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戶城,通稱「留崎城(留ヶ崎城)」,位於青森縣南部的三戶町,由馬淵川和熊原川侵蝕形成河階,二條河川形成天然的防護河、周圍是孤立台地,低地與高地差約90公尺,在海拔131公尺處建立連郭式山城,從室町時代後期到江戶時代初期皆是三戶南部氏的居城。南部氏在江戶時代將居城轉至盛岡後,三戶城也仍是一個戰略要塞;隨著廢除城代,三戶城變成古城,2022年被指定為「国の史跡」。現今城跡改建為城山公園,公園佔地面積為28公頃,可觀賞到重新修建的城樓,園區種植約1600多棵櫻花樹,在春季各種櫻花盛開蔚成一片絢爛,為青森縣南部首屈一指的賞櫻勝地。三戶城跡城山公園被選為「日本歷史公園100選」之一,是一個可以體驗歷史、自然和遊樂等多種活動的公園,深受當地居民喜愛。
來到JR八戸駅內通往「青い森鉄道」改札口。
搭乘行往盛岡方向「IGR いわて銀河鉄道」的列車前往三戶。車上乘客不多,非常安靜。
青い森鉄道途中景色,可以看到東北新幹線盛岡 - 八戶之間的路段。
這區應該是櫻花樹的園圃,也開滿一片粉嫩。
約20分鐘車程抵達青い森鉄道「三戸駅」,由車站徒步至三戶城跡「本丸跡」約3.8公里,加上超過一半是上坡路段,實際走起來約一個小時。
搭乘南部バス往田子町方向,約10分鐘在「三戶町役場前」站下車,再徒歩上山約15~20分鐘。可以看到時刻表上班次很少,如果像CJ到的「不是時候」,正是沒有車班的時段,眼看下班車要80分鐘之後,就只能徒呼負負了。
車站前也有計程車招呼站,附有電話號碼可叫車,約10分鐘就到三戶城跡。日語袂曉講ê台阿桑也無法打電話溝通,就只好靠自己兩條「奧咖」走上山啦!
清水屋旅館,位於三戶車站前,始建於明治25年(1892年)的百年日式旅館,旅館最初由明治時代的木材商創辦,其建材採用當時精心挑選的上好木材建造而成,建築具有日本傳統風格。
沿著三戸駅的「駅前通」前行。
「村井家住宅」主屋,於大正12年(1923年)竣工的和洋折衷住宅,三戸駅前鼎盛時期的代表,平成19年(2007年)登録國家有形文化財。
屋宅入口的屋簷呈幾何圖案,頂部有老虎窗。屋頂是獨特的L形複折式山牆,正面的山牆上有三個拱形窗戶,使建築具有分離派風格的設計。這麼有特色的一棟建築,已經被列為國家有形文化財十幾年了都沒有好好整修再利用,真是可惜!
繼續走「駅前通」。
橫跨馬淵川的住谷橋。
馬淵川水勢盛大,遠方可見青い森鉄道橋梁,岸邊成排垂枝櫻替河景增色。
繼續依循指標前進。
橫跨熊原川的黃金橋。
到三條分叉路口,要走左方的道路上山。
開始有坡度的路面逐漸爬升。沒有行人專用步道,一輛又一輛的汽車經過,行走時要留意。
沿路有成排的櫻花,「三戶城跡」與「さんのへ春まつり」布招(春之祭2025.4.29~5.5)。
門住稲荷神社,據說是為了守護三戶城的第一要塞「大手門」而設置。
神社規模很小,前方有幾座紅色的鳥居,是稻荷神社的典型特徵。
繼續走上山,沿線都是櫻並木羅列,花開繽紛一路。
終於看到「三戶城址」界碑。右側汽車馬路,左方為登山小徑。
「三戶城址」界碑後登山小徑入口。
正研究著地圖走哪條路較佳,發現有位輕裝而行的男士往登山小徑走去,想到走馬路因沒行人步道要一直注意來往車輛,那就走山徑吧!
先前看到那位男士須臾之間就不見蹤影,整個登山小徑惟有阿桑獨行。
繞過這個髮夾彎,繼續往上爬。
終於看到城跡的建築。
位於山麓的綱御門,平成元年(1989年)復原。
位於城郭内部的「武者溜」,原是城門附近用作士兵集結、休息的空間。
鳩御門跡,原是三戶城的第二個門。
桜庭安房屋敷跡,是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也是南部氏家臣桜庭直綱之家宅遺址。安房源於桜庭直綱的官位「安房守」,所以別名:桜庭安房。
目時筑前屋敷跡,為江戶時代前夕到明治初期南部氏的重臣目時筑前之家宅遺跡。
看到櫻花滿開宛若撲天蓋地的態勢,剛剛一路上坡造成的不適都緩減許多了。
欅御門跡,本丸要再拾級而上。
垂枝櫻這邊是舊石階,也有座鳥居。
糠部神社鳥居,這座神社是為了紀念長期統治三戶地區的南部氏其功績而建立。
行過鳥居,右側可以看到「三戶城」石碑及天守造型的建築。
由於三戶城已無可考證的天守資料,或可能原本根本就無天守,但三戶町還是建立了一座三層三階天守風格的建築「溫故館」。
三戸城温故館建於昭和42年(1967年),作為歴史資料館,展示了南部氏相關的各種文物。
三戶町歷史民俗資料館,館內展示三戶町從繩文時代到近代歷史發展的資料。前方基座上有顆圓石是來自山梨縣南部町富士川的「子持石」,為三戶町的民眾所捐贈。
糠部神社本殿。左側樹幹上綁有注連繩的是樹齡800年的御神木大杉,據說可追溯到第一代藩主南部光行之時代。
左是糠部神社側立面;右為糠部神社社務所,販售御朱印・武将印及御守・御札。
糠部神社境內有多棵古木,這棵「さいかち(皂莢樹)」的老樹,樹齡約為400年。
松生桜,是赤松的樹幹上長出「ヤマザクラ(日本山櫻)」,非常奇特!
松生桜的姿態,日本山櫻盛開皎潔如雪。
赤松的樹幹上長出櫻花樹的部位。
三戶城本丸跡,當中植有一棵高大的染井吉野櫻,是三戶城代表性的櫻花樹,稱之「桜の標本木」。
「桜の標本木」滿開盛況。
本丸跡一側作為停車場,沿著櫻並木下在「春まつり」期間設有許多攤位,以飲食商品居多。
イベント広場(活動廣場),中心為廣大的草坪,四周有染井吉野櫻與垂枝櫻環場,「春まつり」期間會搭設舞台進行表演節目。
染井吉野櫻與垂枝櫻環場的イベント広場。
イベント広場設有供孩童玩耍的遊戲器材。
三戶城跡台地周遭遍植櫻花。
大御門跡,原為三戶城本丸的主入口。
三戶城跡城山公園櫻花最盛的區域是在糠部神社旁的草坪,有大片的染井吉野櫻林。
穿過染井吉野櫻花樹林又喜見垂枝櫻如瀑。
遠眺日本庭園與祥鷹閣。
糠部神社參道櫻花參天。
自欅御門跡俯瞰鳩御門跡方向櫻花美景。
綱御門(内側)與「天地有情」石碑。
自「天地有情」廣場俯瞰台地、遠眺三戶町。
回程還是走林間山徑。
回首「三戶城址」入口。
三戸駅改札口。
搭乘「IGR いわて銀河鉄道」的列車往八戶。
兩節車廂不到10名乘客,這樣營運狀況不知還能維持多久?!
CJ攝於三戶城跡城山公園 @青森縣三戶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