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不容易看到高度夠高,也夠奇特的建築,雖然101大樓夠高,但我每次經過時早習以為常,雖然它聳立在市區中,像是劃過台北的一道天際線,這次來北京在沒有刻意下來到了北京的中央電視台看到這座電視台的大樓也就是當地人稱之的「大褲衩」,來到北京看到各式的高樓並不稀奇,這個城市的高樓非常的密集,這種極度的開發城市我們都稱之謂「都市叢林」;大褲衩位於朝陽區是個商業區,這裡充滿著商業的生活氣息,聽當地人說這裡的變化神速,一座座的商業大樓,也都有地鐵連接,也有購物商場,如果你困住在這座都市叢林中,在這個空間中,它會滿足你的消費,也有辦公大樓為和生活需求的商業街。
現在的大型都會,都都會依託大型的建築來體現都市的象徵和特徵,而有些建築它的意義也確是如此,我想如果你問北京人,如果要選擇一個建築來代表北京的都市新貌,答案肯定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對於一個外來客來說,「大褲衩」是我認為比較有特色的建築,北京建設硬體化的程度,許多是反映在建築上,當權者為了建設也義無反顧的拆除了許多具有傳統特色的胡同老建築和四合院,取而代之的就是這些看上去奇奇怪怪的建築。
我在車上經過了一座高架橋,很遠的就看到了這棟建築,我告訴同車的親友說,遠看這座大褲衩很雄偉,遮蔽了眼前的一小塊北京的天際線,但親友搖頭的苦笑說,對於他們這些老北京人來說,很珍惜自己原來生活的空間和土地,建起了高樓破壞了環境,各方勢力的交鋒結果,顯然的追求新的商業利益還是站在勝利的一方。
這種被迫的接受的方式,雖很無奈,但也忽略了自然環境,北京的霾非常的嚴重,今天在霾影中看見這一座鋼骨架的建築,在霾影下有點鋼鐵的柔情,用鋼架分隔的格子,確有不對稱的美感,這座建築是由荷蘭建築師設計的有藝術家眼光,讓我見識到了從建築的觀點和鋼架的結構中,也存在著矛盾和不對稱,但在我眼裡還是挺柔情的。
雖然隨行的親友不同意我的觀點,但我也覺得北京值得珍惜的豈止是天空和土地,那些在地上有著幾百年歷史才能形成的老胡同和四合院,日漸沒落而這些都是這些都市叢林無法取代的。
這座高234公尺的電視大樓,也許是座古怪、造型奇特的大樓,以鋼骨格成許多不對稱的方格,仰望著卻觸摸不到,滿足了一些人的視覺享受,這些人也包括我在內。
被一片鋼絲網圍起來,它所反映的是一種無奈的妥協?還是什麼?這俺也不明白!
儘管它怪異,挑戰人們的審美角度,但反叛傳統的建築,不論遠觀、或是走近它,都很突顯,一個城市中有那麼一棟建築物違反一般傳統的高樓,我覺得這挺好的!
這棟建築儘管怪異,但卻是一項建築技術的挑戰,兩座主結構,向內傾斜,而在中間接合,形成一個主體,也許格友們認為它怪異,但也造成視覺上的突出,我是蠻欣賞它的。
這座特殊造型的電視大樓,能使這座城市的文化上改變什麼?或給民眾一些什麼?我在大陸旅遊期間也看了一些中央電視台所製作的節目,有些也頗有水準,我也愛看,我想電視台都應有自己的視野,製作一些好的節目回饋給觀眾,也就像這座建築一樣是一座有視覺的內涵的地標。
在霧霾中驅車經過,北京的天空灰濛濛,但這座大建築卻被襯托的很顯眼,四週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大樓。
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水平也提高了,當然跟著建築也就提高嘍~大褲衩旁邊的這片老房舍不知何時會面對「拆」的命運?
