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會問我一個問題:老師,你股票不賣,又該如何賺錢呢?
有時候感覺這類的問題還真不好回答,但既然目標是成為一位優秀老師,就要好好地認真面對學生的問題。
首先聲明的是,我不是不賣,只是很少交易。
...
假想一下,你養了一隻母雞,剛買進來的時候還蠻便宜的,過一陣子,好不容易把雞養大了,母雞開始生蛋,這時候市場的肉雞價格還不錯,可以馬上讓你的口袋麥可麥可,你該如何選擇呢?
(1) 把雞賣掉,領到一筆豐厚的利潤。
(2) 還是等著雞生蛋,雖然賺得比較慢,沒辦法讓你現在口袋麥可麥可,但只要母雞不出狀況,就可以有定時的一些小額收入。
...
當講到這邊,學生通常懂了我要表達的意思,但也往往會顯露出不知如何選擇的困擾。
有些人喜歡賺取價差,這也沒甚麼對或錯,只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定期自動進入口袋的被動式收入,因為這種被動式收入雖然慢,但如果穩定長期,是可以傳承後式的。但賺取差價雖然及時取得大筆財富,但如同殺雞取卵一樣,領了就沒有了。
...
爲什麼很多人喜歡眼前的利益?
這倒是一個値得探究的問題。
如果能解決問題的根源,應該就可以找到避免的方法,於是我又去瘋狂地找了一些書籍,希望能尋獲一個答案。
突然看到了一個心理學實驗的例子,倘若現在給你100元,或一個禮拜以後給你110元,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受試者大多選擇當場拿100元。
如果改變一下問題,過52週給你100元,或者是過53週給你110元,又會選擇哪一種?
受試結果發現很多民眾願意多等一個星期來多賺10元。
這兩個實驗為何會讓一週這個概念差距這麼大呢?
簡單來說,前者是現在與未來相比,後者則是未來與未來相比。現在滿足、及時行樂,會讓大腦牽涉到衝動行為的區域產生高度活化的現象。所以厲害的商人知道這個道理,低頭期款,或者是前幾期只要支付超低利息,輕易的啟動消費者腦中的及時行樂衝動區,馬上就下手購買,卻不考量未來高利率所帶來的風險。
這就像是魔鬼交易一樣,如同電影迴路殺手一樣,與雇主簽訂的契約中,加上一個條款:只要雇主要求你殺掉未來的自己,就能夠獲取大量金錢,奢華享受30年。30年一到,魔鬼再用時光機把你送回30年的自己面前,讓30年前的你殺掉自己。
為什麼你會簽訂這種魔鬼契約呢?
因為現在的即時行樂,遠比未來的風險還要讓你頭昏。
請支持國考圖解書系
【【十力文化重要書系】】(可直接點選左連結)
最新圖書:圖解法律記憶法
國考系列:【圖解法學緒論】、【圖解憲法】、【圖解行政法】、【圖解民法】、【圖解刑法】、【圖解刑事訴訟法】、【圖解民事訴訟法】、【圖解國文】、【圖解公司法】
打官司系列:《圖解刑事訴訟法(打官司)》、《圖解刑事訴訟法(打官司)》
投資理財系列:【圖解不動產買賣】
生活法律系列:《車禍資訊站》、《資訊法律達人》、《捍衛權利大作戰》(五南)
法律人系列:【法律人的第一本書】(五南)
想瞭解個資法嗎?歡迎選購【【圖解個人資料保護法】】
重要貼文: Big Data,巨量資料,大數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