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以弗所古城的第二天,我們驅車上山抵達傳說中耶穌母親瑪麗亞最後的居所—瑪麗亞故居(House of the Virgin Mary)。故居位於以弗所西南的貝拉山(Mount Koressos)上,海拔約400公尺.
19世紀時有一位德國修女安妮·凱瑟琳·艾默里奇(Anne Catherine Emmerich)在異象中詳細描述了瑪麗亞晚年的居所位置與樣貌。根據她的異象記錄,1881年一位神父與探險隊按圖索驥,竟發現這棟古老石屋的遺跡。
聖經雖未明載瑪麗亞的晚年居所,但耶穌在十字架上曾托付使徒約翰照顧母親,約翰後來到以弗所傳道,很可能將瑪麗亞一同帶來安置於此。天主教,東正教,和穆斯林都視此地為朝聖地。歷任教宗也曾親自來此地拜訪,包括1967年教宗保祿六世,1979 若望保祿及2006年教宗本篤十六世等。
我曾於2008年搭地中海遊輪時來過這裏。17年來,大抵沒什麽改變,仍是一棟小小的石砌建築,屋外沒有繁華的裝飾,只有樸素與安靜。踏進屋內,燭光閃爍,空氣中瀰漫著香煙與虔敬。牆上掛著圖片,有些是信徒來此得著安慰與醫治的感恩見證。
屋旁有一面白色的 “許願牆”,朝聖者繫上寫有祈願的紙條和布條。屋外不遠處還有一處傳説能療愈的泉水。
中午在席林潔(Şirince)吃午餐及漫步。席林潔是土耳其西部一座風情獨具的小鎮,位於伊茲密省(Izmir)塞爾柱(Selçuk)地區的山丘上,距離古城以弗所(Ephesus)僅約8公里,以美麗的風景與水果酒聞名,更有著一段獨特且多層次的歷史。
在鄂圖曼時期,席林潔的居民主要為希臘裔基督徒,村中曾有兩座希臘東正教教堂及典型的石砌房屋,拱門與梯田。2012年,瑪雅曆法所預言的 “世界末日” 曾引起一波熱潮,有一説法是席林潔是唯一能倖免於世界末日的地方,因此在當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湧入。
下午去綿堡(Pamukkale)。來土耳其以前,看到行程上 “綿堡“ 這個景點,我想到的是棉花城堡, 腦海浮現的是柔軟雲朵堆疊成山的模樣。直到來這裏,才知道我腦海中的雲朵原來是可以用脚去踩的。
一層層像是棉花般的白色台階延伸至天際,這是天然溫泉水中富含碳酸鈣,經年累月沉積所形成的石灰華。當陽光照射在這片雪白地貌上,整個山坡閃耀著柔和光芒,彷彿置身白色世界。
當夕陽染紅了天邊,綿堡的石灰地也染上了一層金黃,如詩如畫。
許多人赤腳踩上階地,讓溫熱的泉水流過腳踝。階地上有許多小池塘小水溝,映照著藍天和白雲,遊客們紛紛在此拍照,泡腳,甚至靜坐冥想。
我們脫下鞋襪、小心翼翼地踏上綿堡的白色石灰華階地,腳底立刻感受到那股溫暖的泉水緩緩流過。導遊說綿堡的泉水清澈透明,但偶爾可見底部泛著淡淡的乳白色,這是因爲碳酸鈣沉澱的結果。這裏的溫泉不冷不熱,剛好能讓人放鬆又不覺燙腳。
希拉波利斯遺址(Hierapolis)在綿堡旁邊,兩者緊緊相依,1988年共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希拉波利斯的名字意為 ”神聖之城(Holy City)“,公元前2世紀,由帕加馬王國(Pergamon)所建,初建時是一個療養與宗教之地,因其位於綿堡天然溫泉區而成為古羅馬人重要的溫泉度假勝地與醫療中心。
此城後來歸於羅馬帝國,在公元1世紀至3世紀達到最輝煌時期,擁有大量神殿、浴場、劇場與墓園。據說使徒腓力(Philip)在此殉道。
羅馬劇場(Roman Theatre)保留的非常完整,能容納12-15萬人,華麗的舞臺仍保存精美的雕刻和柱飾,夕陽下遠眺綿堡和群山,美的令人震撼!
利用綿堡的溫泉所修建的羅馬浴場和今天已經改成博物館。
古墓園是羅馬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墓園之一,據説有上千個石棺和墳墓。
壯麗的綿堡與希拉波利斯古城遺跡,真是奇妙的大自然景觀與古典建築的結合!
漫步在夕陽下的斷垣殘壁間,我想像著昔日羅馬人如何在這裡沐浴養生和談天論政!古時候的人類和今天的人類真是沒什麽差別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