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個數字的比較,股價除以每股淨值的數字,或稱為PB值,
P表示股價(Price),B表示每股淨值(Book Value per Share)。
以1為界,若小於1,表示股價低於帳面價值。數字愈高,表示成交價代表離合理價值愈遠。
計算淨值及每股淨值
每股淨值代表發行股數所含有的資產價值,公式是:
每股淨值 = (總資產-總負債) / 發行股數
淨值是公司的淨資產,或稱為股東權益,
「淨」就是去除負債的意思,若一家公司資不抵債,
淨值就是負值。淨值除以股數,得到每一股的每股淨值,
所以股數愈多,若淨值不夠高,每股淨值也不會高。
另外,由於每股淨值的數字來自資產-負債,
所以淨值算是落後指標,因為是以過去的業績計算而得,
台股每季公佈一次業績,所以每股淨值必定是上次公佈業績的結果。
以台積電來說,目前是2024/2月,台積電在1/18舉行法說會,
公佈2023Q4業績,但沒有每股淨值,因為按時程來說,
每年3月底公佈去年正式年報,在3月底之前的法說會只會公佈業績的重要數字,
所以各大股票相關網站都沒有2023年底的每股淨值,只有到2023Q3的數字,
台積電在2023Q3的每股淨值是129.12,而最新每股淨值必須自己算,
以上述公式計算結果大約是134.3。
股價淨值比的意義
所以各大網站可以查到上季季報的每股淨值,而股價是看未來,
以過去的每股淨值與現在的股價做比較,得到股價淨值比,多少有點不倫不類,
若以台積電最近收盤價(2024/2/5)646元來算,股價淨值比是4.8。
若不想自己算,看各大網站的股價淨值比,就是以現在股價除以上季每股淨值,
長期來看,還是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合理範圍,如台積電長期在4-8之間,
聯電長期在1-3之間,中鋼長期在1-1.5之間。
圖1
股價淨值比通常以1為界,因為兩個數字相比=1表示兩個數字相等,若:
l PB > 1:將以高於公司價值的金額買入股票,被視為投資報酬率相對較低。
l PB < 1:將以低於公司價值的金額買入股票,被視為投資報酬率相對較高。
若PB < 1,有兩種情況,一是該公司長期體質不佳,股價始終低於淨值,
再就是股價真旳被低估,後者情況極少,因為被低估必定會被買上去,
所以低估只會存在短暫時間。以群創為例,股價淨值比長期在0.3-0.8之間,
但外資還是愛買,也可以說當群創股價淨值比來到0.8時,就要小心了。
再看友達,股價淨值比在0.4-1.7之間,範圍相差很大,
因為2021Q1面板大賺,2020年是持平,所以分母數字極低,
分子數字又極高,造成2021/4月1.72的股價淨值比,但從此就沒再回去過。
股價淨值比及本益比
所以觀察股價淨值比必須比較縱向及橫向,縱向是單一公司的長期數字,
橫向是行業內多家公司的比較,通常龍頭企業的股價淨值比會最高,
如台積電高於聯電及世界先進,聚陽及儒鴻高於其他成衣業者。
本益比的分母是過去四季EPS,虧損公司的EPS為負值,
做為分母就算不出來本益比,此時就要看股價淨值比,
每股淨值為負值的可能性不大,低於10元可能會被列為全額交割股,
低於0更會被要求下市。
依此推論,景氣循環型公司由於獲利不穩定,就必須觀察股價淨值比,
其實台股絕大部份公司在全球產業鏈的上遊,
尤其是成交量佔比達七成的電子股,再加上提供原物料的傳產股,
幾乎都逃不過全球景氣循環的上下波動。
如何觀察股價淨值比
若是長期穩定獲利的公司,如台積電,可以同時觀察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
若是獲利不穩定,如面板股的群創及友達,應該如何觀察尋找可能買點呢?
此時只看股價淨值比是不夠的,可以搭配其他指標,如股東權益報酬率,即ROE:
ROE = 稅後淨利 / 淨值
以群創為例,若觀察最近三年ROE及股價淨值比、股價的關係:
表1
由於ROE是每季結算一次,故表1只列出過去三年的季度資料,
ROE最高點在2021Q2,股價淨值比最高點在前一季的2021Q1,
季收盤股價最高點也在這季,但若看每日股價,最高點是2021/4/28的31.15,
都說股價反應未來半年的期待,所以股價淨值比小於1,不一定是真便宜,
若搭配ROE,可以看出為什麼最近(2024Q1)外資那麼愛買面板股,
因為ROE雖然還是負值,但已收斂許多,也許2023Q4或2024Q1的ROE就會轉正,
而目前(2024Q1)股價淨值比是0.63,因為股價拉高,
而每股淨值還是去年第三季的25.86,第四季業績還未公佈,
若每股淨值到拉高,股價就更有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