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杜鵑花大約有900多種,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熱帶、亞熱帶至高山寒帶。


Sampl Trees Area 樹標本園 ↓ ↓ 士林官邸 Shihlin residence 17/09/2010年

埔里杜鵑 Rhododendron robropilosum 。
在台灣有 4、埔里杜鵑
花色呈現淡紫紅色的埔里杜鵑、是台灣的特有種,主要生長在陡坡、新開闊的道路、崩塌地以及低海拔的二葉松和五葉松林中。
對於貧瘠的土壤環境、具有非常強韌的適應力,在南投奧萬大森林遊樂區步道沿線幾乎隨處可見。
埔里杜鵑因為花柱被毛、所以這項特徵也充分被應用在學名的命名上,別稱毛柱杜鵑 Rhododendron lasiostylum Hay。在奧萬大附近的山地,每年二到五月、埔里杜鵑經常2至3朵花蕊簇生枝頭,一片繽紛燦爛,比起秋季的滿山楓紅毫不遜色,因此也成為奧萬大森林遊樂區另一項原生魅力! 5、西施杜鵑6、著生杜鵑7、金毛杜鵑希望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都能親身體驗台灣原生杜鵑花之美。
(1) 中文名稱: 埔里杜鵑
(2) 英文名稱: Rhododendron robropilosum
(3) 學 名: Rhododendron breviperulatum Hayata
(4) 科 名: 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
(5) 別 名:南澳杜鵑 R. breviperulatum Hay 、毛柱杜鵑 Rhododendron lasiostylum Hay
(6) 原產地: 臺灣
(7) 分布:
生長於海拔400-2,500公尺之間,台灣特有,性嗜陽而不耐陰,雄蕊五枚且花柱被毛是其特色,其學名乃依此特徵而命名為毛柱杜鵑(Rhododendron lasiostylum Hay.)。不過新版植物誌作者認為,其與南澳杜鵑(R. breviperulatum Hay.)差異不大,雖有變異,但不足以成立兩種,遂將其併入南澳杜鵑。
(8) 用 途:
1.觀賞、水土保持、路邊植栽用。
2.藥用:性味:葉、根、花:辛、涼。
效用:葉:袪痰,平喘,消炎。治咳嗽痰喘;根或莖:治慢性氣管炎,肺腫瘍;花:治肺結核,咳血。
(9) 莖:
樹枝甚多,將整株形成團狀,全株密被褐色短剛毛,幼枝細軟。
(10) 葉:
pkpicture
okokp
葉單生、互生,叢生於小枝先端,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1~4 公分,寬0.5-1.7 公分,先端銳尖有尖突,基部銳尖,全緣或邊緣略反捲,上表面深綠色而散生有灰色毛茸,下表面沿脈被灰或褐色刺毛;葉柄長約 1 公分,被伏毛,嫩芽銀白色,老葉冬季及向陽處葉色偏紅。
(11) 花:

南澳杜鵑為常綠性灌木,植株高約1~2公尺,幼枝密被黃褐色剛毛,葉為長橢圓形,紙質,葉表、葉背脈和葉柄均密被剛毛,二到四月間開花,莖頂萌發1~5朵粉紅色花,花冠為闊漏斗形,常可在道路邊坡上見到粉紅花蹤。
(12) 果實:
果實為卵狀圓柱形蒴果,長 0.7~0.8 公分,寬約 0.3~0.4 公分,熟時由綠轉紅褐,先端有殘存的花柱,七月至九月間成熟,成熟時開裂,蒴果中的種子,隨風散開,達到散播種子的目的。
(13) 特徵:
常綠性灌木,生長於陡坡或新開闊的道路或崩塌地及低海拔二葉松及五葉松林中,耐貧瘠的土壤環境,適應性強。台灣特有種,生長於海拔400-2,500公尺之間,主要分布區域在南投縣沙里仙溪、關刀溪、九九峰、奧萬大及台灣中部埔里山區均可見。顏色穩定,主要為淡紫紅色,花期:2-5月。
(14) 其他: 資料參考:http://biodata.tesri.gov.tw/wildplant/ 搜尋 紅毛杜鵑應紹舜 台灣的高山植物 渡假出版社 民69年8月 53頁 紅毛杜鵑
(15) 拍攝地點:士林官邸 Shihlin residence 17/09/2010年,時間追踪紀錄, 樹標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