北京的市容包容兼蓄,新建築週圍仍保有老的房屋,會造成視覺的衝突,但也各得其所。
不過,我對於這棟中央電視台的大樓,覺得有種不對稱的美感,但並不認為每棟新式的建築都是很好的,北京的城市建設最近十年來快速的發展,慢慢的拋棄古都的色彩,披上了現代的樣貌,少了北京的胡同,多了許多高樓,雖然這些高樓也都有著獨特的造型,但少了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北京和我十年前來的時候已經完全的改觀,已經很難找到以前的那種帝都的色彩。
因此,我回應我的親友說,歡迎他們來臺北看看,雖說臺北的房子看起來舊舊的,沒有北京的高樓多,但臺北是個有新、有舊、有傳統、有文化,是個擁有不同味道的城市和不同於大陸的生活氛圍,這些都足以細細的品味。
- 16樓. 譚梅2013/10/08 09:24
大裤衩记得曾被网民评为最丑的建筑,哈。现在的大陆被戏称为国外建筑师实现奇思怪想的试验田,各地大兴土木,政绩工程多了,许多大而无当,极度浪费。
北京的霾前几天又出名了,我们这里的霾也不遑多让,我们这里是因为工业,据说北京最主要的是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数百万辆机动车,又限行又限号还是解决不了车辆的膨胀。
若说沙尘暴治理应该好多了,十年以前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几场沙尘暴遮天蔽日,这几年除了偶尔有些微扬沙,还得感谢三北防护林工程。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北京是一個有文化的都市,這我想大家都認同,但結合了現代化元素的北京,我觀察的也只是個表面,但也看到了一個大國慢慢崛起的企圖心,不管是否是國外建築師的試驗場,但走入國際化要有接受國外文化的心胸,而建築就是最明顯的,我不覺得怪異,也許是我學建築的關係,從技術的角度,這些在北京的新建築和老建築是有點衝突,但想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都市,這也是必需接受的事實,這是我的看法。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8 15:32回覆 - 15樓. 多硯坊 (休)2013/10/05 14:18
新老並存
猶如在四四南村
仰望台北一零一
五味雜陳的滄桑
形容的很恰當,真好像從四四南村望一0一,
記憶有時就是由不得自己,四四南村滿載許多人的記憶,
拆除改建,記憶和理性交會,我想不管是大褲衩或是一0一,也都有相同的感受。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6 08:47回覆 - 14樓. abcteddy2013/10/05 05:53照片
以前曾用過一張剛上大學時的照片,之後就改成卡通頭像了。這張是前一段有幸出席某學術會議在晚宴時照的。平時會比較邋里邋遢一些,所以也就不太照相的。
最近一年多,總愛半夜加餐又疏於健身,所以體重一直在直線上升。已經被女友稱"fatty(肥仔)"了。不過我老媽反而比較喜歡我胖些。
我很驚訝北京現在竟然還有這些棚屋(最後那張照片),這在我們那邊都比較罕見了。或許北京是老城區,比較難以在短時間改造。北京的霧霾不知道何時能夠徹底改善。因為長期生活在空氣質量不好的環境中,可能會誘發一些想象不到的疾病。
小心點喲~小時候的胖不是胖,中年以後的發福現象,等發覺以後再想恢復以往的身材就不容易嘍~年青時愛吃吃喝喝挺正常,我以前身材也近八十公斤,現在用意志力拒絕美食,好不容易體重降到七十以下,媽媽喜歡胖兒子,看到在國外生活如意,體重上升女友不認同,那可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我到一個地方,最喜歡感受的也就是那些小巷,格文中的那些棚屋也從存在於巷弄中,但在那裡可以感受當地的蔗民生活,逛這些地方我覺得比逛博物館、購物中心好看多了,這些小巷何處尋,其實也不難高樓大廈附近一定都有,想體驗悠悠的在地古老時光,見證一個城市的興衰,到這些巷弄我總是樂此不疲。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6 09:06回覆 - 13樓.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2013/10/04 08:56
雖然我也不反對新舊交雜,很多大都市都是如此,但希望還是保留一定的
文化遺產,北京的胡同現少了很多,加上頤和園等景點總給人舊臉被拉皮
的感覺,每次去總忍不住有些失落哪。
不過老哥的大作都非常有內涵,也都有不錯的視野,廣受格友歡迎:)
- 12樓. abcteddy2013/10/04 08:00北京的大褲衩
大褲衩外面的那圈鐵絲網圍墻真煞風景。大陸的這種極具沖突的景象可謂是隨處可見,讓人搖頭。感覺有點像某些人,一夕暴富,但卻不懂得如何穿著得體。有些官員的外表看起來進化了,但頭腦還停留在過去。
北京的惡劣天氣我覺得不是植樹,綠化的問題。實際上恰恰相反,北京每年的綠化費用和植樹的數量應該高居全大陸之首,但仍然無法根治。究其原因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蒙古草原持續沙化)有很大的關系。當然工業化帶來的污染問題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我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老舍先生的文章,講民國時期的北京城春天的風,就是狂風遮眼,黃沙遍地。以下是文章的原句:
