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原文 :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現象)而行布施,
如人入暗,即無所見;
白話翻譯請參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金剛經原文 :
若菩薩心不住法(現象),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金剛經原文 :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白話翻譯請參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 風災的起源
~ 風災的增強
楞嚴經卷三
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
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
虛空淺深,隨出多少。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 法華經
= 菩薩畏因 眾生畏果 ~ 世間用語
世間所有人事物的現象 都如海浪一樣 一時出現 又消失無影無蹤
金剛經原文 :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白話淺釋:倘若僅著眼於表象 偏執於果報 而沒有進一步
深入去理解外境的變化與真理中的邏輯相關性
那是走在邪道上 遠離於正法 更別說體悟不生不滅的佛性
蓬蒿中的金剛經 來源~金剛經持驗錄 (bfnn.org)
唐朝乾元年間,廣州有位和尚,名叫虔慧,自幼受持金剛經,
不論寒暑,從未停輟。
有一次,他與緇俗數十人,坐船泛海往南安都護府,
忽然遇到大風浪,將船隻打壞,同船的人都溺死於海中。
虔慧在波浪中,偶然看到一堆蓬蒿,他趕快用手緊緊地抱著,
隨著波浪漂浮了三天三夜,才得靠岸。
到了岸上,虔慧檢視蓬蒿,發現當中有一卷金剛經,並未被水淹濕,
他驚奇萬分,立刻向經卷拜謝,感激它的救命之恩,
並請回家中尊奉供養,從此道心益堅,精進不已。
後來他活到一百三十歲,端坐而逝。
當時那部金剛經自動噴出香煙,漸漸地化成五色雲霧,
徐徐上昇天界,大德僧眾和太守官僚以及遠近的老幼,
都駐足觀賞這奇景,經過一天一夜,
這本金剛經竟然無緣無故地消失,誰也不知其去向。
每天簡單修功德 布施得安樂:
布施甘露水 幫助餓鬼道眾生 解渴除熱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甘露水施食方法
1 供奉觀音菩薩聖像一張
2 每天供奉清水(未煮)一杯
3 三稱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4 恭念甘露水真言三遍
5 觀想上圖 將清水上空中撒出
6 持之以恆 累積功德
7 每天隨時都可以做 最佳時間為 清晨與傍晚
一切有為(作用力)法 如夢幻泡影 ~ 有作用 有現象 但無實質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現象無常 瞬息萬變 念念生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