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 (2006.06.24新竹尖石鄉 李棟山、老鷹溪瀑布)
2013/10/10 19:57
瀏覽1,19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桃之夭夭   若淵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次到尖石鄉尋訪神木
正值水蜜桃盛產的季節
 
吃著民宿主人免費招待的水蜜桃
心裡想的卻是
台灣生態環境
究竟能負擔多大
人類開墾利用的承載量
 
我想政府應該輔導山上的產業離開高山
退耕還林
因為
森林是生命的源頭
經濟只是一時
大地才是永遠.............
 

第一天

六月24日

07:40 台北車站 東三門出發

10:30 抵達尖石鄉李棟山莊

11:30 登臨李棟古堡(李棟山一等三角點)

12:30 宇老魯壁山莊午餐

14:30 老鷹溪瀑布

15:30 欲訪馬里光瀑布(午後雷陣雨登山口山洪滾滾而作罷)

16:00 馬里科灣山莊(宿)

16:30 晚餐(便當)水蜜桃吃到飽

17:45 馬里科灣溪散步

20:00 野菜點心

 

第二天

六月25日

06:30 新光部落日日春餐廳早餐

07:25 鎮西堡檜木群登山口(繞行檜木群B區)

13:00 回登山口(便當午餐)

16:00 天然谷休閒農場

16:30 秀巒溫泉

18:30 芎林晚餐

20:30 台北

 

李棟山莊(標高1,500公尺)是
李棟山的登山口之一
 
李棟山在新竹和桃園的邊界,曾經是日軍軍事重地的李棟山山腳,佇立著一座建築獨特的「李棟山莊」。這整座山莊都是由李棟山莊莊主朱萬鶴他自己所設計,並且自己親手打造的,儘費時一年多,即大功告成,雖然這山莊完全是由木頭建造,至今已二十多載,仍然毅立不搖,一點也不遜於水泥所建的房子,其中一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萬鶴樓,更是莊主的得意作品。

朱萬鶴年輕時跟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就加入了開路的行列,不論是中橫還是北橫,都有留下他的足蹟,在民國69年的時候,來到新竹尖石鄉的後山開路,看到了李棟山附近的景色優美,想想自己在台灣也沒有房子,也沒有親人,便決定留了下來,於是建了李棟山莊,雖然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來,但仍然是過得很清苦,他寫了首詩來描自己的心情「為國獻身熱血塵,盡在他鄉四十春,深山建屋為生存,落破李棟異鄉人」。
 

李棟山莊
山門不鎖待雲封
 
十幾年前,李棟山莊曾經是登山客的最愛,因為想要揭開李棟古堡的神密面紗,而那時候交通不方便,沒有辦法一日來回,加上那裡也是李棟山的登山口之一,所以李棟山莊就成為中間的休息站,然而最近這幾年,台灣的高山旅遊路線不斷被開發,李棟山就漸漸被遺忘了,但莊主朱萬鶴的熱情卻不曾減少,一直在那裡堅守著。

在價格方面,如果只是路過休息不過夜的話,一個人是20元,不但可以看到優美的風景,還可以喝到莊主特製的茶,苦中帶甜,相當潤口,莊主相當的好客,如果沒有帶20元零錢,不用給也沒有關係。

路線:台68線接台3線,往北走後右轉接120縣道,到尖石二橋右轉過橋(即竹60線),到宇老轉馬美道路,約6公里後底達。
 

李棟山莊主朱萬鶴題寫的
李棟古堡簡歷
 
李棟山,一等三角點,標高1,914公尺。上有古堡相傳清朝李棟將軍屯兵於此?(清朝在台灣只有總兵,並沒有將軍的頭銜,經查證似乎沒有李棟這號人物)。日人於明治44年(1911年),為鎮壓玉峰.秀巒泰雅原住民,曾於古堡建有大砲。另一處地點則選在巴陵,成倚角之勢,居高臨下,以便監控各社。
 
當時的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素有『理番總督』之稱。在台其間從1906~1915年,其有名的『五年理番計畫』,以北討泰雅族,南撫布農族為原則。來台當總督之前,就曾參加過1874年著名『石門之役』,然其最有名莫過於『太魯閣之役』(大正3年,1914年),率軍親征約2萬人,總部就設於石門山山下。
 
李棟山之役時,也曾經來此督戰,並在戰爭結束後,於城門的頂端橫題『慎守其一』,可惜現在四字已遭破壞。登此古堡時彷佛聽到英勇的泰雅戰士,為了保衛自己祖先所留下的土地和山林和日本人作一場生死的博鬥,不過在強大的武力之下,最後為了維持族群生存,終究不得不以和解收場,如今讓人想來難免有些不勝唏噓之感。
 

