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
2014/03/25 04:07
瀏覽59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我希望了解社會企業(尤其是英國的社會企業)的人能多發表一點意見,來告訴我們的政府:一昧依靠中國經濟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我們應該抓住台灣企業(中小企業)的成功特質,珍惜每個小老百姓逐夢踏實的特性。
我從去年開始接觸道有關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資訊,我想這才是我們的出路,而非一昧想擠進大企業的窄門,或是一定得和全球經濟接軌,以為這才是夢想得以實踐的道路。
全球化不一定是唯一的選擇;想想每個台灣夢想,想想珍珠奶茶、想想賽德克巴萊、想想台灣的觀光夜市不就是因為反映了每個本土生活的片段記憶而來的嗎?
我們真的要政府的計畫經濟來告訴我們怎麼走嗎?我們有能力展現自己想走的路,而政府並沒有看見。
我們真的要中國的規模經濟壓榨我們的勞力嗎?我們是有血有肉、有夢想的人,而不是特定技術下的生產零件。
想想我們開放陸客觀光的利基為何呢?不就是因為我們和中國不一樣嗎?
延伸閱讀:〈快樂營利社會企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