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語漢音學(四)
王峙淵 著
第四節 民國時代台語漢音的音類
一、民國時代的閩台漢音聲類,也稱十五音,實際是二十聲。各家名稱,略有不同:列舉如下:
(一)民國□□□《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的十五音是:
柳邊求去地 頗他貞入時 英門語出喜
(二)民國沈富進《彙音寶鑑》的十五音是:
柳邊求去地 頗他曾入時 英門語出喜
(三)民國林登魁《烏字十五音》的十五音是:
柳邊求去地 頗他曾入時 英門語出喜
(四)民國李木杞《國台音通用字典》的十五音是:
柳邊求去地 頗他曾入時 英門語出喜
(五)民國徐金松《台語字典》的十五音是:
柳邊求去地 波他貞入時 英門語出喜
(六)民國王峙淵《台語漢音的音類與音讀》的二十聲是:
柳(ㄌ)邊(ㄅ)求(ㄍ)去(ㄎ)地(ㄉ)
頗(ㄆ)他(ㄊ)曾(ㄐ)入(ㄖ)時(ㄒ)
英( )門(万)語(兀)出(ㄘ)喜(ㄏ)
泥(ㄋ)莊(ㄗ)疏(ㄙ)毛(ㄇ)清(ㄑ)
二、民國時代的閩台漢音韻類,有四十字母(閩南漳州)、四十五字母(閩南漳州及廈門)等各種分法。
(一)民國□□□《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訂閩南漳州音系韻類為四十字母:
君堅金規佳 干公乖經關 孤驕雞恭高 皆巾薑甘柯 江兼交家瓜 膠龜扛枝鳩 官車柑更京 蕉姜天光間
(二)民國沈富進《彙音寶鑑》,訂閩南漳州音系韻類為四十五字母:
君堅金規嘉 干公乖經觀 沽嬌梔恭高 皆巾姜甘瓜 江兼交迦檜 監龜膠居ㄐ 更褌茄薑官 姑光姆糜閒 嘄箴爻驚關(左口右關)
(三)民國林登魁《烏字十五音》,訂閩南漳州音系韻類為四十五字母:
君堅金規佳 干公乖經觀 沽嬌箴恭高 皆巾姜甘瓜 江兼交迦檜 監龜膠居ㄐ 庚褌茄梔薑 京官扛菗(从艸从犬从由)閂 姆乃爻闖毛
(四)民國李木杞《國台音通用字典》,所列四十五字母,與《彙音寶鑑》相同:
君堅金規嘉 干公乖經觀 沽嬌梔恭高 皆巾姜甘瓜 江兼交迦檜 監龜膠居ㄐ 更褌茄薑官 姑光姆糜閒 嘄箴爻驚關(左口右關)
(五)民國徐金松《台語字典》,訂閩南廈門音系韻類為四十五韻母:
蛙歪彎嚾衛 掩翁宇偉溫 黃姆餡噯嘔(左嘔右欠) 嬰圓影貓(左口右貓)鴦 嘿鞍唉黃亞 哀庵安洪歐 廈英衣野閹 淵秧妖音因 腰勇憂澳烏
(六)民國王峙淵《台語漢音的音類與音讀》,就《彙音寶鑑》四十五字母去除俗音部分,訂台語漢音(讀音)的韻類為的三十一:
君堅金規嘉 干公乖經觀 沽嬌□恭高 皆巾姜甘瓜 江兼交迦檜 □龜膠居ㄐ □□□□□ 姑□□□□ □箴爻□□
三、民國時代的閩台漢音調類,也叫做八音,實際上是七個聲調。列舉如下:
(一)民國□□□《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所舉的八音是:
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下上 下去 下入
豐 俸 諷 福 鴻 鳳 轟 或
(二)民國沈富進《彙音寶鑑》所舉的八音是: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第四聲 第五聲 第六聲 第七聲 第八聲
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下上 下去 下入
君 滾 棍 骨 群 滾 郡 滑
(三)民國林登魁《烏字十五音》所舉的八音是:
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下上 下去 下入
君 滾 棍 骨 群 滾(免用)郡 滑
(四)民國李木杞《國台音通用字典》所舉的八音是: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第四聲 第五聲 第六聲 第七聲 第八聲
君 滾 棍 骨 群 滾 郡 滑
(五)民國徐金松《台語字典》所舉的八音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第四聲 第五聲 第六聲 第七聲 第八聲
上平 上上 上去 上入 下平 (同第 下去 下入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平 二聲) 陽去 陽入
(六)民國王峙淵《台語漢音的音類與音讀》所舉的八音是: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第四聲 第五聲 第六聲 第七聲 第八聲
清平 清上 清去 清入 濁平 濁上 濁去 濁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東 董 凍 啄 同 動 洞 獨
ㄉ烏ㄥ一 ㄉ烏ㄥ二 ㄉ烏ㄥ三 ㄉ烏ㄍ四 ㄉ烏ㄥ五 ㄉ烏ㄥ六 ㄉ烏ㄥ七 ㄉ烏ㄍ八
(七)民國王峙淵《台語漢音的音類與音讀》〈台語漢音聲調名八實七〉:
凡是原第六聲為次濁上聲的字,台語漢音讀同清上(第二聲)的聲調。
凡是原第六聲為全濁上聲的字,台語漢音讀同濁去(第七聲)的聲調。
例如養字,廣韻餘兩切,次濁上聲(第六聲),台語漢音讀第二聲。
又如動字,廣韻徒總切,全濁上聲(第六聲),台語漢音讀第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