李棟山莊莊主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
萬鶴樓
 

李棟山莊莊主寫的打油詩
 

穿越李棟山莊後即為
通往李棟山的山徑
 

李棟山登山步道
陡上400公尺
 

約1小後抵達李棟古堡
 
李棟古堡是尖石鄉泰雅原住民抗日遺留下的戰場古蹟。日本統治台灣後,當時各地抗爭事件還一直持續好幾年,日軍入侵尖石山 區後,在山頂設堡,沿線架電線,以防泰雅人襲日。日人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原住民頑強抵抗日軍,因武器落後於人,加上大軍進駐,釀成慘烈戰事。古堡在歷經戰火摧殘下,已燒燬大半,成為殘垣破瓦,整個古堡呈方形,坐南朝北,現今被氣象局借用設立氣象儀器所。
 

山友爬上李棟古堡殘壁觀景
可惜起霧了
好天氣時據說可見到
大霸尖山、南湖、中央尖、南北插、拉拉山
甚至七星、大屯、觀音山等名山都能看見
 

一群山友都爬上李棟古堡殘壁
 

山友都進了李棟古堡
 

李棟古堡的斷垣殘壁
 

李棟古堡的槍口
 

李棟山的一等三角點
 

從產業道路下李棟古堡
 

魯壁山莊用餐
 
經內灣、尖石後再接竹60縣道21公里處就是魯壁山莊。魯壁山莊的莊主廖英雄與妻子是道地的泰雅原住民,以前在城裡從事土木工程,內心深處總覺得山上才是原住民真正的家園,於是10多年前夫妻倆在自家土地上種植水蜜桃、奇異果、竹筍、百香果等各種蔬果,5年前魯壁山莊以原木建造了民宿,戶外南洋風情的涼亭,在廖英雄設計下頗有山中野趣。 

魯壁的泰雅語是草皮或草蓆之意,有踏不死及精力旺盛的含意。

 


魯壁山莊的小花
 

魯壁山莊觀景台
 

魯壁山莊觀景台
 

魯壁山莊梅樹上的毛毛蟲
 

玉峰溪的支流
老鷹溪溪谷 

玉峰溪舊稱馬里闊丸溪,位於新竹尖石鄉,是白石溪與泰崗溪匯流後形成。為大漢溪的上游支流之一。

  


老鷹溪溪谷
 

老鷹溪溪谷
 

溪谷岩壁上蜷伏的
赤尾青竹絲
 
赤尾青竹絲是臺灣地區最常見,數量最多的毒蛇,又稱為赤尾鮐。中小型蛇,屬於蝮蛇科的毒蛇。頭部為典型三角形,其上密佈著細小之圓鱗,在野外很容易認出。全身為草綠色、翠綠色或深綠色,尾巴末端為磚紅色或暗紅色。雌蛇在腹側有白色或黃白色的細縱線,雄蛇除了此一白色的細縱線外,在其下緣另有一條磚紅色的細線相接鄰著。在鼻孔與眼睛之間有一明顯的頰窩,可感覺熱以確定攻擊對象。尾部短小,可纏繞在其他物體上。
 
赤尾青竹絲喜歡棲息在中低海拔的小山區和平地之樹林、灌叢、草叢、竹林、溪流、水田、果園和農作地等環境,適應力強,能生活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有時在山區住家附近的瓜棚或柴堆也可發現。因其體色與環境相似,保護色極佳,很不容易被發現。在本省,此蛇的咬人率佔第一位,幸好其毒性較弱,致死率只有1~2%。白天夜晚均會活動,但以夜間活動較為頻繁。性情凶猛,攻擊性強,在攻擊或防衛時,尾巴會顫動。以兩棲類、蜥蜴、鳥類和老鼠為食物。卵胎生,可產3~15隻小蛇。
 
赤尾青竹絲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數量極為普遍。
 

沿著老鷹溪溪谷架設的棧道
 

老鷹溪溪瀑布
 

老鷹溪溪瀑布
 

老鷹溪溪瀑布
 

老鷹溪瀑布
 

老鷹溪瀑布回程
 

山上原住民的孩子光溜溜的
在溪裡游泳
 

噗通一個個跳下水
 

馬里科灣山莊
是今晚下榻的地方
 
大漢溪上游三光至秀巒附近,清朝稱此區為馬里科灣。大漢溪發源於品田山的北麓,延著溪水往下游走,經過田埔、玉峰、李棟山下的泰平、三光、爺亨,直到巴陵。
 

馬里科灣山莊陽台
 

馬里科灣山莊陽台
看雨後山嵐
 

馬里科灣山莊的水蜜桃園
 

馬里科灣前幾回颱風造成的崩壁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馬里科灣山莊女主人游小姐
搬出整箱水蜜桃
讓我們品嘗
 
尖石鄉種植水蜜桃面積約270公頃,分布在新光、鎮西堡、泰崗、石磊、抬耀、玉峰等地,產期集中在6月底到7月中旬,其中新光與鎮西堡8月時仍有晚桃。
 

馬里科灣
白雲深處有人家
 

馬里科灣溪
  

馬里科灣
 
「馬里科灣」古道多屬日據時期理番道路,也是主要的對外聯絡通路。泰雅族先民農業傳統為火耕,放火焚山,三年休耕,如今此區泰雅族人則以栽培水蜜桃、高冷甘藍菜為主。
 

     

    

 

首頁

 

附錄 : 尖石鄉景點位置圖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