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吐珠寶蔚美景】
下龍灣(Ha Long Bay,越:泳下龍Vịnh Hạ Long)位於越南東北部。當地傳說稱很久以前,越南抵抗中國入侵,神派遣一個龍的家族來幫助守衛該地,下龍灣因而得名。後來由龍的口中開始吐出珍珠、寶石和翡翠,這些珠寶變成了這些散布在海灣中的石灰岩小島,互相連接組成一道抵抗侵略者的屏障,驅除外患,解除危機。引人的神話故事,加上名列「世界第八奇景」的盛名,讓下龍灣成為北越必遊的旅遊勝地。。
1994年12月17日,下龍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越南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所以來到碼頭就可看到鑄鐵欄杆上有世界遺產天圓地方的圖樣。
在碼頭等著上船。遠方的跨海橋,即為北越最高的跨海大橋「BAI CHAY大橋」跨越本島及最大離島鴻基島。
幾年前,歐美時興的下龍灣「移動Villa」風潮吹入台灣,開始有入住下龍灣可住宿遊船之行程出現,我們此行即為如此規劃。先在碼頭搭乘接駁船,再載旅客前往住宿的遊船(圖中後方有黃色船帆者)」。
「海龍號(HAILONG SUITE)」外觀。此行入住的海上Villia:「海龍號」是一艘於2009 年才下水遊船,其長度介於36 公尺、寬度8.5 -8.8 公尺、高度11.5 公尺,總房間數16 間,算是航行於下龍灣的高級遊船之一。
船上的臥艙面積約3 -4坪,全以以深色木料打造,空間狹小但都擁有私人衛浴以及空調。
一應俱全的衛浴空間:正對是洗手台,走道左為淋浴間、右方洗手間。
洗手台上的用具布置,左方紅色高低紙盒是盥洗用具。
航行下龍灣當中的活動之一:獨木舟(Kayaking) 的海上泛舟,船員正在按船長指示(背對畫面者)小心翼翼的放下一艘艘獨木舟。
準備下海的獨木舟。
下龍灣最讓CJ難以忘懷的就是自行划獨木舟:因為CJ和老妹素來「不合」久矣,完全反映在划小舟這上頭,因此二人划了一身大粒汗小粒汗,小舟完全不聽使喚,最後被洋流飄向外海划不回來,還是有勞領隊邊划邊拉帶回海龍號滴!沒想到當領隊將纜繩放手登船之際,就在眾人目瞪口呆大叫當中,我們的小舟竟又自個兒飄了出去,此時我和老妹已經笑到沒力,一整個完全放棄,就此隨波逐流而去,最後得靠船長出馬開著接駁船救回小命~~只能說,平平費用,偶們給它划得比較久,算素賺到了咩!
傍晚時分,海龍號停在定點就開始收起船帆。
晚餐的餐桌上燈飾。
越南的啤酒。
大蝦與貝類做成的菜色,擺盤有如插花一般。
這道炸菜卷,配上用鳳梨挖空做的燈飾,甚是別緻。
很是平常的西瓜切片,但擺成交叉錯落,看起來手路就多了份細致!
入夜之後,船家則會備妥釣具,讓船上旅客體驗夜釣小管的樂趣。全團只有領隊與團長蕭老大有斬獲,圖為領隊釣到個頭還不小的小管。
這一碗是當晚釣得小管的總收穫,最上方就是領隊釣到的,相形之下真的粉大尾啊!
要遊下龍灣先搭接駁船到海上小站,再轉搭小舢舨。
船遊下龍灣的路線圖。
小舢舨都是由當地水上人家的居民負責來划,有集團經營模式。
小美眉這艘舢舨色彩最為繽紛。用英語與她們簡短閒聊得知:很多划舢舨的美眉都還未成年,會來划舢舨除了貼補家用之外,主要是希望存一筆將來脫離此地到大都市謀生的所費。聽起來也讓人頗為心疼!
下龍灣海域上超過2億年歷史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是當地最大特色,形成 1969個大小不一的石灰岩小島嶼,錯落分布在廣達1553平方公里的海灣內的特殊景象。
下龍灣經常籠罩在茫茫霧中,層層疊疊的島嶼山巒宛若墨分五彩的山水畫境。由於景色形似中國廣西桂林,下龍灣因而有「海上桂林」之稱。
岸邊堆置一個個大鐵桶,很是突兀,不知是何作用?
下龍灣的流動漁村,小屋以紅黃藍為主,色彩鮮明,替靜謐空靈的山水間增添生氣。
正好看到一家人。
也有以船屋為生的水上人家,狗狗很閒適的躺臥船頭。
浮筒碼頭上的狗狗。
載著滿船蔬果、帶著孩子做生意的的女性。
據說很多島嶼都有因特別的形狀來命名,由於沒人解說,故也不知其所以然。但此行最大殘念是:竟然下龍灣最具代表性的鬥雞岩都沒看到。
水上漁村的漁民,在這淺水區布網捕捉200種魚類和450種軟體動物。
停留一個中繼站,站上主要以養殖魚類為生。
兼營禮品店,大多是當地的手工藝品與下龍灣景觀畫作。
養殖的魚很像鯉魚,不過這是鹹水,應該是別的魚種。
還有一個珊瑚礁魚類的水族箱。
等待旅客再度上舢舨的船家。
大小島嶼與奇岩怪石,山連水水連山,船行山水畫間。
霧中風景,氤氳暈染一片文人畫之山水意境。
海蝕拱門是我們遊船的折返點。
舢舨從海蝕拱門下折返。
在舢舨美眉們的揮別下,結束下龍灣遊船之旅。
下龍灣原本就被UNESCO列為世界遺產,亦有「世界第八奇景」稱譽,這回經過4年、多輪票選,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