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谷窟毘沙門堂,位於岩手縣西磐井郡平泉町,是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麿平定蝦夷後,感念戰勝的關鍵是獲得「毘沙門天王」護國佑民之加持,於延暦20年(801年)創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為平泉最古老的寺院,一直以來香火鼎盛:以奥州藤原氏為首,源頼義・義家(八幡太郎)、源頼朝、伊達政宗等都曾來這裡參拜。此寺經過數次祝融摧毀,之後重建成模仿京都清水寺「舞台式」高架建築,為現今所見之樣貌,平成17年(2005年)境內全域為日本國家指定史跡。
從嚴美溪搭乘巴士到這邊大約只需要10分鐘內就可抵達。巴士下車的地方就是達谷窟的大門口非常便利。達谷窟毘沙門堂佔地不大,主要是看達谷窟毘沙門堂和幾個小的寺堂,時間大約規劃1個小時即可。
第一鳥居和售票亭。拜觀券、御守等紀念品都在售票亭這裡購買。
達谷窟毘沙門堂由「別當・達谷西光寺」管理,成人入料400日圓。
一之鳥居為石鳥居「八石之鳥居」。
二之鳥居為木鳥居「八丹之鳥居」,曾於昭和30年(1955年)損毀,平成10年(1998年)重建。
三之鳥居為木鳥居「八杉之鳥居」,建於明治初期。
達谷窟毘沙門堂屬於天台宗・達谷西光寺的管轄境內。但入口參道的鳥居正對著的卻是毘沙門堂。特別的是,在達谷窟毘沙門堂所看到的二、三鳥居為「兩部鳥居」形式,下方的基座為橫向,從上方看會是「H」字。一般而言,這種設計的「兩部鳥居」通常都是在海中或湖中出現為多,為了讓鳥居抵禦風浪設計而成,而在平地上的達谷窟毘沙門堂鳥居也呈現如此形式。
歷史悠久的鐘樓堂,慶長20年(1615年)初建。
昭和58年(1983年)新鑄的銅鐘,重約563公斤。
三之鳥居旁石碑上書有達谷窟毘沙門堂的山號「古峰山」。
奉行坊杉,位在三之鳥居內側,以前僧侶有活動時會依指示先聚集在此雪松下。
昭和21年(1946年),附近的房屋發生大火,西風吹來的火延燒到毘沙門堂和辨天堂後,被這棵雪松擋住,大杉木同時失去了西側的樹枝和樹葉,不動堂、鐘樓等幸免於難,雷神寄宿木於此杉樹上,火之神不動尊才止步。
走過三之鳥居,寺院主要格局盡入眼前:達谷窟毘沙門堂的御堂、蝦蟆ヶ池和弁天堂。
弁天堂位於蝦蟆ヶ池中島上。
弁天堂所祭祀的是「七福神」中的女神弁財天,祈求提升財運的神明。
御堂,嵌建在真境山下崖壁裡,東西長約150公尺、高約35公尺的岩屋,坂上田村麿於延暦20年(801年)創建,後毀於火災;慶長20年(1615年)伊達政宗重建,重建後的寺堂建築則是蓋在高大的柱子上,為仿效京都清水寺的「舞台式」高架建築形式;1946年再度火損,1961年重建至今之所見。出入口不像一般寺院開於佛堂的中間,反而設在兩側階梯(右上左下),右側入口階梯前置有一對狛犬。
御堂門口。可看到堂屋與岩壁嵌合。
御堂殿拜主要供奉的是「毗沙門天」,初為的108座現在僅剩下33座;另堂裡還有一尊每33年才公開露面的密佛祖。御堂內禁止拍攝,以上二張是從堂外門口向內拍的角度。
御堂正對向外開窗可俯瞰中庭的蝦蟆ヶ池與弁天堂全景,遠方田野盡收眼底。
崁在石壁內的寺牆結構。
近觀以方柱構建的「舞台式」高架形式建築。
出口下樓庭院眺望達谷窟毘沙門堂。
沿參拜路線前行,在毘沙門堂的西方岩壁上有一尊11世紀鐫刻的岩面大佛。
這尊大佛是日本最北的一座「岩面磨崖佛」,也是日本國內五大佛像之一,雕刻著大日如來佛,高度約16.5公尺,臉長約3.6公尺,肩寬9.9公尺,相傳這是為悼念前九年和後三年之役中死去的敵我雙方戰魂,由源賴朝在馬背上用弓雕刻而成。佛像大約有920年左右的歷史,胸部以下自明治29年(1896年)崩塌,現在僅存臉部和肩膀的部份依稀可見,其他部份皆嚴重受損,已被指定為平泉町的文化資財。
再返中庭,蝦蟆ヶ池綠水如鏡共綠林伴襯弁天堂。
弁天堂外工作人員正在砌石。
賴三樹三郎君詩碑。其22歲時寫的漢詩被刻在高館義経堂的詩詞紀念碑上。
賴三樹三郎(1825~1859年)江戶時代後期歷史學家、思想家賴山陽之三子。儒學學者,尊王派志士。其與聚集於京都的學者文人、尤其是尊攘志士如梁川星嚴、梅田雲浜等交往密切,是京都尊攘運動的核心人物。在日本江戶時代後期(安政五年)在「安政大獄」中被處刑而亡。
池中寺(可惜紅葉變色稀微)。
自達谷窟毘沙門堂往東側走,便是進入「別當・達谷西光寺」的寺院區。
不動堂,為去除厄運之堂,於1789年重建,供奉的的不動明王像是平安時代後期所製。
不動堂外牆以竹片鑲嵌奉納者姓名,覺得很別緻。
不動堂與鐘樓。不動堂寶瓶造屋葺布滿濃綠青苔,坐落杉林間極具歷史深幽之感。
由不動堂後林間眺望金堂。
金堂前庭。
金堂前庭有棵樹齡500年的「コウ(棡)」木(槲櫟)。
金堂,為「別當・達谷西光寺」的根本道場,初建於延暦21年(802年),延徳2年(1490年)大火燒毀,目前的建物於1995年完成,為桁行5間梁間6間大堂,其內供奉約120公分藥師如來佛,是以真鏡山上的松樹神木雕刻而成。
位於第一鳥居外的御供所(就在巴士站牌邊),建築與福島縣南會津郡大內宿的茅葺屋造相似。礙於時間關係就沒進去了。
巴士來了,前往下一個平泉遺跡名所「毛越寺」。
2019年秋日 CJ與達谷窟毘沙門堂 合影 @ 平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