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參考 海濤法師主講 企業金剛經01 (youtube.com)
請參考 神話難道真是實際存在的嗎?~智海浪花 - 遠離災害 - udn部落
肉眼看不見真相的全貌
故事的源起 :
有一個善根福德深厚的小孩 出生時家境優渥
但對修行有濃厚的興趣 一心只想著要外出遠行拜師學習
家裡當然捨不得而堅持反對
家人對小孩說 : 家裡可以供給你一切生活所需
若有困難障礙也可以幫你承擔 為什要遠離外出 ?
小孩聽完後 只好默默離開
有一次小孩跌倒 手受傷了 跑去跟家人說 :
我的手受傷很痛苦 請幫我承受吧!
家人無話可說 只好答應他遠行去修行了!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三藩市佛教講堂
(節錄)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
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宣化上人白話解釋 :
地藏菩薩就對普賢菩薩說了,你這位有仁德的人呀。
在這個地獄裡,都是南贍部洲──南閻浮提(地球)中一些做惡的眾生,他們造業而所感應的果報是如此。
眾生的業力,是特別大的。
有多大呢?有須彌山那麼大。有多深呢?
這個業障有大海那麼深。為什麼修行不成就道業?
就因為被業力障住,把佛性聖道都給遮住了,所以不成聖道。
因此,所以眾生千萬不要輕看了這個小的惡處,小的惡事。
為什麼呢?小的惡事多了,就是大惡,積少成多,就變成大惡了。
也不要以為小的罪惡是沒有罪,死後將來受果報,
就是像頭髮這麼多,或像一粒微塵那麼小的惡事,也要受果報的。
譬如在人世間,父子是最親的,但是在地獄裡頭的時候,
做父親也不肯代替兒子受罪;做兒子的雖然孝順父母,
到地獄裡也不肯去替父母受罪了,所以說歧路各別。
縱然在地獄裡相遇到一起,誰也不肯給誰代受了。
為什麼不肯代受呢?
雖然在人間是做父子的,但到地獄裡,就知道這是前生的業障,
或者是冤家對頭也不一定。
所以到地獄裡,就沒有人肯代你受罪了。
懺悔安樂―聖嚴法師 來源 : 20180105.pdf (ddm.org.tw)
若人罪能悔, 已悔則放捨;
如是心安樂, 不應常念著。
──大智度論卷一七.釋初品中禪波羅蜜
這個偈子講的是懺悔。對自己的過失一旦懺悔了,
就要把已懺悔的事不再掛 在心上,
這樣才能平靜安樂地過日子,所以悔過,不等於悔恨。
懺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過失,願意面對它,
承擔起過失的責任,從 此改正錯誤,決心不再犯過。
通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知過當改,
所以懺悔的修行,比任何法門都重要。
正因為自己還是凡夫,隨時隨地會犯錯誤,
所以不但要隨時隨地懺悔,並且要定式定期懺悔。
懺悔雖不必拘泥一定的形式, 但是犯了重大過失的懺悔,
必須面對當事人或幾個與你共同生活的人求懺悔;
小過失的懺悔,則是對自己的良心自責即可。
請參考 : 從叛逆到皈依 舞廳到佛學院~智海浪花 - 遠離災害 - udn部落格
心經 :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物質與虛空的現象 只是分別心的取捨所形成
所以 兩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 一切唯心造
譬如工畫師 分佈諸彩色 虛妄取異相 大種無差別 ~華嚴經
楞嚴經 :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
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佛法 是宇宙的科學
幫助別人時 同時成就了他日別人的助益
富足闊綽時 要想到貧困交加
四處碰壁時 要想到左右逢源
一呼百諾時 要想到繁華若夢
山窮水盡時 要想到柳暗花明
一切賢聖 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
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燄,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
~妙法蓮華經 第十八隨喜功德品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