「 寒風,卷著黃沙,鬼哭狼嚎地吹來,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青天變成黃天,降落著黃沙。」
由此可知北京的惡劣天氣狀況由來已久,只不過現在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罷了。對於北京的天氣,我大致上還能接受,狂風遮眼我沒遇到,但總是想體驗一下,
老舍是個名家,說得也真寫實,可我就並不這麼想,天氣有點朦朧,看到的景象像是喝多了白乾,模糊、飄搖那麼多有詩情畫意,所以嘍~青天變黃天,那是沙塵暴,習慣了就好,在那種空氣中,保持清醒,北京的世界清晰的很也在當地人的心裡。
大陸的綠化,說正格的,投入了不少的心力,但這種工作也並不能馬上見到成果,在北京工業大廠都遷出了,奧運期間我也正好在北京,那時的空氣也改善了不少,事在人為吧!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4 11:12回覆 - 11樓. 東村James2013/10/04 06:15
看您的相片﹐北京的灰矇矇﹐似乎污染滿嚴重。
樹﹐不能再砍了。
北京每年有一段時間就是有霾,看到任何東西都是灰朦朦的,
這好像並不全然是污染造成的,氣候條件下,要完全的改善,
污染也是要想法克服改善的一個大問題。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4 11:46回覆 - 10樓. 幸福☆Anita_暫離,暑假再回來2013/10/03 22:30
確實很特別
由您的照片看來
每個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風貌
也許 在新舊交替的這個年代
有著些許的矛盾衝突
年紀稍長的 希望保有傳統的古老文化
而新一代的年輕人 會希望有個新時代的產物
這似乎又是 見仁見智的事兒了.......
在北京確是有著不同的風貌,在老北京看新北京,
就如妳所說的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看法,年青人有接受新事務的觀念,
大陸主要大城市的現代化也是有目共睹
興建這座大褲衩一會義無反顧推平許多具有傳統的老建築,
要繁華,有新有舊,真是見仁見智,也就無解。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4 11:40回覆 - 9樓.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2013/10/03 18:02樣子
這棟建築物真的很像大褲釵
奇怪不對稱 線條取勝
社會愈科技文明亂象愈多
自然環境破壞了
受害的還是人類自身
不對稱也有著美感,並不會感到突兀,這就是建築師讓我佩服的地方。
鋼鐵給人的印象部是硬,但這座大樓用鋼鐵方格格成的整合建築,有視覺的衝突,我還是要說不簡單。
任何的發展都會造成對自然的破壞,這是定律,如何打破,考慮著大家的智慧。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4 10:56回覆 - 8樓. 竹子2013/10/03 17:11
北京的大褲衩
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介紹,這形容還真貼切呢!
是說北京的市容建築還真的是包容兼蓄
文明與歷史的衝擊應該還會在這個城市發展下去.....
北京的古建築亭台樓閣有吸引人的魅力,現代的建築同樣很新潮,
雖然有些古蹟經過了翻修,但也確是世界文化遺產,
現代與過去,這場拉鋸,還有有的.......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4 10:49回覆 - 7樓. paulao2013/10/03 12:27
人迷我不迷..王金平縱有鋼鐵般的手段,已經讓人看破手腳了!
邀請您來看PAULAO的今日2013/10/03新聞剪影:
馬建議提申訴 王:不想讓黨為難 | MSN 新聞頻道 http://news.msn.com.tw/news3361253.aspx
Paulao:王金平有這麼好心處處為黨??看看我13樓轉載的謝啟大的文章就能看破!我看是他怕面對國人跟黨員吧?只怕他連電視專訪都不敢..有誰看到他接受任何專訪[解釋原委]過?這就是心虛,根本見不得光!反而馬英九表現得坦蕩蕩!
卻被綠營炒作是意圖與黃世銘[串供]??王金平到目前只敢在媒體圍堵的麥克風前說幾句不關痛養的話,丟給考紀會一張[聲明]自說自話,媒體與國民黨就可以放過他了?大家好好想一想!!王金平[見得了光]嗎?
我不反對政客追求名利,但是人要有為就要有守,如果所做的事嚴重的違反道德,不管他有多高的成就,都是可能會帶著子孫下地獄的[墮落]!!王院長,是否還要再繼續無恥下去??請三思吧?
媒體、立院、王金平根本都失了焦,
導向監聽,將監聽如滾雪球般的一天天變大,
關說就是關說,不要模糊了事件的真象,
這場政治鬧劇趕快結束吧!我實在沒興趣看下去。
航迷老叟 於 2013/10/03 16:0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