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本鳥居紅山嶺】
伏見稻荷大社是一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內的神社,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山,以境內所擁有的「千本鳥居」聞名。2004年往MIHO美術館走JR西日本奈良線時,回程本想在稻荷駅途中下車順遊一番,後來因天色已晚而作罷,直至這趟日本之旅才成行
JR稻荷駅,與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第一鳥居僅有一街之隔,是來此參訪的香客們主要的進出管道,而車站設計也具伏見稻荷大社特色。
伏見稻荷大社MAP(圖引:http://inari.jp/e_taishamp/)伏見稻荷大社位於稻荷山的山麓,在傳統上整個稻荷山的範圍都被視為是神域(聖地)的範圍,由樓門、本殿、千本鳥居等構成。相傳伏見稻荷大社是在奈良時代的711年(和銅4年)2月19日時,由伊侶具秦公奉命在伊奈利山(稻荷山)三峰設置,用以祭祀秦氏世代以來的守護神(氏神)也是農耕之神的稻荷神,並將神社命名為「伊奈利社」(「伊奈利是日文中「稻生」的發音直接轉譯)。
第一鳥居與表參道。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前來伏見稻荷大社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使得該神社成為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
在神社的分類上,伏見稻荷大社屬於式內社(被延喜式神名帳所收錄的神社)中的名神大社(祭祀知名神明、自古以來就非常靈驗的神社)等級,為二十二社之一,舊時神社社格屬官幣大社等級。
第二鳥居與樓門。
矗立在鳥居身後的樓門是天正17年(1589年)豐臣秀吉在向「稻荷大社」祈願母親病癒,願望實現後所捐贈而成,經過西元1974年的解體整修,原本的桃山建築樣式樓門,顯得煥然一新。
樓門二側的守護神(拍謝,CJ莫宰羊這二仙是何方神聖)。
本殿,建於西元1499年,本殿屋頂做成優雅的流造形式,內部有五座並排的小社殿,這種結構被稱為『稻荷造』。五座小社殿的前面有一個附有欄杆的小小平台,是放置神饌的地方。
雪白牆面、朱紅樑柱,建築物上裝飾有金色蓮花、牡丹唐獅子等華麗雕刻,襯托出本殿的豪華氣派。
本殿的銅製宮燈上頭飾有螃蟹圖樣,甚是特別,不知有何寓意?
本殿前方手洗缽牆上還有教導洗手的正確步驟,對不諳日文與習俗的外來客相當適用。
樓門旁的兩尊狐狸之一,或銜書卷、或含米穀(如圖),神情威武嚴肅,這仙尾巴的造型很特殊。
除了千本鳥居外,伏見稻荷大社還有為數眾多的狐狸雕像也很有名。日本的「宇迦之御魂神」是穀稻食糧之神,而食物也稱御饌,加上御饌的日文發音可轉訛為狐,因此狐狸在此地被視為神的使者。
狐狸高高坐踞在高台上,接受人們的膜拜與禮敬。在伏見稻荷大社的狐狸神雕像,幾乎每隻的表情都不同,相當有意思。
有紅色圍巾的雕像是有人奉納(就是有人會照顧),基本上伏見稻荷這種熱門地段,每一年都會換新的紅色圍巾給牠們。
伏見稻荷大社的拜殿
六邊形的籤筒。
御幸道,由此進入伏見稻荷神社最著名千本鳥居之範疇。
這座小拜殿是位在伏見稻荷大社境內,但實際上已獨立運作的東丸神社。
兩尊白色狐狸。
從江戶時代起,信眾們在祈願實現後,懷著感謝之心,或虔誠信仰之念,奉納捐贈鳥居,形成今日的「千本鳥居」景觀。鳥居的朱紅與社殿一樣,稱之「稲荷塗」,官網說這種朱紅色象徵「生命・大地・生産」之意,可以滲透人心帶來光明希望。
分岔的鳥居隧道。
走在鳥居隧道,可見陽光從鳥居與鳥居的間隙中灑下,彷佛是一條歲月暫停的時空步道。
從分岔的鳥居隧道外望向另外一條鳥居。
鳥居上可看到捐款豎立鳥居的單位,包含個人、公司行號乃至於各地的商會組織。
奧社奉拝所,這裡以狐狸模樣的祈願用繪馬獨樹一格。
狐狸繪馬比起一般繪馬更顯活潑有趣。
繼續走向鳥居隧道,據說想要走完鳥居所綿延的隧道約需2小時左右的時間。
鳥居隧道還會轉彎。
信徒幫忙清掃。
在電影「藝妓回憶錄」中女主角孩提時在千本鳥居隧道中奔跑的場景,成為伏見稻荷大社最為人所知的場景之一。
沿途會經過許多小祠堂或墓塚,日本人稱參拜這條山道的過程為「御山巡」。老實說,看到這區高低錯落的碑塚、狐狸雕像與大小新舊不一鳥居,在深林濃蔭下,瀰漫一股悚然詭異的氣氛。
熊鷹社,內部相當暗,加上成排白燭燭火搖曳,也挺「靈氣逼人」滴!
熊鷹社後方高懸小型鳥居。
如果豎立不起大座的鳥居,就以這些縮小版的鳥居來祭祀,心意不減。
由於這天實在暴熱,走在林中濕度又很高,實在讓人感到吃不消,所以我們只走至「三ツ辻」就打道下山了,下山所見到林蔭襯朱橋,相當和風啊!
路口還是有的兩尊狐狸神守護。
參拜者休所。
參拜者休所內,自動給又熱又渴的自己來一杯奉茶吧。
伏見稻荷大社官網:http://inari.jp/index.html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可蜜莉荋2010/04/16 13:09要走完千鳥居步道,的確得有時間和體力
去年我們去,也礙於時間的關係沒走完全程就下來啦!果然要欣賞整個步道的風光盡覽無疑,還得真的有體力和時間才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