得悲哀美的大詩人”
p.088 耶穌說:勿論斷人,否則必被人論斷------ 中國魏晉也是。
p.090 知是哲學,愛是藝術。藝術可拯救人類。
p.091 第七講 福音
p.095 被人捉住時,勿考慮說什麼。上帝自會教你說什麼。
p.097 尼采說,真正的基督徒只有一個,即耶穌。
p.098 人與信仰的關係,高於人與人的關係,高於人倫關係。
p.098 兒童在學校,突見父母出現,拉回現實,天堂人間不能共存。
耶穌講小孩子可以進天國,耶穌是個孩子。
p.099 第八講 新舊約續談
p.101 耶穌很明白:言,要說給懂的人聽,道,卻是對民眾講的,群眾
聽不懂。
p.105 所謂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為自我教育服務
的。試想,自我教育失敗,外在教育有什麼用?
p.106 耶穌在橄欖山上,開始他需要信徒、門徒,該犧牲了,走向十
字架,最後說"成了"。
p.106 耶穌對我永遠充滿魅力,也使我永遠悶悶不樂。
p.099 第九講 東方的聖經
p.108 宇宙是無目的的,伯恩斯坦說:運動便是一切,道出唯物論真諦。
p.108 宗教想在無目的宇宙中,虛構一目的。此即宗教。
印度阿利安族建立"印度教",共有兩萬三千個神,是婆羅門教的
殘餘。佛教出自印度,但已式微,婆羅門教最大。相信前生決定
今生,今生決定來生。尼采相信,死不是解脫。
p.111 世上最古的經典是<吠陀經>,是許多詩的總和。
p.111 喬達摩是佛教創始者,印度佛教徒很少,五分之四在中國,五分
之一在日本、韓國。喬達摩活七十九年,一生自我犧牲,清淨寂
寞,思辨深刻,靈感豐富。注重自我祈禱修行,重視平等,為
婆羅門教驅趕。
p.113 唐宋文人每稱居士,指在家修行,信佛教。
p.114 波斯教,一千三百年前被阿拉伯人趕出波斯,居於印度,成
瑣羅亞斯德教,教意是萬物之初有兩個神,一光明,一黑暗
,人的靈魂是兩個神的永久戰場。
p.114 猶太人信仰不同的<聖經>。
p.114 宗教以人自己的形象來塑造神是一大敗筆,愛因斯坦終于說
:我是有神論者,但具有人形的上帝,我不相信。
P.115 宗教歸根到底是意識形態,是文化現象。宗教與哲學的分野,
一個是信仰,一個是懷疑。宗教,稍有懷疑,就被視為異端。
p.116 蔡元培曾說"美育代宗教"。要重視宗教藝術。宗教衰亡了,
藝術自由了,獨立了,藝術是否更偉大?
p.119 第十講 印度的史詩 中國的詩經
p.120 印度史詩有兩部:一、<摩訶婆羅多(瑪哈帕臘達)>,
二、<羅摩衍那>。
摩訶婆羅多是講戰爭,印度人老幼都能讀、能懂,將詩中英雄
美人自比生活中的男女。篇幅二十萬行,講皇家孩子的戲玩,
老師是特洛那,史詩就是古代的戰爭史。
羅摩衍那講英雄美人,國王退位,王子間演出金拖鞋與王座的
旅遊奇迹。
p.124 中國的<詩經>。
中國沒有史詩、沒有悲劇、沒有神話、沒有宗教,中國沒有
"荷馬"同等級的大詩人,乃中國之不幸,但任何各國古典抒情
都不及那三百零五首<詩經>的抒情。關關雎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