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中、油性肌膚.夏季.滋潤度佳
製作日期:104.05.15
脫模日期:104.05.18
成皂日期:104.06.26
保存期限:105.05.15
成分: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玄米油、甜杏仁油、白芷、氫氧化鈉、純水
材料介紹:
材料原始特性,為單方呈現效果,且經皂化後,不代表成品仍具相同效用!!
椰子油Coconut Oil:增加皂中清潔度主要用油,凝固溫度20~28℃,中性肌膚配比於20~25%;洗淨度、起泡度佳,但是配比增加,皮膚易顯乾澀,軟、硬水均適合。
棕櫚油Palm Oil:增加皂中硬度主要用油,凝固溫度27~50℃;起泡度較差,但因含油酸40%左右,因此保濕度不錯,如水質為硬水、冷水時,應降低配比。
橄欖油Olive Oil:增加皂中保濕度主要用油,凝固溫度0~6℃;油酸含量多,因此保濕度佳,且冷、溫水中,清潔度也不錯,但配比超過30%時,皂體易過軟。
玄米油Rice Bran Oil:又稱為米糠油,增加皂中保濕度主要用油,凝固溫度-10~5℃;富含具抗氧化效果維生素E、保濕度效果角鯊烯,但對米糠過敏者,不宜使用。
甜杏仁油Sweet Almond Oil:增加皂中保濕度主要用油;油酸含量多,因此保濕度佳,且體感具有保護、滋養、柔軟皮膚、舒緩濕疹不適感現象。
白芷:中藥材;《本草綱目》謂白芷「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
作法:
1.將氫氧化鈉溶於第一杯純水,成為鹼水,冰鎮至48℃。
2.將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玄米油混和後,成為油脂,隔水加溫至50~55℃。
3.將鹼水緩緩注入油脂中,快速攪拌至trace狀。
4.將甜杏仁油、第二杯純水、白芷注入油脂,至少攪拌200下。
5.注入吐司模;預劃3日脫模、6週成皂。
隨記: 這次再次做白芷皂,除了將鮮奶改成第二杯純水外,其餘均未改變,之所以做第二次,主要原因是......白芷還剩很多(哈哈),其實是上次出現很多氣泡,脫膜後令我很不滿意,所以再做一次,還有就是今天工具多了修皂器與切皂器,我終於可以用上吐司模,希望這次能有進步;另外,為何鮮奶不見了,是因為......喝完了啊!(這麼簡單還要問,哈哈)。 對了!上次用12字型,好像太小了,這次用16,可以嗎? ------105.05.15 這時應該可以加超脂吧! 準備灌模了!!! 超像年糕的吧!!!(我也好想吃喔!!!!!!) 今天晚上脫模,嘗試不冰冰箱,感覺軟軟的,所以要小心拿,第一次用切皂器(SORRY!沒法多出一支來拍照),切出來的成果果然不錯,只是......為何皂體有神奇的花紋?下次要帶去請教老師。 另外,真的要準備挑選精油了,一方面目前看來皂體還不賴,二方面......真的不太好聞(真的被中藥行老闆說中了!!)! ------105.05.15 這就是切皂器 看到神奇的花紋嗎? 小皂皂!乖乖睡!要趕快乾喔!!! |
- 1樓. faith2018/05/22 12:51
名師出高徒~
謝謝支持 墨羽手皂坊 於 2018/05/22 17:3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