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伯仲叔季?孟仲季?(改)
2010/01/29 21:47
瀏覽24,497
迴響3
推薦7
引用0

中國對子嗣順序有所謂的「伯(孟)仲叔季」,用來排列孩子們的出生次序。

伯(孟)

雖然有時我們用「伯仲叔季」來分,但是在講農曆月份時,又說是「孟仲季」。讓我一頭霧水。所以找了一下網頁資料,發現在東漢《白虎通義‧姓名》中有提到:「嫡長爲伯,庶長爲孟」。也就是說,在古代一夫多妻(妾)的制度下,正室(大老婆)的第一個小孩為嫡長子,也就是在排列上指「伯」;偏室(妾)的第一個小孩為庶長子,也就是指「孟」。《說文‧人部》中也有提到「伯,長也。」所以如果「伯」和「孟」要比地位高低的話,「伯」還是比「孟」大,即使妾先生了第一個小孩,雖然年紀比妻子所生的第一個小孩來得大,但是地位不會比較高。

這是中國傳統位階制度的一環。

說到「仲」的話,《說文‧人部》中也提到了「仲,中也。」成語有所謂的「伯仲之間」,意思就是指老大和老二的能力其實不分上下。外國的心理學研究曾認為長子(firstborns)的智力較高,因為出生後較常和成年人相處,後續生的小孩則因為家庭資源被分散,所以表現較差;不過也有研究反對這樣的看法,認為後來生的小孩反而可以得到兄姊的照顧,而有相近的智力水平。

不過我覺得,智力好壞、出生順序又怎樣,還是自己的夢想和自己想付出的心力多少比較重要。

《說文‧又部》有「叔,拾也」,好像是特指「撿豆子」的意思(讓我想到「拾穗」),但後來借用為排行順序,指老三或兄弟中較小者。所以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就分屬長子和次子(而非三子)。

小時候就注意到「伯伯」和「叔叔」的差別在於,因為老爸排行老三,所以比我老爸年紀大的就叫「大伯」和「二伯」,比我老爸年紀小的叫「五叔」和「六叔」,他們家的老四則是女的,我得叫「姑姑」。

如果照「伯仲叔季」這個順序的話,大伯=伯伯、二伯=仲伯、五叔=叔叔、六叔=季叔。哈哈,好玩。

《說文‧子部》有「季,少稱也。」雖然「叔」和「季」都是年少的意思,但是「季」比「叔」小,常被用來指兄弟中最小的,就像漢高祖劉邦排行老三,但是他排行最小,故以劉季爲其字

先前以為劉邦(字季)是家中的老么,經網友提醒,劉邦還有一個弟弟劉交,並不是家中最小的。另,司馬懿的兄弟號稱「司馬八達」:

司馬朗,字伯達;
司馬懿,字仲達;
司馬孚,字叔達;
司馬馗,字季達;
司馬恂,字顯達;
司馬進,字惠達;
司馬通,字雅達;
司馬敏,字幼達。

可見雖說「季」通常被指稱為兄弟中最小的,但是小孩子的數量還是沒那麼容易控制的啊~

所以不知道李季準(還有人認識嗎?)是不是家中老么呢?

名字?
「伯(孟)仲叔季」的順序,男女皆可使用。只不過古人在「名」的前面冠「字」(又稱「表字」),也就是用「伯(孟)仲叔季」來引薦給外人(因為「名」只給長輩或自己用),讓外人知道自己小孩子的出生順序,如孔子,字仲尼(聽說有個哥哥叫「伯皮」,又有人說叫「孟皮」[因為孔子和他哥哥都是父親所娶的妾所生])。不過「字」不只是順序,有時也和「名」的意思有關或相輔,所以韓愈字退之(因為「愈」「太超過」了,所以就要「退讓」一下)。所以有人認為孟姜女是指姜家的大女兒,但也有人認為「孟姜」泛指美女,因為《詩經》中多次出現「孟姜」一詞,如《詩經‧小雅‧有女同車章》有「彼美孟姜」。

也就是說「字」就像朋友間的稱呼或暱稱吧!直呼名諱「太超過」了嘛!哇哈哈~

雖然我們說「名字」一詞,但是其實古人多用「字名」的順序來稱呼,比如孔子的爸爸孔紇世稱「叔梁紇(he2)」,「叔梁」是他的字(「叔」是排序嗎?),「紇」是他的「名」;像春秋齊相晏嬰,字仲,諡平,習慣常稱「仲平」;像周文王姬昌的長子姬考(就是被做成肉餅的那個人... ...),常被稱「伯邑考」,他是名考,字伯邑。

喔,對了,我們不是常說「名諱」、「避諱」嗎?那個「諱」就是指迴避君王或是父親尊長名字或同音名字的一種要求。陳垣《史諱舉例》裡說到「避諱常用之法有三: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筆。」所以金朝還有「聖人諱」,為了尊敬孔子(孔丘),邱姓的人還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丘」呢!真是有趣的發現。

孟仲季

孟仲季是各季節中的月份順序。《逸周書‧周月》有「凡四時成歲,有春夏秋冬,名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來為各月命名。以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孟夏(四月)、仲夏(五月)的順序來稱呼各個農曆月份。

所以才有所謂的「仲夏夜之夢」嘛!不過可別回譯英文為A May Night's Dream喔~因為「仲,中也」,莎士比亞大作《仲夏夜之夢》可是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喔~

那麼為什麼不用「伯仲季」而用「孟仲季」呢?我的猜想(因為我找不到資料)是,「四時成歲」的春夏秋冬比「十有二月」的單位來得「大」,用「伯」來排的話,會搶了春夏秋冬的鋒頭,所以比「伯」(嫡生)還小的「孟」(庶生)就被拿來用囉~

PS: 有人看得懂我的想法(狡辯)嗎?哈哈!

後記(季?)

找完這些資料,解開自己的迷惑之後,突然間管仲、晏仲、伯夷、叔齊、孟姜女、伯姬、伯邑考、劉季、仲人(好像是一種日本將棋)、仲介(喂... ...)等等,都似乎不再是隨機組合的名字(雖然有些不一定是照出生順序而取的)或詞彙,反而多了一點想像空間。其實比起我們現在老大老二的數字分法,「伯仲叔季」還是比較有趣呢!

順便感謝偉大的咕狗大神(google)、kimochi不錯的奇摩Yahoo!和眾志成城的Wikipedia提供許多參考資料囉~

以上,謝謝大家用力地看(如果沒用力也沒關係啦~哈哈)~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散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3樓. 劉驥
2012/10/08 18:55
劉邦是劉老三,但是有弟弟
劉邦有個四弟,封為新楚王,叫做劉交。

謝謝你的提醒,已經修文了。害羞得意

荷米特2012/10/30 18:43回覆
2樓. 小道
2011/12/27 16:14
用力讚賞

感謝分享!

李季準不是改賣絲襪了嗎? x貴牌絲襪 電台常聽到

有有,有聽過XD

荷米特2012/01/01 20:49回覆
1樓. 奈米
2010/02/02 10:25
我有用力看喔
也記得李季準這人
以前被他那很磁性的聲音迷住
天天都準時聽他的廣播節目呢

我以前也都常聽;還記得他說:「歡迎收聽 李季準所主持的 知性時間。」

聽說他現在在經營馬場喔~

荷米特2010/02/08 20:3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